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写作中培养学生运用语篇衔接手段的途径

英语写作中培养学生运用语篇衔接手段的途径

教学与教育管理 英语写作中培养学生运用语篇衔接手段的途径 李会琴(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该文提出了培养学生运 用语篇衔接手段能力的有效途径:首 先讲解语篇衔接手段的基本理论知 识,然后选取范文进行语篇分析,最 后让学生仿写,以此培养学生有效运 用语篇衔接手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篇衔接 写作要达到三个层次上的连贯,即: 情景连贯,意义连贯和形式连贯(张德禄, 刘汝山,2003.273 o连贯是一直是英语 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篇衔接手段 在语篇的构建和理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1.开展语篇衔接知识的专题讲座 语篇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结构 的语言整体。语篇必须合乎语法、语意必 须连贯,必须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 上的独立性(黄国文,1997:7 o语篇不 论是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都是一些意义 相关的句子通过一定的承接手段合平逻辑 的组织起来的语义整体[章振邦,2005: 689]。要写出连贯的语篇来 合理的衔接 手段的运用必不可少。通过语篇衔接知识 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内 容和重要性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激发 他们解读和构建语篇时能仔细推敲琢磨语 篇衔接手段妙用的兴趣。韩礼德和哈森把 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Halliday,M.A.K.&Hasan,1976: 6)。张德禄、刘汝山等把衔接的方式分为 语篇内的衔接和语篇与语境问的衔接两种 (张德禄、刘汝山,2003:105 o章振邦 把衔接手段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逻辑纽带; 第二类是语法纽带;第三类是词汇纽带。 (章振邦,2005:689 o本文博取众家之 长,把主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分类如下: 1.1逻辑衔接手段 逻辑联系语可以表达许多语义关系, 早在1976年,Halliday and Hasan就把这 些关系分为四类:additive(增补);adver- sative(转折) cause(原因) temporal (时间)(Halliday,M.A.K.&Hasan, 1976:238 o当然这些语义关系还可以被 细化成很多种。本文综合各家之长,把常 用的逻辑联系语按语义关系分类如下: 表示空间:above,before me,here, on the left across from,below,in the dis— tance等。 表示时间:first,second,etc.,finally, eventually,in the meantime,at the same time,等。 表示原因:because,because of,as, since,due to,owing to,as result of,on account of等 表示条件:given,if,inthatcase,if not等。 表示让步.although,though,admit— tedly,it is true…but,even though,even if等。 表示举例:for example,for instance, in addition,in addition to,as well as,to illustrate等。 表示比较:another,furthermore,more— over,equally important,besides,in fact,等。 表示对比.Oil the contrary,diferent from,onthe onehand・--onthe otherhand, 出 。 表示增补:and,and also,too,and ...too.in addition,in addition to,further— more,besides,等。 表示列举:first,second,…;firstly, secondly,…;nest,then,finally,等。 表示解释或等同:that is to say,namely, in other words,similarly,equally,I mean, 等。 表示替换:again,rather,worse,al— ternatively,instead of,instead,等。 表示总结:to conclude,in conclusion, in short,in brief,on the whole,等。 表示转折:well,nOW,by the way, incidentally,等。 表示结果:So,hence,consequently, therefore,as consequence,as a result等。 表示强调:chiefly,actually,most im・ portant,certainly,ofcourse,as a matter of fact等 表示转题:by the way,as for,to change the subject,with reference to,con— cerning等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衔接词可以用 来表达不同的关系,比如:first,second, third,etc.既可以表时间关系,也可以表 空间关系,同时也可以表推理或举例,还 可以表比较和对比,因此在逻辑词的选用 上要考虑到语境。 1.2语法衔接手段 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替 代、省略、照应、排比和动词时和体的形式。 替代:英语中的替代分为名词性替代、 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替代 省略:英语中的省略也分为名词性省 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省略 照应照应关系包括内照应和外照应: 内照应之语篇的语言项目之间的照应关 系,也就是上下文关系 而外照应指语言 项目的意义解释直接依存于语篇外客观环 境中的某个事物。内照应指前中照应和后 照应(黄国文,l997:91 o根据Halliday 的观点,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 应和比较照应三类。 排比:排比结构整齐匀称、语义紧密 相关,读起来琅琅上口,气势恢宏,具有 一种均衡美。排比的语言单位可以是单词、 短语和句子,因此既可以说排比是语法衔 接手段,也可以说是词汇衔接手段。 动词时和体的形式:英语中许多动词 的时态在语篇中起到句际间的衔接作用。 动词时体形式的交替使用可以表明动作发 生或状态所处的时间,使受话人容易把握 叙述的时间线索,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 这主要体现在叙事语篇中,作者经常使用 直接引语以便更好地体现人物当时的心理 活动,因此说动词的时体形式在连句成篇 的过程中作用非同小可。 1.3词汇衔接手段 英语词汇衔接关系包括复现关系和同 现关系。 1-3.1词汇复现关系 词汇复现关系分为四种:原词复现; 同义词、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概 括词复现。由某个词以原词、同义词、近 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它形 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把语篇的各个部分 衔接起来,使语篇达到连贯。 1_3.2词汇同现关系/搭配 同现关系,也叫搭配,指的是词汇共 同出现的倾向性。~个语篇往往围绕一个 主题展开,那么有关这个主题的词汇便会 反复出现,而与它无关的一些特定词汇就 不大可能出现。同现的词汇在语义上是有 联系的。词汇的同现关系主要包括反义关 系和互补关系。 2.选取典型范文进行语篇分析 为了能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正确运用 2011,! ̄11-095-教学与教育管理 语篇衔接手段,在讲解语篇理论知识的基 础上,我经常采用语篇分析法,并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 首先选取典型性范文并对之进行语篇 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衔接手段在保持语篇 连贯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指出英汉衔接手 段的差异。下面是一个课例,例文选自邱 吉尔脍炙人口的名篇…Speech on Hitler’ s Invasion ofthe U.S.S.R.。语言精练, 文笔优美,铿锵有力,反映了邱吉尔抗击 德国纳粹的决心,展示了摧毁德国纳粹的 必要性。 “The Nazi regime is indistinguishab1e from the worst features of Communism. (1)It is devoid ofall theme and prin— ciple except appetite and racial domination. (2)It excels all forms ofhumanwicked— ness in the efficiency of its cruelty and fer— ocious aggression. (3)No one has been a more consistent opponent of Communism than I have fo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4)1 will unsay no word that I have spoken about it. (5)But al1 this fades away before the spectacle which is now unfolding. (6)The past,with its crimes,its follies, and its tragedies,flashes away. (7)I see the Russian soldiers standing on the threshold of their native land,guar— ding the fields which their fathers have tilled from time immemoria1. (8)I see them guarding their homes where mothers and wives pray—ah,yes,for there aretimeswhen allpray forthe safety of their loved ones,the return of the bread— winner,oftheir champion,oftheir protector. (9)1 see the ten thousand villages of Russia where the means of existence is wrung so hardly from the soil,but where there are still primordial human joys,where maidens laugh and children play. (10)I see advancing upon all this in hideous onslaught the Nazi war machine, with its clanking,heel—clicking dandified Prussian officers,its crafty expe ̄agents fre— sh from the cowing and tying down ofa do— zen coufl打ies. (1 1)I see also the dull,drilled,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 (12)I seetheGermanbombersandfig— hters in the sky,still smarting from many a -096一II2011.1 British whipping,delighted to find what they believe is an easier and a safer prey.’’ 语篇衔接手段的得体运用使该段演讲 词非常连贯。 该语篇的衔接手段分析如下: 2.1逻辑衔接手段 表强调一句(5)用But强调了纳粹 的罪大恶极。 表比较句(4)里的比较结构Noone has been a more表达了作者对共产主义的 无比憎恨。 表空间句(6)里的beforei句(7) 里的onthethreshold:句(11)里的from: 句(13)里in the sky起到了很好的衔接 作用使文章更加连贯。 表时间句(8)里fromtimeimmem— orial强调了苏联人民世代生存的热土受到 了威胁,激发英军帮助苏联的爱心;句 (9)里用when把苏联人民保卫家园妇幼 老人儿童祈福的场景衔接起来,加强了大 家保卫苏联的决心。 表转折:句(10)里的but再次描述 了苏联人民安土乐业的生活正在受到纳粹 的肆意践踏,强调援苏抗德的重要性。 表增补句(2)、(3)里的and重现 了纳粹的惨无人道,(13)里的and强调如 果没有英国的帮助,苏联必将沦丧在德国 纳粹的铁蹄之下。 2.2语法衔接于段 本语篇使用的语法衔接手段如下: 排比句8—13是一个包含了6个句子的 排比结构,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纳粹德国入 侵时,苏联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场景, 也展示了纳粹德国的凶残和野心,使语篇 读起来朗朗上口,语义连贯紧密。 替代句(2)、(3)用it替代Nazi regime; 句(3)、(4)、(6)、(7)、(8)、(9)、(10) 里用I替代作者:句(8)里的them替代 Russian soldiers:句(13)里用they替代 German bombers and fighters。这些替代的 使用是表达更加简洁,体现了英语语言的 逻辑性很严密。 省略句(4)是个省略句,No onehas been a more consistent opponent ofCommu— nism than I have fo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该句里出现了右省现象,动词been 被省略。 照应指示照应句(2)、(3)中的it 所指对象是句 里的the Nazi regime;句 5,句8—1 3句里的I照应作者本人。 比较照应:句(1)里,用表比较意 义的短语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把句子 的主语和补语衔接起来,句(3)用al1 forms of humanwickedness in the efficiency of its cruelty and ferocious aggression照应 句(1)里的theworstfeatures ofCommu— nism,从而承接上下文:句(4)用比较 结构No one has been a more表示前照应。 人称照应.句5,句8—13句里的I指 作者本人;句(8)、(9)里的their指苏 联红军: 2-3词汇衔接手段 本语篇围绕二战中纳粹德国入侵苏联 形成了几个词汇链: The Nazi regime,Communism,appe— tite and racial domination,humanwicked- ness j cruelty,crimes,its follies,its tragedies Russian soldiers,mothers,their wives, their children, the Nazi war machine,hideous on— slaught,dandified Prussian officers,crafty expert agents the Hun soldiery,dull,drilled,docile, bnJtish 同时也运用了词汇的复现关系和同现 关系使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使语 篇的语义更加连贯。 作者充分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语篇衔接 手段使该演讲语篇语义连贯、结构整齐、 逻辑清楚、说理透彻,成为千古名篇,令 人爱不释手。通过语篇分析,学生体会到 了衔接手段在构建和理解语篇中的重要作 用,也学会了在写作中如何正确使用衔接 手段。 3.让学生仿写 在充分讲解和例证分析后,要求学生 仿写。仿写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练习写 句子,只要句子中的衔接词能运用得当, 那么语篇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后进 行段落写作;最后进行语篇写作。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 ].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3]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 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3年8月. [4]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5]赵苻彬.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 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 学,2003年第3期. [6]Halliday,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Singapore:Lon— gman.19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