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质能源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生物质能源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发展、生态发展之路,江西省山庄养殖有限公司用沼气发电,启动了大型沼气工程。据悉,此工程总投资531.26万元,土建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完工,有望在明年7月实现并网发电。

■转载自《中国电力报》 2006-05-19

南京垃圾发电解决城市环保难题南京市利用垃圾发电解决了城市环保一大难题。依靠自主技术建造的南京天井洼沼气发电厂,投入运行一年来,将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绿化带。发电厂还实现了收支平衡。天井洼沼气发电厂由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该公司总经理濮世贵告诉记者,垃圾发电的原理是,垃圾填埋多年后,里面的有机物和细菌发生了反应,形成大量沼气。通过收集系统将沼气收集,把有害物质过滤掉,剩下比较纯净的甲烷输送到内燃机里发电。垃圾发电的难点是能否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垃圾本身造成的污染是一种固体污染,污染的范围并不大。而垃圾形成的沼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如果在空气中扩散,对大气的污染远远超过了固体垃圾。据介绍,南京绿色资源再生工程有限公司从1994年起开始研究垃圾发电,随后投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天井洼沼气发电厂2005年7月投产发电,目前每月能发电50万kW・h,按照每户家庭每月100kW・h的用电量计算,可以供应5000户居民用电,是典型的“变废为宝”。

■转载自《新华网》 2006-04-21

生物质能源应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前景广阔,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商品能源的生产,使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的消费者变成清洁商品能源的生产者。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推动林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来生产可再生能源。我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据海南金石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范益民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亿亩,年产生物质约7亿t,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可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占到生物质总量的50%以上。此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t以上,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hm

2

,森林覆盖率18.21%,具有各类林木质资源量200亿t以

上。每年通过正常的灌木平茬复种、森林抚育间伐、果树绿篱修剪以及收集森林采伐、造材、加52

国内电力科技信息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工剩余物等,可获得生物质量8亿~10亿t,其中可作为能源的生物量在3亿t以上。全国还有4600多万hm2宜林地,有约1亿hm2不宜发展农业的废弃土地资源,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能源植物。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物质资源量将会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和专家研究,到2020年,全国可开发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相当于15亿t标准煤,其中30%来自传统生物质,70%由农业林业能源植物提供。农业和林业的生物质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为此,建议我国把农业和林业方面的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一是继续大力推动农村用能方式的改革。“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在农村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内容的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能源工程。同时在不适宜养猪的民族聚居区、不适宜建设户用沼气的圩镇,着力推广新型户用制气炉。这种新型户用制气炉所产生的植物燃气,

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和水通过气化装置转化而来,每个家庭每天只需要3~5kg植物原料,就可解决全天的生活用能,完全可以取代农村传统的柴煤灶,替代液化气。而且每个户用制气炉的投资仅600~800元,远低于户用沼气的投资额,可谓投资省、节能环保效益高。二是在秸秆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重点是发展秸秆气化、秸秆固体燃料生产和秸秆发电。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2t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t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国内外对秸秆利用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秸秆气化及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秸秆致密固化成型和秸秆热解液化生产生物燃油几个方面。利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既可以有效地替代燃煤、燃油的使用,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又能有效避免秸秆随地焚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目前,国内秸秆气化技术日趋成熟,已进入商品化应用阶段。由山东科学院能源所研发的XFL系列型秸秆气化机组及集中供气系统,已在国内推广建设了500多个项目,为农村居民供应清洁生活燃料方面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秸秆致密固化成型燃料可广泛用于家庭炊事、取暖(包括壁炉)、小型热水锅炉、热风炉,也可用于替代燃煤发电。河南省科学院能源所开发的秸秆冷成型燃料技术,每吨秸秆成型燃料成本仅160多元,售价不过240元,远远低于煤炭的价格。河北富润公司的秸秆颗粒燃料成型机,其年生产能力为1000t、2000t、4000t,投资额在13万~50万元,每吨秸秆颗粒燃料的生产成本在113~130元,出厂价按250元计,每吨利润不少于120元。北京国能惠远生物质能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质常温固化成型技术(简称CZSN技术)生产的成型颗粒燃料已在北京市怀柔等区进行试点,受到试点农户的欢迎。这些秸秆成型颗粒燃料技术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秸秆固化颗粒燃料不仅可以作为替代燃料,而且可以出口创汇。据测算,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批量生产成本不超过250元/t,零售价格按40~50美元/t,这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我国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持续大批量的出口,将给农民增加很大收入,又可开辟新的能源产品出口创汇途径。秸秆气化发电是先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目前国内已开发出适宜农村建设的小型秸秆气化发电装置,技术日趋成熟,在示范的基础上应予推广。近年来,秸秆直燃发电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山东单县龙基生物发电项目开始建设,采用丹麦BWE公司的先进技术,设计规62

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国内电力科技信息模为2.5万kW,年消耗秸秆约20万t,年发电量达1.56亿kW・h。项目计划投资2.2329亿元,机组整组启动定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并移交生产。2005年12月18日和20日,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在江苏宿迁、句容两市先后开工建设。两个示范项目投资额均为3亿元,项目规模为2.4万kW,

年秸秆消耗量约20万t,项目建成后年用于购买当地农民秸秆的资金近6000万元,亩均可增收4050元,农民人均受益近140元。另外,秸秆大省河北省计划建设20~3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先后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新疆等省区的一批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先后签约、启动建设。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十里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130万kW,引进了丹麦BWE公司的技术设备,对1台14万kW机组的锅炉(400t/h)燃烧器进行了秸秆混烧技术改造,已于去年12月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台秸秆混烧发电机组年消耗秸秆10.5万t,可使周边地区3万多农户受益。今年3月18日,一个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纯燃烧秸秆发电的示范项目在河北省晋州市开工建设,年燃烧秸秆约17万~20万t,发电量约为1.3亿kW・h,并能满足100万m2建筑采暖要求。三是建立生物燃料油产业。重点是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和能源植物的规模化种植。生物质是唯一可以直接转换为生物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2005年全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约为3000万t。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在试点的4个省燃料乙醇年产量达到102万t,目前已发展到9个省销售车用乙醇燃料。但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是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原料供应没有保证,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从长远看,我国必须解决原料替代问题,走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的路子。为扩大乙醇原料来源,国内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并已在黑龙江、山东、新疆、天津、内蒙古等省区进行了甜高粱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甜高粱是一种高能作物,是二十一世纪最佳的生物质能源。另外,甘蔗、木薯、甘薯也是制取燃料乙醇的生物原料。国家林业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查明的油料植物有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就有154个种。这些植物分布广,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燃料油原料基地的乔灌木树种有30多种,如漆树科的黄连木,无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续随子、麻疯树,山茱萸科的光皮树等,这就为我国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主要生产工艺分为化学法、生物酶法和超临界法。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率来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美国以大豆为主,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以油菜籽为主,而日本则以消耗食用油所产生的废油为主要原料。我国则应重点研究以可再生的含油能源植物为原料来制备生物柴油。

■转载自《新华社》 2006-06-01

72

国内电力科技信息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总11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