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理论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理论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理论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二者都认为诗歌是人们在“迷狂”的境界下产生的。

不同点 1对诗歌的思想认识不同 柏拉图的思想是基于其坚定的神学观念,认为诗歌是神的启示,而不是人主观去创作的。 亚里士多德则以人学角度去分析,认为人们创作诗歌是本能,是自身主观愿意去做,有自己的思想。

2诗歌与现实观念之间的差别 柏拉图认为“理念—现实世界—诗歌”这样一个观念,因此从本质上否定诗歌的真实性,即认为诗歌对现实并无意义。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歌是反映真实生活的,是从现实中提炼的。

3诗歌对社会功能上区别 柏拉图认为诗歌对社会活动毫无意义,贬低其对社会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歌对社会有很大作用,能够满足其对情感,精神的满足。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关键差异

首先,在哲学思想观念上柏拉图是西方唯心主义创始人。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其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存在。

其次,在政治思想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出一幅乌托邦的画面,认为国家应由哲学家进行领导,在今天看来有集权主义色彩存在。亚里士多德则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促进国家发展。

此外,在爱情观念上,柏拉图的爱情观是精神恋爱,坚信真正的“爱情”是持之以恒的。

亚里士多德不这么认为。

最后,在文艺思想上,柏拉图是先验论理论者,认为人的知识是天赋的,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在“回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对事物的学习是逐步的,人们本身是无知的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最终掌握。而且柏拉图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将事物细化,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