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胸腺的组织发育3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 连续观察孵化至14~21日龄的鸡胚胸腺,详细描述了早日龄鸡胚胸腺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胸腺完
整组织结构的形成约在18日龄。21日龄出现的非炎性异嗜性细胞在胸腺组织分化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注意。
关键词 鸡胚;胸腺;发育;组织学
分类号 S83111
Histologicaldevelopmentofthymusofchickenembryo
BaoEndong
(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NanjingAgricUniv,Nanjing210095)
ABSTRACT Thethymusdevelopmentofchickenembryofromthe14thto21thhatchingdaywascontinuouslyobservedin
details.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mpletehistologicalstructureofchickenthymuswasformedataboutday18ofhitch2
ingandnon2inflammatoryheterophilecellswerefoundduringthedevelopingcourseofthymustissue.Itwasremarkable
thatthesecellsmayparticipateinthereconstructionofthymusstructure.
Keywords chickenembryo;thymus;development;histology
胸腺是家禽体内最早形成的淋巴器官。胸腺发育的基础研究已有报道[1,2],但有关其分化发育的组织
学基础资料却鲜见报道。
为此,作者利用常规法对不同日龄鸡胚免疫器官胸腺进行组织学检查,旨在较
系统地观察了解鸡胚胸腺的组织发育过程,为家禽免疫学和胚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材料
京白904种蛋,由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提供。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于14~21日龄每天随机选取鸡
胚10枚,剖取胚体的胸腺,分别进行常规组织学染色和检查。
112 染色方法
不同日龄鸡胚的胸腺分别固定于体积分数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常规石蜡制片,苏木素2伊
红(H1E)染色,光镜检查。
2 结 果
不同日龄鸡胚胸腺的组织学动态观察结果如下。
14日龄:胸腺组织外周已有一层较薄的被膜,并向胸腺内部延伸,形成许多小梁,将胸腺分隔成许
多小叶;被膜中毛细血管扩张,内充盈红细胞。胸腺小叶中淋巴细胞样细胞呈集团状排列,多数为圆形
或卵圆形;胞浆稀少,胞核着色略有不同,一种呈较强的嗜碱性着色,另一种呈弱的嗜碱性染色(图1)。
胸腺小叶中还可见散在的细胞核有丝分裂相。胸腺小叶间质中细胞排列相对较松散,多数为胞浆界限不
分明、微嗜碱性着染的上皮样细胞,也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在致密排列的细胞间可见
胞体较大的原淋巴细胞和胞浆有分支突起的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样细胞多独立、散在分布。个别网状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600111)
收稿日期:1997212226 Journal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胞胞浆内可见蓝色着染的细胞核残迹。
15日龄:每一胸腺小叶中胞核强嗜碱性着染的中、小淋巴细胞和胞核略嗜碱性着染的网状细胞混杂
排列,尚未见皮质和髓质样结构形成(图2)。胸腺小叶中可见散在分布的毛细血管。伸入胸腺的小梁在
胸腺中央部较为丰富,其中可见充满红细胞的毛细血管。结缔组织的排列较松散,小梁中的细胞主要是
胞核略嗜碱性的网状细胞。
图1
14日龄胸腺小叶中网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
胞混杂排列(H1E1×40)
Fig11 Reticularcellsandlymphoidcellsscattered
inthymuslobuleonthe14thhatchingday图2 15日龄胸腺小叶中淋巴细胞样细胞数量明显
增多(H1E1×40)
Fig12 Thenumberoflymphoidcellsincreasedob2
viouslyinthymuslobuleonthe15thhatch2
ingday
图3 17日龄胸腺小叶中央部形成网状细胞聚集区
(↑)(H1E1×40)
Fig13 Collectingareaofreticularcellsoccurredin
centerofthymuslobuleonthe17thhatchingday 图4 18日龄胸腺小叶中初现的胸腺髓质区
(↑)
(H1E1×40)
Fig14 Medullastructureofthymusisoccurringin
thymuslobuleonthe18thhatchingday
16日龄:与15日龄鸡胚的胸腺相比,小叶中细胞排列虽无大的变化,但强嗜碱性着染的中、小淋巴
细胞样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个别胸腺小叶中可见着色较淡的网状细胞,其形体明显增大,逐渐形成胞
浆均匀淡红着染、嗜碱性着染胞核逐渐消失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尚未形成皮质和髓质样结构。
17日龄:胸腺小叶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尤以中、小淋巴细胞样细胞为多。个别胸腺小叶中央逐渐
形成由胞浆着色较淡、核呈圆形或卵圆形的网状细胞为主的细胞聚集区,其中夹杂的中、小淋巴细胞样
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图3)。网状细胞相互间界限不清。
18日龄:胸腺小叶已形成依稀可辨的皮质和髓质样结构(图4)。皮质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以中、
小淋巴细胞样细胞数量的增多最为明显。增多的细胞间散布着胞体明显增大、核着色力减退、胞浆呈均
质状红染的行将退化的网状细胞。胸腺小叶中央部位渐趋形成的髓质处,大多数细胞为胞核淡蓝染、胞29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22卷 浆略嗜碱性着色的网状细胞,呈不明显的轮层状排列,皮质和髓质交界处毛细血管数量也明显增多。
19日龄: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分化更趋明显。皮质部细胞绝大多数为具较强嗜碱性着色力的小淋巴细
胞,以及少量染色相对较淡的中淋巴细胞。髓质区域明显扩大,构成髓质的细胞多为略嗜碱性着染的网
状细胞(图5)。有些网状细胞间界限不清,形成轮层状排列的细胞集团;有些网状细胞则界限清晰并独
立散在,其间夹杂有少量淋巴细胞样细胞。个别胸腺小叶中形成单一网状细胞肿胀变圆、胞浆均质红染
的胸腺小体,或形成由一至数个网状细胞呈轮层状排列的、形体更大的胸腺小体(图6)。化生为胸腺小
体的网状细胞,其原有细胞核逐渐形成空泡,其中遗留有核的残迹。
图5 19日龄胸腺小叶渐趋明显的髓质区,多有网
状细胞组成(↑)(H
1E1×40)
Fig15 Medullaareawhichcontainthenumberof
reticularcellsisbecomingmoreobviou
sin
thymu
slobuleonthe19thhatching
day
图6 19日龄胸腺小叶中形成的轮层状胸腺小体
(↑)(H1E1×40)
Fig16 Hassal′sbodyisformedcircularlyinthy2
muslobuleonthe19thhatchingday
图7 20日龄胸腺小体中出现的空泡状结构(↑)
(H1E1×40)
Fig17 VacuoleoccurredinHassal′sbodyonthe
20thhatching
day图8 21日龄胸腺皮质区密布具裸露性核的小淋巴
细胞(H1E1×60)
Fig18 Lymphocyteswithnakednucleusdistribute
thicklyinthecortexofthymusonthe21th
hatchingday
20日龄:髓质区域扩展明显,其间散布淋巴细胞样细胞。胸腺小体均质红染,其中出现较大圆形或
卵圆形空泡(图7),个别空泡内有蓝染的核残迹。
21日龄:皮质部由数十层排列较为密集、细胞独立散在、胞体圆形、呈强嗜碱性着染、具裸露性核
的小淋巴细胞组成(图8)。其间散布许多胞体略大、圆形或卵圆形、略嗜碱性着染、核质略显松散的网
状细胞。胸腺髓质多由网状细胞组成,其中散布呈扩张状、充满红细胞的毛细血管以及透明变性的胸腺
小体。髓质区可见少量胞浆呈嗜酸性颗粒样着染、具分叶状核的异嗜性细胞,胞浆内有蓝染的核碎片。39 1期 鲍恩东等:鸡胚胸腺的组织发育3 讨 论
在胸腺组织的早期发育过程中,随着日龄的增长,胸腺的体积以及细胞组成增大、增多,但未见明
显活跃的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的核分裂相,胸腺的分化表现出较强的惰性。到18日龄时,小叶中才
开始出现依稀可辨的皮质和髓质,胸腺的分化也进入较活跃状态,髓质区域扩展速度较快,面积逐渐增
大,其中毛细血管血液供应也较丰富;同时可见数量较多的胸腺小体样结构的形成。19日龄以后,胸腺
渐趋形成较完整的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鸡胚胸腺完整结构的形成始于18日龄。但淋巴细胞功能检测资料表明,鸡胚孵化至
第2周时,胸腺中的淋巴细胞就可出现宿主抗移植物反应[3],第14天能和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鞭毛素
结合[4]。这说明胸腺组织结构在尚未完全形成前,个别淋巴细胞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免疫活性,并行使一定
的免疫功能;而胸腺组织结构的完全发育,则为淋巴细胞行使其免疫功能提供了较充分的组织基础[5,6]。
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21日龄鸡胚胸腺的髓质中可见少量异嗜性细胞,其胞浆中发现有较多的细胞
核残迹。由于该类细胞在机体内具备吞噬、消化和分解的作用,因此非炎性状态下这类细胞的出现说明
其在胸腺分化发育过程中参与组织的改建。
另外,自18日龄开始,鸡胚胸腺髓质区见较多胸腺小体的形成,在胸腺分化发育异常活跃区域内大
量出现胸腺小体样结构,说明它可能具有使抗原物质局部化和溶解已经死亡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碎片等功
能[7]。这表明胸腺小体可能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或者至少说明胸腺小体的出现和大量形成是胸腺组织
发育活化的标志。参考文献
1 HughesWF著1家禽的免疫1许益民译1家禽,1981(4):34~36
2 FirthGA1Thenormallymphaticsystemofthedomesticfowl1VeterinaryBulletin,1997,47(3):167~179
3 JankovioBD1Immunologicalcapacityofthechickenembryo1I1Relationship
betweenthematurationoflymphoidtissues
andtheoccurrenceofcell2mediatedimmunityinthedevelopingchickenembryo1Immunology,1975,29:497~508
4 林飞卿主编1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7
5 鲍恩东1鸡胚免疫系统器官组织学变化观察1中国兽医科技,1996,26(2):26~27
6 鲍恩东1鸡马立克氏病胚胎免疫后淋巴器官免疫效果的观察1中国兽医科技,1995,25(5):9~11
7 钟慈声主编1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115~118
(责任编辑 是雅蓓)49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