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九溪江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谌广
——九溪江乡2011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资料
加强和完善农村法治建设对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搞好农村社
会治安秩序稳定与良性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着
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法治宣传体制不健全,法治教育乏力。目前农村法
治宣传教育体制很不完善,普法有待扎实深入,还有部分村没有
成立普法小组,有的普法宣传教育往往是应付式、运动式“、一
阵风”,因而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效果。

二、农村法治建设开展难,落实更难。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
治观念依旧淡薄,很难集中起来进行法治教育;开展的“送法下
乡”活动,也只是把普法资料送到农民家里;农村有50%左右
已审结的案子没有得到执行或没有全面执行。由于法治宣传教育
不到位,使得农民对法律条文一知半解,法治观念无法得到提高。

三、农村基层干部执法不严。村干部是国家法律的宣传者、
执行者,理应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宣讲国家法律,并严格依法办
事、依法行政。但由于有的村干部自身素质较差,对法律学习不
深人,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准确,再加上个别同志思想动机不纯
等原因,从而导致在法制宣传中“变味”,身教中“走样”,使
老百姓对干部失去信任,对法律失去信心。

四、农村社会治安影响农村的稳定。一是刑事案件呈上升趋
势;二是侵犯财产犯罪日益猖獗;三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出现和
蔓延,如黄、赌、毒、淫秽物品在农村流行,并诱发盗窃、抢劫、
杀人等犯罪行为。
五、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在农村呈冒头态势,流氓恶势力
抬头,村霸、乡霸不断出现,封建宗教宗族活动频繁。

六、自然灾害事故防御能力下降,由于农村人员在日常生产、
生活中安全意识淡薄,致使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时有发
生,为新的矛盾埋下了隐患,还有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多,农村多
是老弱,缺乏防护和救援力量。八是民事纠纷、家庭暴力事件增
多,家庭婚姻、分家分产等民间纠纷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
重要隐患之一,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

尽管当前农村出现上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只要继续抓紧法制教育,深化法治建设,诸多问题和矛盾还是
可以化解的,针对实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一、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全面提高农
民法律素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法律咨询服
务,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法治观念,使农民知法、懂法、
守法、用法,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二、要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移风易俗,用健康向上的精
神文化产品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净化农村社会环境。特别要把农
村广大青少年作为普法及教育的重点对象。

三、普法的重点内容不仅应包括《宪法》、《民法》、《刑
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常用法规;还应包括农村经济
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企业法》、
《税法》、《选举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这些法律的适
应面广、针对性强,必须要求重点掌握。

四、要讲究普法形式,通过轮训的方式培训干部,对广大党
员和乡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要以乡镇司法所为核心,围
绕“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展开生动扎实,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

五、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中,要很好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
的“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同时也要迅速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
设,提高农村社会成员法律素质;这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进
农村平安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