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 要】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应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
育新理念,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探究,进行自主性学习,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积极引导 乐于探究 放手质疑 小组学习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学生主体的个性发
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探究,进行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
本人的理解与教学实践,就如何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谈几点体会。
一、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学习活动,解决问题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受认知因素影响,而且也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
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而,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思
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丰富的学习环境将会对学生产生暗示和潜移默化作用。愉
快心情、和谐的氛围、自由的心态、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学
生往往要借助场景创设才能把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根据
教情、学情,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
录像、电影、微机等手段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
境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
投身于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之中,快乐成长。
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达到了显著的水
平。兴趣让学生力求认识新事物,积极参与某种活动。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
的学生才会有好奇和求知的心理倾向,再加上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才能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老师过多的讲,学生被动听的局
面,引导学生主动参、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语文课上,老师经常
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哪些人是我们应该尊敬的,哪些人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建立平等、互助的对话机制,鼓励学生质疑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
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大
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当“小
老师”提出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由于学生平常只习惯于看问题回
答问题,而这种反向的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学过程是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
要放下架子,以学生伙伴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究;通过搭建课堂平等交流
的舞台,形成平等、互助的对话机制,让学生悉心接受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促进学生主
动学习,勤于思考,探究发展。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与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标准作了重新的界定,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都是新时代
和新的形势下对我们素质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培养交流和善于合作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
都很重要,这关系到创新与合作能力培养的问题,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问题。学生面对所提
出的问题,共同开动脑筋,积极探究,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发挥各
自的优势,通过交流讨论、探究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当然,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生
会充分发挥眼、手、耳个个器官的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仅是探究的
自觉性大大提高,而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
育理念。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靠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先立思考问题
的习惯和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表达,发表建议或意见,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
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打动学生的心,就连平时不爱动脑思考的同学都积极活
跃起来,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扎扎实实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
每一点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把目标放到全体学生的身上,不能只盯着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基
础较差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学生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学习
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外,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要充分发挥交
流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
流于形式。
总之,“以生为本”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
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质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材,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
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2】马洪刚.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小学语文,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