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1 •••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 1••••
(一) ............................................... 经济增长的定义 1 - •••
(二) ................................................. 经济增长理论 1 - •
• •
(三) 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2
( 1 )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 2
( 2 )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
( 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
二、 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4
(一)索洛模型 4
(二) 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
(三) 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9
三、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 ,然后利
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一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 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
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必需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econo mic growth
theory. Then the Solow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09 are used in the paper by which the in
flue nee of capital, labor and tech nique progress on the country ' economic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tech nique progress, capital and labor in put
is calculate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 trolled strictly.
Key words: Solow Model, economic growth, asset price inflation , Scientific and tech no logical
progress.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一) 经济增长的定义
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能够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在一个长时期内 能够保持的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该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总产出的不断增长。 另一种观点则
认为,经济增长是值平均人口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
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对其定义的研究进行综合, 得出经济增长总的来说是国民经济总 产出的持续增长。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与价格波动这两个因素, 经济增长则值人均实际
产出的持续增长。事实上,一国的实际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该国人均实际产出增 长率是密切相联的。由于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均实际产出的增 长率。因此,如果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随着实际 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同比率改变, 如果一国的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保持不变, 那么人
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随着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同比率变化。
(二)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通常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经济长 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始于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国家所能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量,且 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要想使国民财富增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要提 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要增加劳动量的投入。其后,在 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大卫•李嘉图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尽管早在 18世
纪经济增长研究就已经开始,但一直没有人能给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直到 20
世纪40年代前后,哈罗德和多马各自发表了长期经济增长模型,且见解颇为相似,因 此,主流经济学家将哈罗德和多马的理论看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19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统称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它由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三个学派组成。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中,只有黄金白银才是真正的 国民财富,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他们认为要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所增长, 必需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在对外贸易中要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 同时他们
认为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应发挥特别的作用, 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大力发展出口工
业,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如关税)保护国内工业,提高国际收支盈余。重农学派对重商 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批判,他们认为农业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来源, 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 一源泉。古典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走向成熟的阶段, 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诸多相关的 研究,其创始人威廉配第对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在
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分析了报酬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他认为当耕作完所有的土地以后,工业报酬的递减速度将会低于农业报酬递增的速度, 从而将导致一国的总产值降低。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分 析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 提出了许多与经济增长理论
有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基本理论。马尔萨斯则从其人口的几何级数增长定律和生活资料 的算术级数增长定律出发,得出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将会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使普通工 人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状况的理论,这对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极限论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
20世纪40年代后期,因为边际学派在这这个时期处于领导地位,经济增长理论 与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个断层。边际学派主要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微观资 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很少涉及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 直到凯恩斯革命性地建立了宏观经 济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才终于开始真正的兴起, 各派经济学家也纷纷构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其中哈罗德的《动态理论》和多马的《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被公认 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他们的理论合称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2) 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罗伯特•索洛教授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一定的假设前提:资本边际收益递 减、完全竞争经济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该理论认为,外生技术的增长率固定时, 经济将稳定增长,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消费都以固定的增长率增长;当外生技术水平处于 稳定不变的状态时,经济将不能够得到增长。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 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并且从长期来看可称为是经济增长 的唯一动力。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有另一个重要假设: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各国的技术 条件都一样。并由此得出结论:各个相互独立的国家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趋于一 致的倾向,在各国间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种倾向将更会加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丫 . X - .丄
——=扎——+ P——
Y K L
.:丫 K .丄
上式中丫、 K、 L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力的增长率, ’、〉、 1分别表示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率、 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在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不仅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而且还取 决于资本和劳动对产量增长相对作用的权数,以及技术的进步。
(3) 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983年保罗•罗默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 更为重要的一个要素。他所说的经济增长四要素是指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 思想。其中所提到的新思想,即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不仅能使自 身收益得到递增,而且能使其他要素投入的收益也得到递增一一比如资本和劳动, 从而 使整个经济的规模的收益递增,保证经济增长的持久。罗默模型摒弃了新古典增长理论 关于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因为在传统的物质经济世界中,人类利用的资源是自然资源, 具有越用越少的缺点,正是物质世界这种效益递减的特点,造成了客观物质紧缺的结果; 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人类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是知识,具有越用越多的特殊性。技术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它的科学应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因而收
益递减不再成立。这一理论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收益递增的愿望, 使人们对
经济长期增长理论产生兴趣,促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罗默增长理论将科学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放入经济增长模型中, 将知识看作推
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他将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 一般知识可以产
生规模效益,而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这两种效应的结合不仅使知识、 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的收益递增,也使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产生递增的收益。
二、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 索洛模型
1928年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提出了生产函数的数
学模型:
Y = A(t) K : L - (: ' =1,0W,0<1)
1937年,Dura nd提出新的生产函数,取消了 「: =1的条件;1942年为了测定 技术进步,Tinbergen提出在生产函数中加入时间指数趋势项;1957年,Solow提出如 下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
Y = A(t) K ; L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