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PPT课件
• “化”本意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
• “化”也指教化。《荀子·不苟》:“驯至于善谓之化” 。
•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这里的事物既可以指 自然之物,也可以指人的思想。
• 《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 “文化”合成见于《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常 作文治教化之义。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 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二自然凝聚的 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 ➢其关注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到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 精神 ➢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 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 发展到今天,文化的含义更为广泛:
✓ 指“读书识字”,不识字要学文化, ✓ 指“修养”,言行粗鄙要提高文化素养; ✓ 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是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 ✓ 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在考古学中是指先民的遗址、遗物,如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
✓ 在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不少人同意文化是指“观念形态”,政 治、经济以外都在其列;
• 伦理学中引申为后天形成的修养、品德。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在政治领域引申为文治教化,即主张用礼乐 教化来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 武功”相对。
孔子《论语》:三纲五常 乐风者雅,颂圣、人“之乐所而乐不也淫,,而哀可而以不善伤民”心、,靡靡之 其音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
礼乐而民和睦。
• 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其意义显然与古代的不同,它是19世纪 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
• 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 文化”一词。据分析当时的含大致有三: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 义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内 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 内容。
• 第一,意识形态(也再称如观机念器,形它态本)身,很即难说人就们是的文世化界,否观则、生思产
维方式、宗教信 仰机、器心岂理不特成征了、生产价文值化观,念但、机器道的德工标作准机、制及
认识能力等。
其形状却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即科技的程度,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发明机器与大批生产机
• 第二,生活方式,即器人的们区对别,其前衣者食反住映行了人、类婚认丧识嫁能娶力的、变生化老所
•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 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三个要点: ➢广义文化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以人为中心 ➢历史概念,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其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人化的自然”
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有些则表现为多种 事物的联系性。 玉梳有大小之分,服饰有季节之别——单 一性 唐代服饰轻柔飘逸,明代服饰保守庄重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文化事象(与文化现象的辨析)
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 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 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 00321
学习方法
• 三个层次能力的要求(可以将书翻至394页)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 正确认识和表述。(单项、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 ,判断题,15%)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并掌握这些概念、原理、方法的区 别与联系。(名词解释题,判断题,,30%)
✓ 也有人则作更广泛的理解,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总和是文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
如书是一种物质体,但书之为文化并不是因为
• 文化的定义虽然众多它,们但的在物质内形容态上而有是许它的多内是容相,同物的质形,态我在们这 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三里 印个仅 刷方仅 不面是 同充 ,:当 并了 不观 妨念 碍的 它载 的体 内,容某; 本书的纸张、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I.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II.文化内涵 III.文化现象 IV.文化事象(与文化现象的辨析) V.文化思潮 VI.文化政策
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文化产品的概念也有广狭义之分。 广义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 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纺车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的生 产工具、器具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区别 产品为实体,可感可见。它体现了某种观 念,且以某种形态记载或体现出来。如雕 塑、画作、史籍、乐谱等 观念为一种思想观念、审美观等,只在人 头脑中存在,未能以实体的形式为人所见。
文化内涵
社会上的事物各有其归属领域,但从广义文化的角度 看,由于它们产生于人类的创造活动,所以也可以属 于文化范畴。 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 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 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 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包括简单应用与综合应用。(简答、论述题,35%、 20%)
绪论
一、“文化”的界 定
二、民族文化、国 别文化与两个文 化层面
三、文化的历史发 展与文化传统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
• “文”本意花纹,即各色交错的纹理。后被 引申。
病死、家庭生 活、以社具会有生文活化等的的意义态,度后以者及则在不尽这然些。方面采
取的形式。
• 第三,精神的物化产品,即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 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出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
• 上述三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文化的范围。但我们必须注意 ,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三个部分的内容简单相 加就可以了,而是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影响、互为前提,并 按待定的序列有机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