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基聚硅氧烷

氨基聚硅氧烷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核一壳结构的存在。 并研究了聚有机硅氧烷分子结构对硅丙乳液性能的 影响,结果表明:当聚有机硅氧烷大分子上的烷基 与乙烯基的量之比为15—17:1时,硅丙树脂有较 好的耐紫外线性能和机械性能;聚有机硅氧烷的摩 尔质量为5000--8000g/mol时,硅丙树脂综合性 能较好。聚有机硅氧烷用量为18%时,硅丙乳液 的失光率最低、耐候性最好。 有机硅改性VAc/BA/AA 共聚乳液胶粘剂(中国山东)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研究了预乳化工艺、乳化剂 体系、PVC及改性共聚单体对乳液性能如粘接 强、耐水性等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用量为 单体用量的2%一3%、PVA加入量占水相的6% 8%及加入适量BA、AA可使乳液胶粘剂的综合 性能优异。 2一氯一6一氟苯甲醛 通过鉴定(中国山东) 山东省龙口市龙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出 2一氯一6一氟苯甲醛。近日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 产品鉴定。 2一氯一6一氟苯甲醛是重要的有 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氟氯青霉素等高效抗 菌类药物。在农药领域,该产品主要用于杀菌剂类 产品的生产。因该类杀菌剂具有超高效、低残毒特 点,因而被许多国家确定为杀菌剂的换代产品,应 用前景广阔。 有机硅溶胶(中国上海) 直以来,有机硅溶胶被日本snowtex公司所 垄断,国内各需求商家均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 求。通过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 研究所,硅溶胶研发部门在已有产品基础上,成功 开发出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的系列有机硅溶胶。 
该产品主要用于特种涂料、黏合剂等行业。 

GE在上海建全球研发中心(美国GE)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宣布,将于2003年 
前在上海建成并运营“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 
中心”。 
这将是GE世界第3家、海外第2家全球性研 
发机构(另一家海外研发中心在印度)。 
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位于张江高科技园 
区、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一期占地4.7万 
平方米)的GE中国研究发展中心, 
将把GE各业务部门目前在中国的研发力量集 
中起来,其中包括现有的GE全球研发中心上海 
部、GE塑料集团、有机硅集团和照明集团的中国 
或亚洲研发中心。 
投入运营后,将有来自全球的400名研发人员 
在此工作。 
研发中心的短期目标是整合GE各业务部门在 
中国的研发力量, “为人才提供跨领域跨行业的发 
展机会,并为GE的员工和客户提供与技术相关的 
培训。” 

氨基聚硅氧烷(中国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 
B一氨乙基一 一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原料 
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和促进剂作用下,低温开环共聚 
制得一系列不同氨值、不同粘度的氨基聚硅氧烷。 
基最佳合成工艺为:反应温度90℃,催化剂用量 
0.1%一0.14%,促进剂用量1%,反应时间6— 
8h。带苄基二甲基 一硅丙基氯化胺侧基的聚硅氧 
烷中科院化学所黄作鑫等采用 一氯丙基甲基硅氧 
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N,N一二甲基苄基胺 
的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标研究表明,明铵化反就在反 
应初期基本遵循二级反应速率定律,提高反应物浓 
度、采用与反应物有适当相溶性的高极性溶剂及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4 
高反应温度元气能加速季铵化反应。 

线性聚合技术制备氨基硅油(中国上海) 
上海日用化学研究所利用摩尔质量分布很窄的 
线性端基聚二甲基硅氧化WS一62M代替D 与氨 
烷基硅烷在80℃、真空下进行酯交换,相同温度 
下用KOH作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氨烷基分 
布均匀、无杂质的氨基硅油。解决了用D 作原料 
时,由于存在D 一D。 杂质及氨烷基分布不均匀影 
响整理织物柔软效果的问题。 

水性有机硅系防水剂(中国上海) 
上海大学以烷基氧基硅烷为活性配料,在乳 
化剂、水及其它助剂的存在下,通过预乳化、乳 
化、pH调节等过程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防水剂;产 
品性能符合冶金部建筑研究院有机硅防水涂料的标 
准。具有防水性优良、保色、透气、渗透性好、耐 
候性好等优点。 

耐辐照苯撑硅橡胶(中国上海)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研究了配方对苯撑硅橡胶 
耐辐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撑硅橡胶宜以 
双“2,5”与过氧化苯甲酰并用作为硫化剂,气相 
法白炭黑及金属氧化物对其耐辐照性能影响水大。 

东海硅微粉厂产能效益居 
全国同行首位(中国江苏) 

20多年来,江苏省东海硅微粉厂坚持不断研 
制开发微硅粉,填补了我国硅微粉生产空白、生产 
规模,产品品种不断增长,成为国内最大的硅微粉 
生产企业。 
2001年东海硅微粉厂生产硅微粉8000吨,比 
上年增长30%以上;缴纳税收达130万元,比上 

OluNE INFORMATION 
年增长40%,其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 
之首。 
随着化工、电子等行业对硅微粉的需求增 
长,海硅微粉厂加大技改和新品开发力度,仅 
2001年用于技改投入就达100多万元,使产品增 
至9个系列30多个品种。 
为拓展海外大市场,加速经济国际化,东海 
硅微粉厂于去年与其它公司合资6000万元,计划 
于今年春季开工建设年产2万吨硅微粉生产线,以 
期成为全球最大的硅微粉生产企业。 

硅橡胶对金属的粘接性能(中国江苏) 
南京第l4研究所研究了四乙烯基硅烷和四烯 
丙基硅烷对提高HTV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 
果发现,掺人法的效果比表面处理法好得多。为了 
提高表面处理法的效果,合成了两种新化合物, 
B一三乙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一三烯丙基丙 
基三甲氧基硅烷。另外,还通过加入三烯丙基硅烷 
和甲基二烯丙基硅烷合成了两种新型加成型硅橡 
胶,并对基与金属的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它 
们对多种金属均具有较好的粘接性。 

酚醛一有机硅氧烷接枝的 
相容性及表面性质(中国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对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相容性 
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用动态力学法测定其玻璃 
化转变温度来研究改性树脂的相容性。根据接触角 
测定值,由调和平均方程对固体高聚物表面性质进 
行了计算。 

新钢成功研制纳米二氧化硅(中国江西) 
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 
展非钢铁产业。近日,该公司2001年度重大科研 
项目之一——纳米二氧化硅中试项目经过一年的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