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霉玉米中毒的症状与防治

畜禽霉玉米中毒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临床 

畜禽霉玉米中毒的症状与防治 

周国华 苏世彤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畜牧科164022) 

1雏鸡雏鸭 

雏鸡雏鸭中毒多发生在2-6周龄。病雏食欲不 振,生长不良,衰弱,贫血,冠苍白,排出白色稀粪,腿 

麻痹,常缩脖闭眼呆立,幼鸭脱毛,n,ln,-t发出哀叫声, 常躺卧地上,头呈角弓反张,后痉挛而死。成禽的耐 

受力强,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仅食欲减少,消 瘦,贫血。中毒久者发生肝癌,产蛋禽则产蛋率下降, 孵化率降低。 剖检肝脏可见特殊性损坏。急性中毒,肝脏肿 大,色淡而苍白,有出血斑,肾脏肿大、出血,十二指 

肠有出血性炎症;慢性中毒,肝脏呈淡黄褐色,并有 多处出血和不规则白色坏死。肝脂肪含量增加,病程 

长者,可见肝癌结节。 2猪 

猪采食发霉玉米后5~l5天出现症状。病猪精神 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废绝,口渴喜饮,可视黏膜黄染 或苍白,四肢无力,走路蹒跚,粪便先干后稀,重者混 

有血丝,甚至血痢、尿黄浑浊,后期出现间歇性抽搐、 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多因衰竭而死亡。部分病例肛 

门或阴门水肿。 剖检腹腔有少量黄色或黄红色腹水,肝脏肿大 

或萎缩、质脆,病程长者肝问质增生,质地变硬,肝脏 表面有灰黄色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少而浓。胃底 

弥漫性出血或溃疡,肠道有出血性炎症。肾脏肿胀、 苍白或呈淡黄色。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或水肿。 

3犊牛 

病犊牛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逆立无光泽。 病初食欲不振,后期废绝。角膜混浊,常出现一侧或 

两侧眼角失明。反刍停止,磨牙,呻吟,有时有腹痛表 现,间歇性腹泻,排泄混有血液凝块的粘液样软便, 出现里急后重表现,往往因虚脱昏迷死亡。成年病牛 

的症状比犊牛轻,呈慢性经过。除表现前胃弛缓、精 

神沉郁、食欲减少外,病乳牛产奶性能降低、奶量下 降。肉牛发育迟缓,饲料转换率明显降低;妊娠母牛 有时发生早产或排出死胎等。 

剖检后主要可见肝脏质地变硬,表面有灰白色 坏死灶,有时全部黄染。胆囊扩大,胆汁浓稠。大多数 病牛腹腔积液形成腹水,肠系膜、皱胃和结肠水肿, 肾脏色淡或呈黄色。 

4诊断 霉玉米中毒主要是黄曲霉毒素中毒。首先要进 行饲料史调查,观察饲料种类、储存及喂量,并结合 

病史、发病情况、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调查,可 

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验。 5防治 

临诊中仅限于对症处理并加强肝脏解毒机能。 投服保肝、强心、解毒药物,如维生素E等。心衰时用 强心剂,如安钠咖注射液等。 

发现畜禽中毒应立即停喂发霉玉米。用高锰酸 钾洗胃,内服吸附剂,然后投缓泻剂;肉鸡和蛋鸡中 

毒后停喂发霉玉米,用5%板蓝根糖浆全天饮水,连 饮3~5天。 另外,还可在饲料中拌人制霉菌素3~5天,可起 

到防治作用。 6预防 

加强玉米收获、储存工作,防止霉变。在玉米收 获季节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割。收获后应尽快晾干 或烘干。对于环境变化而无法用人力晒干或烘干的, 

可使用防霉剂,如丙酸制剂等。 饲料库要保持干燥,并且通风要好。在玉米储存 过程中定期检查料库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不应超过 

24℃,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防止发热潮湿。 玉米中添加“霉可吸”,主要成分是酿酒酵母细 胞壁的活性提取物,可广谱吸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 

一旦被吸附则很难摆脱。其添加量为0.5~2.0千克/ 吨饲料。 可用30%的小麦代替玉米使用,另外添 ̄I1/1"麦 

型酶制剂。 对已有霉变者应及时挑出,以防止霉菌扩散。 对轻度发霉的玉米可先粉碎后用清水浸泡,料 水比为1:3(反复换水,直到浸泡水无色为止),之 

后再与预混料混合使用;同时增加饲料中复合维生 

素B,加强肝脏解毒机能;在配制全价日粮时减少玉 米的用量,添加l%一5 充不足部分的能量,减 

重的玉米作为饲料。 直物脂肪或固体磷脂以补 

毒机会,禁止使用发霉严 

稠 

养殖技术顾问201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