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种杏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三种杏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三种杏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摘要:杏树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果树品种,也是公
主岭市主要栽植的优良果树之一。农谚有“桃三杏四梨五年,
枣树当年就卖钱”的说法,杏树四年就开花结果,收益早,
见效快,五年就进入盛果期,给果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危害杏树生长的常见病虫害较多,及时加以有效的防治是获
得较高收益的关键。

关键词: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杏树属蔷薇科阳性树种,其适应性强,寿命长,一般寿
命为40~100年,素有长寿树的美称。杏树具有喜光耐寒,
耐旱,抗风,耐瘠薄,较耐盐碱,深根性特点,对生长环境、
生长条件适应性极强,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危
害杏树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褐腐病、根腐病、细菌性穿孔病、
疮痂病、流胶病、黑斑病、杏象甲、杏仁蜂、红蜘蛛、介壳
虫、舟形毛虫等,本文主要介绍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介
壳虫。
1褐腐病
褐腐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也会侵染花、枝
和叶片。
1.1发病规律。病菌在僵果、病枯枝溃疡处越冬,翌年
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活跃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力、雨水、
昆虫等进行传播,造成初侵染。分生孢子从杏树皮孔、伤口
侵入树体造成危害。高温高湿、雨后曝晴、排水不畅等情况
下发病率高且重。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0~25℃。多发生在果
实着色期,发病后迅速蔓延,导致减产。
1.2发病症状。果实染病后,初期果实表面出现圆形、
稍凹陷的褐色病斑,发展后病斑迅速扩大,后期果实变软腐
烂。病果易脱落。有的病果失水干缩,变成褐色或黑色的僵
果,挂在枝头经久不落;花器染病,变褐萎蔫,湿度大时生
有灰白色霉层;嫩叶染病,叶缘变褐,出现水浸状斑点,并
迅速蔓延全叶,导致叶片枯萎下垂,死亡;枝条染病,出现
灰褐色溃疡斑,伴有流胶。后期病斑扩大,导致枝条死亡。
1.3防治方法
1.3.1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春秋两季要彻底清除病
枝、枯叶、僵果,集中处理,切忌随意堆放或丢弃,造成新
的发病源。及时防治各类害虫,减少害虫造成的伤口,防止
病菌从伤口侵入。
果园管理时,尽量避免人为造成果实受伤,减少发病机
会。保持果园排灌畅通,尤其是雨季、或连日阴雨,避免果
园湿度过高。及时修枝剪枝,提高枝条、果实间的通风透气
性,改善果园光照条件。
1.3.2药物防治。因褐腐病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可在幼
果期进行药物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喷施防治。10~14天喷一次,连
喷2~3次;果实近成熟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施防治。
2细菌性穿孔病
细菌性穿孔病是危害杏树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
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枝梢,影响树势、结果量、果质。
2.1发病规律。细菌性穿孔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病菌
在枝条皮层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萌发活跃。
细菌借助风力、雨水、昆虫等进行传播,从叶片气孔、枝条
芽痕、果实皮孔侵入体内,造成危害。春季溃疡斑是主要初
侵染源,潜育期为7~14天。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9~28℃,
相对湿度为70~90%。果园地势较低、多雨多雾、通风不良、
光照较差、排灌不畅缺少养分或偏施氮肥等情况下发病率高
且重。
2.2发病症状。发病后,叶片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
发展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多为直径约2mm、紫褐色
或黑褐色,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黄色菌脓。后期病部组织
干枯,产生裂纹或穿孔,病叶提早脱落;果实发病,初期果
面上出现稍凹陷的褐色小圆斑。发展后病斑扩大,呈暗紫色。
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黄白
色黏性分泌物,造成果实腐烂;枝条染病,造成溃疡斑
2.3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合理修剪,提高果园通透性。
及时清除病残枝叶,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提高果园排水能力,
保持合理的湿度。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微肥,提高树体长
势,增强自身抗病能力。秋季收获后,要及时剪枝整枝、剪
除病枝,能有效降低翌春的发病几率。
细菌性穿孔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可在发芽前全树喷3-5
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杀菌预防。发芽后,可用72%农用硫酸
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防治。幼果期,可用硫酸
链霉素4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
锌700倍液等喷施防治。15~20天喷1次,连喷2~3次。
3介壳虫
介壳虫是危害杏树的主要虫害,害虫以刺吸枝干、叶片、
果实汁液为生,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发芽开花,造成花芽干
瘪,严重的枝条或整枝枯死。
及时修剪病残枝,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生长态势。保
护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害虫天敌。发芽前,可用40速扑
杀500~700倍液等全树喷雾预防。虫害发生后,可用速扑
杀1000倍液,或灭扫利2000~3000倍液等防治。需要注意
的是,喷洒药物要认真、细致、周到,使全树均匀着药,避
免漏喷。建议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防
治效果。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