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一、什么是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是选用精良种子,创造良好种床,使播入土壤的种子行距、株距、播深满足农艺要求,覆土深度一致,达到底肥深施、单粒下种的一种农机化实用技术。
二、为什么要搞精量播种
机械化精量播种与传统人工木犁播种相比,一是播种质量好,能够达到苗齐苗壮的效果,二是能实现节本增效。
三、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增产机理
1、传统播种是通过大于植株合理密度数值的播种量下种,下种量一般在每穴2—4粒以上,然后进行间苗定株。
间苗是一种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作业工序,需要在幼苗长到4—5片叶子时才能进行。
由于常规播种密度大,易出现2棵苗、多棵苗挤在一起,地下根系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现象,间苗时去了弱的就伤了强的。
受伤就需要恢复,被伤害的玉米苗长在地里,伤轻则影响生长速度,伤重者,若又遇干旱,壮苗就会变成弱株,甚至死亡缺苗;精量播种是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播成的,可以不间苗或很少间苗,不会对作物苗株造成伤害。
2、用精量播种机播种玉米,其株距合格率可达到85%
以上,播种深度(覆土厚度)合格率能达到95%以上,有利于出苗整齐一致;这点是传统播种,人工踩格子点籽而无法
相比的。
3、种子精量播种入土后吸取营养成分趋于均衡,减少了传统播种苗牙发育时相互争水争肥的现象。
因此,精播的作物出苗整齐、分布均匀,强苗欺弱苗的现象不会发生,每一个单株都能在相似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植株之间壮苗弱苗差异不突出,单体植株的自身生产能力基本施展了出来,进而使群体生产率达到较高的水平。
四、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1、土壤温度适当。
一般要求8至12摄氏度。
2、土壤水分适当。
一般要求0—10cm的上表层土含水量在10—22%。
否则可深掏或浅盖。
3、土壤容重适当。
也就是说,土壤要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供养性能。
五、精量播种对种子的要求
精选种子。
选种是去掉伤、坏或不发芽的种子以及一切杂质。
保证:
1、净度不低于98%。
2、纯度不低于98%。
3、发芽率不低于95%。
4、含水量在14%左右。
5、包衣处理。
六、精量播种对地块的要求
要求地块达到齐、松、平、墒、净、碎,且土层形成上虚下实,虚土层厚8-10cm为宜。
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耕、耙、压整地方法。
七、精量播种对机具的要求
选用的精量播种机应满足全株距精量播种的要求。
播种过程中机械破碎率、空穴率不超过2%,重播率(双粒率)不超过8%,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完全接触以保证出苗。
八、合理施肥
施用有机农家肥料做底肥时,要在耕整地前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经耕翻埋入土中。
施用化肥作底肥时,要选用流动性好、无杂质、不潮湿的颗粒肥料,通过播种机的施肥装臵深施于土壤中。
深施的底肥同玉米种子之间的隔离带要大于6cm ,避免种肥混在一起。
一次性深施足量化肥可免去中期追肥作业,集中深施也明显提高肥效,深施的化肥要做到比例合适,用量适当,与玉米行之间的隔离带在12cm 以上。
九、防治病虫害。
由于精播的下种量小,防止田间害虫咬种咬苗以及防止苗期发病是保证精播技术应用的关键所在,因而必须采取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常用的方法是播种前种子包衣、农药拌种或浸种处理,播种时随种播下拌药的毒谷或毒土诱杀害虫,防止病虫害产生。
十、常用的精量播种机具
在我们地区常用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具主要有:金麦穗
2BQ—3(4)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农哈哈2BQ—6(4,2)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河北永发鸿田2BQJ—3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近年来在赤峰地区新推广的仓转式、指夹式、勺式等机械取种式播种机也纷纷上市,表现出了较好作业性能。
这些机具中多带有深施化肥装臵,可以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作业质量好,适用性强,除能精播玉米外,还适合播种大豆、高粱等作物。
十一、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一)、排种量不稳定
1、排种量不稳定的原因
⑴吸气管路有破损,如漏洞、接头连接松动、裂纹等使气压下降,气吸力减小,种子没吸住致使一部分或全部漏播。
主要表现为个别垄行播量减少,或漏播。
⑵吸气型胶管制造质量差、老化变质,或因保管不当而产生破损、漏洞、裂纹,或内层产生脱离层而使气流阻力加大,造成气压降低,不易吸附种致使排种量减少或完全漏播。
⑶吸风机两侧轴承磨损严重或年久失修或长期缺油,造成阻力增大、转速下降、气流和气压不足,种子难以吸附在排种盘上。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整机(全部单体)播量不足或完全漏播。
⑷主机(拖拉机)转速降低,或动力输出轴出现故障,导致风机转速下降而气流不足。
⑸传动系统,如三角传动带陈旧、磨擦严重、拉长、松弦等造成风机转速下降。
⑹排种盘因保管、安装不当而产生变形、锈蚀或种室变形等使排种盘与种室接触不严密,产生漏气,种子一部分或全部不被吸附。
⑺种子清洗不好,混有杂物,将排种盘孔眼堵死,造成漏播种。
⑻选用的排种盘型号不当,孔眼(或条孔)过小、气流吸力过小,不能吸附种子或吸量少而产生漏播或播量不足。
2、排除故障的方法
当监视人员或监视器发出漏播信号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并将播种机落地(悬挂式)检查原因。
若接头连接不牢,可重新接牢;有较小孔眼或裂纹的可用胶带贴补,孔眼过大或裂纹过长的应更换新管;输气管内壁脱层阻力大的应更换新管。
排种盘或排种室变形可试校,校平后仍然漏气的应更换新品;发动机转速正常而风机风量仍不足的,要检查风机轴承,如有旷动、异声等应予更换轴承。
(二)、播种深度不符合农艺要求
1、故障原因。
主要是机具使用时间过长,机件磨损严重所致。
如开沟器磨损后入土困难,开出的沟变浅;覆土板
磨损后,覆土量减少,覆土厚度小而播种深度浅;深浅调节丝杠和调节螺母磨损严重而乱扣,工作中受到震动便自行退扣改变调整深度;拉力弹簧减弱后,覆土量减少,播种深度也随之变浅。
2、预防及排除的方法。
作业前应认真检修,对上述各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做好鉴定,尤其是使用年限长的播种机。
若丝杠和调节螺母磨损严重,可更换新螺母,并备有双螺母,以防退扣,作业结束后将丝杠和螺母涂上黄油,以防止锈蚀;拉力弹簧弹力过弱的可将其挂接点移短或更换新的,季节作业完成后将其卸下,恢复自由状态,表面要涂油防锈;覆土板变形的要校正,磨损严重的要焊补或换新品,农闲时要防锈蚀。
开沟器也要这样维修。
此外,作业中要防止不抬机而倒车;落下机具时要“先快后慢”,使机具与地面软着地,并在行进中缓缓着地,以防变形和堵塞。
运输播种机要严防碰撞,在车厢内固定牢靠,并不得高速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