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龚贤山水画风格成因初探

龚贤山水画风格成因初探

都是源于他幼年师从董其昌所受到的言传身教。他在自己的画 跋中也有所提及:“画不必远师古人,近日如董华亭笔墨高逸, 亦自可爱。此作成,反似龙友,以余少时与龙友同师华亭故 也。" ̄254可见董其昌和“南北宗论”都对龚贤绘画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四、画坛风气对于龚贤山水画风格形成的影响 当时的“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翠和王鉴,同样受到 董其昌理论的影响,却有着和龚贤截然不同的绘画风貌。“四王” 深得皇室的喜爱,被视为当时画坛的正统,他们重视追摹古人, 将重点放在对宋元各家技法的承袭上,虽然董其昌也提倡临摹 宋元绘画,但他实际提倡的是学习古人的“精神”而不是“技 法”。“四王”的摹古则过于追求技法,讲究笔笔有出处,却忽略了 中国画的本质是精神的传承,他们主要将工夫花在了总结前人 优秀的技法和效果上,即使临摹的功力深厚,笔墨上无懈可击, 但是这条路过于偏离绘画的本源,所以最终也只是技法上的熟 练。加上他们不重视写生,放弃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只 是一味地总结提炼,将中国山水画程式化,过于强调对传统的继 承,反对任何形式的创新,渐渐偏离了董其昌原本提倡学习传统 的目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种风格只是受到一时的追捧,并不会 对绘画的发展产生变革意义,所以必将衰退。 龚贤则继承学习了董其昌教导临摹的本意,临摹时不单为 了模仿古人的技法,更主要的是了解学习古人是如何认识自然 并将其反映在画面之中的。所以他能“每当有意者,归来百遍摹 之”然后“复加以己意出之”。不是简单地模仿前人的轨迹,而是 在摸索自我的绘画道路。他认为,学画必须要“师造物”,还认 为“画中有法而有无不变之法”。因为绘画是掌握理而后尽画, 而不是仅仅被表面技法迷惑,不需要以一成不变的技法束缚对 规律的理解,技法终究是为了去完满精神。他对画理的深刻理 解使他能够自信地说:“我用我法,我法尽我即为后起之古人,今 人未合己心而欲与古人相抗,远矣。” ” 龚贤不但传承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而且发展出了特有的 绘画面貌。他的画风章法皆有奇趣,不流于俗套,创造出雄浑气 魄的“黑龚”风貌,是真实富有生命力的绘画。虽然他在当时没 有像“四王”一样受人追捧,但是他的理解更符合绘画的本质规 律,而历史也证明了他的伟大艺术价值和对后人深远的影响,我 们必须要正确认知艺术的本质精神,才能发展创造出独特的艺 术风格。 注释: ①(明)朱谋里.画史绘要(卷4). ②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 998:792 ③萧平,刘宇甲.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龚贤.吉林美术出版 社.1996. ④刘海粟.龚贤研究集下册.江苏美术出版社,1 988.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编辑王树凯 口 孙 悦 美术时空 ART EDUCAT1oN RESEARGH 摘要:石头作为花鸟画中的一大元素由来 已久。文章结合石头因画家赏石而与花乌画结 缘的历史,指出石头对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并归纳出花鸟画中石头的独特特征,最后 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二者结缘的深层 次原因。 关键词:奇石花鸟画赏石文化文化精神 中国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之初,主要以花 卉、乌兽、虫鱼作为描绘对象,自宋代以来花乌画 作品中才多有石头出现。那么,石头具备了怎样 的魅力,花鸟画家又在石头上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呢? 一、石头被广泛应用于花鸟画是因其附 着的文化含义 石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早 在东汉时赏石文化便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到南朝时已达相当 水平。 晋代诗人陶渊明被尊奉为“赏石祖师”,相传他常因饮酒而 醉卧在自家菊园的大石之上,日久生情便称之为“醒石”。宋人 程师孟作诗记下了这件事:“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 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赏石之风盛行的唐代,文人雅士更是对石头情有独钟。自 居易是当时的鉴石名家,留下了许多赏石名句:“治家无珍产,奉 身无长物,游息之时,与石为伍。”他又写道:“石虽不能言,许我 为三友。”其他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等名家也寄情于 石头,写了许多赏石的名篇佳句。 到了宋代,中国石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朝野上下,搜求奇 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国人的时尚。以苏东坡、米芾为代表的文 人画家,他们在寄情诗、书、画的同时,特别喜爱玩石,甚至到痴 迷的程度。米芾因爱石而拜石,他称呼石头为“石兄”,也因此被 后人称为“米癫”。不仅如此,米芾还创立了“瘦、透、漏、皱”的一 套相石理论,一直被后人沿用。与此同时,文人画逐渐兴起,花 鸟画的发展也日趋成熟。文入画家钟情于自然山水,钟情于爱 石赏石的志趣,必然要把奇石描绘出来,将自己对石的感悟融入 花鸟画的创作。今人所说的东坡的“士人”情怀、米芾的“墨戏” 审美,就是最好的佐证。 至明清以后,石头在花鸟画中的表现更加超然奇特,造型千 姿百态。如,清代八大山人常以遒劲的线条、浓淡交错的墨块, 将石头描绘得朴拙而深奥。他的不少花鸟作品(图1)都以石头 作为画面的统领,画中的其他元素似乎也就成了石头的补缀。 二、奇石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元素形成独特特征 石头成为花鸟画的重要元素之后,丰富了花鸟画的创作素 材,影响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 力,形成了独立的审美特征。 奇石的广泛入画使花乌画更符合审美需要。石头单个、大 块和坚硬的特点,体现出与花鸟刚柔对比的美感;石头又为花鸟 

花鸟画的奇石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