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_中国日报_英语新闻报道的功能语篇分析_管锐

对_中国日报_英语新闻报道的功能语篇分析_管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7月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Ju.l2005第6卷 第4期(SocialSciences)Vo.l6 No.4

[收稿日期] 200429227[作者简介] 管 锐(1980-),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

对5中国日报6英语新闻报道的功能语篇分析管 锐,魏俊轩(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关键词] 5中国日报6;系统功能语法;功能语篇分析[摘 要] 对报刊英语新闻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的理解。以韩礼德功能语法理论指导的/功能语篇分析0模式为依据,对5中国日报6中随机抽取的三则英语新闻进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词汇密度、语法复杂度、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字系结构特征、句法和词汇特点分析,有益于对英语报刊新闻的深化认识和理解。[中图分类号] H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05)04-0034-07

AFunctionalTextualAnalysisoftheEnglishNewsReportsinChinaDailyGUANRu,iWEIJun2xuan(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Keywords:ChinaDaily;systemic2functionalgrammar;functionaltextualanalysisAbstract:ThefunctionaltextualanalysisofEnglishnewsinnewspaperscanfurtherdeepenourunderstandingofEnglishnews.BasedonthemodeloffunctionaltextualanalysiswithinHallidaypsfunctionalgrammar,thepaperanalyzesthreepiecesofrandomly2selectedEnglishnewsinChinaDailyfromtheperspectiveofcontextofsituation,contextofculture,lexicaldensity,grammaticalcomplexity,transitivitystructure,moodstructure,thematicstructure,thematicprogressionpattern,graphicalcharacteristics,syntacticalandlexicalcharacteristics.

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我国的介绍和迅速发展,这一学派中的语域、语类及语境等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韩礼德认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是来自整个语言系统中的一组选择,即语篇是意义潜势的体现。112语篇中的语言结构和过程反映了发话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立场观点和交际目的,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活动的反映。言语随文化背景和情景因素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语体。新闻英语是一种概括性很强的功能语体,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精确度0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次语体。根据情景因素的变化、语场的改变,可产生政治、经济、体育、医疗卫生等次语体;语旨的改变可产生新闻报道、社论、特写、读者来信等次语体;语式的改变可产生报刊报道、广播报道和电视报道等次语体。新闻报道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愈来愈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Crysta&lDavy,Brook和OpDonne&lTodd等对英语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这一次语体上。122Francis对英文报纸上的新闻报道、社论和读

者来信三类新闻的语篇次语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主位选择与体裁之间的关系。132在国内,黄国文在对新闻报道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时,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写法:编年史法、新闻导语法(即倒金字塔法)和强光显要叙述法。国内其他学者张健如、郭可和陈中竺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英语新闻的结构特第4期管 锐对5中国日报6英语新闻报道的功能语篇分析征和语言特色进行了分析,杨雪燕对英语社论的文体特征进行了探讨,楚军对英语新闻广播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但很少有人对英语报刊新闻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对5中国日报6上的英语新闻报道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的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将尝试着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对5中国日报6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本文采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功能语篇分析0模式,从文化环境、情景语境和语言使用等几个方面对随机抽出的三篇新闻报道(见2004年5月14日、15日、29日5中国日报6第1版)进行分析。对词汇语法层所进行的量化分析集中在小句这一体现意义的基本单位上,主要包括对小句的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和主位结构等的分析,并对三篇新闻中体现谋篇布局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对字系层的分析集中在语篇的篇幅、段落数量、段长、句长以及空间布局、字号、大小写等方面。本文还将对三篇报道的词汇密度和语法复杂度进行量化分析。这三篇报道均从5中国日报62004年5月第1版的新闻报道中简单随机抽出。之所以选5中国日报6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份报是中国最早的一份全英文日报,其语言地道,质量很高,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为保证本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语料的搜集上尽可能全面地兼顾情景语境因素的可变性。因此,所选新闻的语场不一,而语式和语旨都完全统一。这样随机抽出的新闻在一定意义上更具代表性。一、情景语境语篇分析离不开语境。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语篇是某一特定语境中社会意义的过程和成果。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会做出不同的语义和词汇语法选择。语境和语篇之间是社会环境和语言的功能组织之间的关系。语境包括语场、语式和基调这三种变体。语场指发生的事情或活动,它影响到语言及物性系统的选择,通过语言的表意功能来体现;语式是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即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它影响着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通过语言的语篇功能来体现;基调指交际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响语气和情态的选择,通过语言的人际功能来体现。这三篇新闻报道的语式和基调都一样。语式是写出来供大家阅读的,即以书面的形式传播,诉诸于目;基调为记者与一般大众,即记者通过报道客观事实,向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惟一不同的是语场:新闻1的语场为日本记者在伊拉克遇害;新闻2的语场为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南部杀害了12个巴勒斯坦人;新闻3的语场为巴格达汽车爆炸事件中13人遇难。

二、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指言语社团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是语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所能表达的所有意义(包括交际目的、交际步骤、交际形式、交际内容等)。它决定了文本在情景语境中被理解的方式。文化语境由语篇体裁来实现。语篇体裁是通过/纲要式结构0和/体现样式0来实现的。如果一篇文章是由标题、导语和正文组成,并在文章的内容之前标明消息出处,而且正文各段多由一个句子构成,这种体裁就会被认为是新闻报道。这三篇新闻报道均符合以上特点。

三、语言运用(一)词汇密度词汇密度是指一篇文章或一个句子中的实义词的数目与该文章或句子中所有单词数目的比率。它常用来覆盖语言使用者在交际场合中使用词条来表达有意义的信息的诸多因素,它直接反映了文章信息量的多少。用公式表示为:(L/T)*100%(L指实词数,T指词汇总数)。对实词和虚词的定义和划分,笔者依据的是胡壮麟的5语言学教程6。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动词和代词。词汇个数的计算标准为:¹词条按其具体组成部分的数目来计算,UnitedStates(2个单词),ironout(2个单词);º助动词/系动词+npt算作一个词:canpt(1个),werenpt(1个);»名词所有格算作一个词:lsraelips(1个),Americaps(1个);¼缩约形式按照其组成成分来计算词汇,而后再把他们分别归入实词或虚词内:itps=itis(2个),Theypve=theyhave(2个);½首字母缩写词算一个词:WTO(1个),VOA(1个);¾数字按其英译来计算:1993=nineteenninety2three(2

#35#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个),40%=fortyprecent(2个);¿复合词算作一个词:back2to-back(1个),192year-old(1个)。按照以上标准,三则新闻报道的词汇密度统计结果见表1。表1 词汇密度统计 (%)

新闻序号实词数词汇总数词汇密度平均词汇密度118522781.5%216824967.5%318127964.9%71.3%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三则新闻的词汇密度均超过了60%,平均词汇密度为71.3%,这说明报刊新闻的信息含量很高,这和它的功能是完全吻合的,因为报刊新闻就是用来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所以报刊新闻具有很高的信息量。(二)语法复杂度语法复杂度与每句话中的从句数目相关。它是用一篇文章中从句数目与这篇文章中所有句子数目的比率来表示的。这三则新闻的语法复杂度统计结果见表2。表2 语法复杂度统计 (%)

新闻序号从句数句子总数语法复杂度平均语法复杂度12711250%22011180%33015200%210%

三则新闻的语法复杂度都在200%左右,平均语法复杂度为210%,这说明每个句子中的从句相对较少,这完全符合新闻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一特点也符合新闻的功能。读者读报时间不多,要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从句不能太多,句子不能太复杂,否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阅读时间相应也会增加。(三)及物性结构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场由概念功能表达,概念意义又由及物性结构的选择体现。及物性与小句如何体现概念功能有关。及物性系统由/过程0(动词词组)和/参与者角色0(名词词组)构成。韩礼德把经验世界解释成可操作的一组过程。他将这组过程分为六种,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142其中前三种最重要。物质过程是做事的过程;心理过程是动作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觉和反应;关系过程表明发话者对事件的描述和判断;行为过程是指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行为,所以它兼有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征;言语过程是指用话语形式来谈及事情的过程;存在过程是指客观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出现或发生。过程的选择通常受语篇类型和主题的影响,但即使是同一类语篇,对事件的叙述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过程组合。这主要取决于叙述者的交际目的和叙述者本人对事件的看法。对三则新闻报道中小句的及物性结构的统计分析可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物质过程所占比例最高(59%),其次是话语过程(19.1%),再其次是关系表3 及物性结构统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