我国温室大栅的现状与发展
1我国温皇大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温室大棚骨架
温棚骨架是温室大棚的主体,是整个温棚的承载体,决定了温拥整体质量的优劣。早期的原始
的大栅骨架以竹木为主,竹木结构以其材料来源容易、成本低廉等优点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种植户
的青睐‘目前,此类结构的大拥在我国仍然被广泛使用,约占整个大棚在用面积的80%以上。竹木
结构虽然有其优点,但因其自身的缺陷,导致了此类大棚与生俱来的许多弱点:竹木强度低,抗风雪
能力差,因而易损坏、寿命短(一般l~3年),需要经常维修,增加了后期投人;竹木易腐烂、易生虫(尤
其在大棚的高温环境下),因而与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相悖·另外也因为竹木结构的自身弱点,影响了
其采光率并造成棚内的操作困难等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与竹木结构差不多同时产生的还有水
泥结构或GRC产品,它们虽然克服了前者在强度、耐腐性等方面的不足,但因光利角率低、自身笨
重的弱点,特别是在老化解体后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而逐渐被淘汰甚至禁止使用。与此同时,克服
了前两者钓弱点,一种既强度高又重量轻的轻质钢管也被作为温棚骨架使用,但它仍不理想,存在
着一次性投资大、维护费用高(易腐蚀,需要隔年进行一次防锈处理)的缺点,因而目前我国此类温
棚骨架只占10%左右。后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温拥骨架出现了更新换代产品,不仅有
经过镀锌、包塑料和喷塑等严格防腐工艺处理的钢管,而且有经过科学研制配方的多组份复合材料,
如优质铝合金、镁钦合金等。此类温拥骨架,虽然性能较优越,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但目前
在我国尚处在推广试用阶段,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还非常小,约5%左右。
1.2温棚夜盖材料
早期传统的温橱覆盖材料以蒲席、稻草苫、塑料薄膜为主,在采光、阻燃、保湿、透气性、抗
冲击性、防腐、防紫外线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多功能塑料薄膜、
厚型无纺布、浮发玻璃、聚碳酸脂板(PC)、物理发泡片材、纳米涂料的铝箱等复合材料不渐地推向
市场,在现代高档温棚上被逐步使用。
1.3温棚配套设施
早期温棚肉配套设施少,无论是卷膜、还是通风、灌溉、施肥、采摘等大都以吞力·手动为主,
温拥配套设施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种现代化的电动/智能型保瘟、喷
淋、喷雾、风机和滴灌设备被装备到温棚内,使得温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温室工程系统,可实现温、
湿、光、水、肥、气的自动控制。在这方面,目前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好,我
国还处在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由以上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温室大棚无论从其主体结构—大枷骨
架上看,还是从其覆盖材料或配套设施上来看,大都还停留在传统的低档水平上由新技术新材料新
设施等高科技装备起来的高档温棚还处在起步阶段,只能在一些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中才能看到。
2我国温室大棚的未来发展
温室大棚不仅关系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工程,更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
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分散的、低效的温室大棚生产经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
土地资源,而且无法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作为一个设施园艺面积居世界之首的农业大
国,必须加快步伐、努力改变温室大棚设施低档化的现状,不断研制开发温室大棚生产的新技术新
产品,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和经营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在各地
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大型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配套设施齐全的连栋温室大棚。温棚骨架结
构材料由强度低、易腐蚀向强度高、重量小、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新材料发展;温棚骨架的结构形
式由分散的单拱向多拱拼装式、大型连栋式方向发展;温棚覆盖材料由透气性保温保湿性差向透气性
好保温保湿性能优越的多功能复合型材料发展;温棚配套设施由手动向电动和计算机自动监控方向
发展;温棚空间由狭小的向节约土地资源、便于机械化操作的大空间方向发展;温棚采光由光利用率
低、高能耗向光利用率高、低能耗的日光温室方向发展是我国温室大棚的发展方向。
3结束语
我国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土地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国。国家“十五”计划再次强调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特别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推进我国农
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目前我国落后的温室大棚生产经营不仅与现代生活对无公害食品、生
态农业的要求相悖,也无法应对我国加人WTO后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更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
产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的温室大棚的生产经营必然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