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党史大事记

河北党史大事记

1 河北党史大事记

前言

河北省是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自1922年4月河北地方党组织建立以来,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折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中共河北历史作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凝聚河北人民近80年革命斗争和建设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五四运动席卷直隶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河北时称直隶,省会驻天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传到直隶,全省纷纷响应。5月5日至6日,天津、唐山、保定的大、中学校学生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从5月12日开始,先后成立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生会、天津学生联合会、保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5月23日,天津学联组织10000多名学生罢课,24日,保定中等以上学生2000余人举行总罢课。承德、沧县、宣化、邢台等地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唐山、保定等地学生还派代表进京声援。为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学生,6月5日至10日,保定、天津等地各界群众开始罢工、罢课、罢市,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响应上海的三罢斗争。直隶人民的反帝斗争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开办

留法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的半工半读的留学运动。为了从西方探寻救国真理,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全国开展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7年,李石曾在保定育德中学开办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到1921年6月,共举办4期。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都参加了学习。同时,在高阳县布里村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学校,到1920年夏,共培养3期,蔡和森曾任国文教员。在长辛店、北京、天津等地也开办了近20所旅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以后,在李大钊和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领导下,从1921年到1922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奔赴直隶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李树彝到唐山向工人讲解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邓中夏到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新文化和革命文学,何孟雄到张家口、保定等地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罗章龙、史文彬、朱务善到石家庄宣传共 2 产党的性质。与此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相继诞生。在天津,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郭隆真等成立了觉悟社;1920年10月,于方舟、韩麟符等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北京,1921年11月17日,邓中夏、罗章龙、何孟雄等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发展到200多人,分布到全国各地。在保定,1921年春,王锡疆、安志成等成立了社会问题研究会;保定六中、保定二师的学生组织了“读书会”。在此期间,保定和天津还秘密出售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这对马克思主义在直隶的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

唐山是北方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之一。1921年优秀的工人运动领袖邓培经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邓培入党后,根据中共北京区委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指示,介绍唐山制造厂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和工人积极分子阮章、王麟书、许作彬、李华添等人入党。1922年4月,建立了中共唐山制造厂委员会。8月,正式成立了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邓培任委员长。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是中共河北党组织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地委,隶属中共北京区委,下辖中共唐山交通大学支部、京奉路唐山制造厂支部、开滦唐山支部。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领导下,1922年9月下旬,开滦五矿(唐山、赵各庄、林西、马家沟、唐家庄)工人联合会成立(罢工期间改称罢工委员会),唐山矿木工只奎元任总会长,罗章龙、王烬美、邓培、彭礼和等20多人为委员。10月16日,唐山、林西、赵各庄、秦皇岛矿务局工人代表提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待遇遭到拒绝。10月26日,唐山矿工人举行大会,张景隆等7名纠察队员被捕,罢工委员会决定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行进到广东街时,遭到反动军警的疯狂屠杀,矿工伤亡68人。10月28日,启新洋灰公司和华新纺纱厂工人举行罢工。11月1日,马家沟矿工人宣布罢工。此次罢工坚持28天,在矿务局增加工资的情况下,11月16日陆续复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一次重要斗争,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帮助国民党建立直隶省党部

根据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决定,到1924年1月,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为进一步促进国民党改组,扩大国民党组织,1924年2月,中共北京区委指派于方舟、江浩、李锡九帮助国民党建立了直隶省临时党部(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后改为正式党部)。同时,也成立了天津市党部。从1924 3 年5月到1926年5月,中共北京区委派遣共产党员到直隶各地,帮助国民党先后在保定、唐山、乐亭、容城、玉田、蠡县、磁县、沧县等地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为骨干的53个县(市)党部,60个区党部,244个区分部,共有国民党党员5300多人,为开展革命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开展国民会议运动

根据中共中央号召全民团结起来努力促进国民会议召开的决定,在中共北京区委的领导下,1925年直隶各地出现了国民会议运动的热潮。1924年12月27日,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处成立。从1925年1月3日起,天津、北京、唐山、保定、石家庄、张家口等地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相继成立。在此期间,中共天津地委派共产党员先后到清苑、安新、容城、正定、藁城、邢台、磁县、安平、饶阳等地开展宣传工作,使国民会议运动在这些地区开展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国民会议运动的开展。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后,代表们分赴各地,继续为国民会议的召开而斗争。

中共安平县执行委员会

中共安平县执行委员会是我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的领导下,1924年8月15日,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敬思村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平县执行委员会,弓仲韬任县委书记,张麟阁任组织委员,李少楼任宣传委员。县委机关设在台城弓仲韬家。它直属中共北京区委,下辖台城、北关高小、敬思村3个支部。县委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启发群众觉悟,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声援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了反抗帝国主义大屠杀的反帝爱国运动,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高潮。6月7日,唐山各界1万多人在车站广场举行救亡大会。14日,天津各界10万多人集会追悼惨死同胞,控诉英、日帝国主义罪行,提出收回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要求,向省公署递交了《各界请愿书》。15日,保定工学商民各界2万多人召开国民大会追悼死难同胞,并通电全国,要求抚恤死亡、赔偿损失。16日,石家庄沪案后援会成立。30日,张家口军政工学各界5万多人为死难同胞举行追悼大会,并示威游行。与此同时,沧县、正定、元氏、大名、磁县、乐亭、玉田等地也纷纷集会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津南农民起义

津南农民起义是共产党在北方领导的第一支农民武装起义。1925年12月,根据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接应国民军攻打天津的指示,张隐韬在泊镇组织津南农民自卫军 500 4 人举行武装起义,张隐韬任司令员兼党代表,陈秀福任副司令。在“驱逐帝国主义,铲除封建主义,实行共产主义”政治纲领的指导下,农民自卫军先后攻占南皮、庆云等县城,很快发展到1200人,并发表了《农民自卫军宣言》,震动全国。1926年2月5日,张隐韬被俘英勇就义,津南农民起义失败。

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的召开

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1925年11月,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在张家口召开。京绥铁路工人及察、热、绥各业工会、农会、武装组织的各族代表200余人参加大会。李大钊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共党员赵世炎、谭平山、罗章龙、韩麟符、陈乔年、王仲一、江浩及国民党军政要员李烈钧、徐谦出席会议。大会听取了赵世炎的政治报告和韩麟符的军事报告,提出“农工兵大联合”、“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等政治口号,通过了《国民革命的任务》、《和冯玉祥合作的关系》等决议,成立西北农工兵大同盟,李大钊任书记,赵世炎、韩麟符任副书记。大会结成的西北各族人民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西北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直南红枪会暴动

在北伐战争大好形势的影响下,1926年秋,中共北京区委派贾湘农、王新邦、马锦波、刘剑公到直南,协助中共顺德临时地委开展团结争取红枪会、大刀会,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工作。在贾湘农和刘剑公负责的“冀南农民运动办事处”的领导下,从1927年5月至6月,红枪会、大刀会先后攻克了南和、肥乡、曲周、巨鹿、任县、广宗、邢台等县城,并在巨鹿建立了临时机构。6月4日,党组织领导了成安、肥乡和邯郸东南乡的红枪会、天门会和黄沙会约7000人的大暴动,将奉军赶出邯郸城。

李大钊英勇就义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党成立后,他积极推进国共合作,领导中国北方的革命运动。1926年3月18日,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反帝游行示威,遭受殴打并被通缉。1926年3月底,李大钊随国共两党在北方的领导机关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继续从事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及其家人一起被捕。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铁路工人组织了劫狱队,计划不惜任何代价营救李大钊,但遭到李大钊的坚决反对。李大钊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面前,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奉系军阀对李大钊等20人处以绞刑。李大钊第一个走向绞刑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表现了他对党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中共顺直省委的建立 5 为了反抗奉系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中共中央组建了中共顺直省委(顺直省委取消后又组建中共河北省委)。尽管斗争环境十分恶劣,省委屡遭破坏,但河北党组织领导人民始终坚持战斗,发动了玉田起义、高蠡暴动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斗争,还进行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尝试。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河北以后,河北党组织积极动员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27年4月,中共北方区委遭破坏。为解决北方党的领导问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顺直省委,代替北方区委领导北方党的工作。1927年6月中旬,中共顺直临时省委在天津秘密成立。8月1日,中共顺直省委在天津正式成立,彭述之任书记,刘伯庄任组织部主任,李季达任宣传部主任,陈为人任职工部主任,彭述之、刘伯庄、李季达为省委常委,省委委员共13人,李季达、严林一等为候补委员。中共顺直省委是中共中央在北方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机构。其重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的决议,整顿党组织,恢复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指导各地工作。

玉田农民暴动

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顺直省委决定以玉田为中心组织京东农民武装暴动。1927年 10月18日,在张明远和解学海的带领下,2万多农民群众攻进玉田县城,占领县公署和警察所。但暴动成果未能得到巩固。第一次玉田暴动受挫后,中共顺直省委派省委组织部长于方舟前去领导第二次玉田暴动。于方舟带领刘自立、李桂林等数名干部到达玉田,传达了省委的决定,组建了京东农民革命军,建立了总指挥部,拟定了第二次攻占玉田县城的计划。10月27日,京东农民革命军在于方舟的率领下,自遵化向玉田进军,28日攻克平安镇,收缴了警察和民团的枪支,捣毁了税局。30日当部队到达鲁家峪时,遭到反动民团1000多人的围剿。于方舟、杨春霖、解学海、刘自立等暴动领导人率领一部突围,行至丰润流沙河附近时,与当地民团遭遇,不幸被捕,12月30日,在玉田英勇就义。玉田农民大暴动沉重打击了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鼓舞了人民斗志,为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共河北省委的成立

1930年12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取消北方局和顺直省委、成立中共河北省委的决定,中共河北省委在天津正式成立。阮啸仙任代理书记,毅宇(贺昌)、笑仙(阮啸仙)、晓野(余泽鸿)、芝甫(张昆第)、均和(胡均鹤)、童长荣、任国桢、王俊仙、谢清玉(郝清玉)为省委委员,廖划平、陈复、刘天章、杜正廷(武正廷)为候补委员。中共河北省委负责领导冀(含平、津)、热河、察哈尔、绥远、山西、陕西、内蒙古全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