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之《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E、 遵守法律、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
1、 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组织和个人
2、 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
3、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它形式 (推定形式——默示合同 )
4、主要条款:
A、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 标的
C、 数量
D、 质量
E、 价款或者报酬
F、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G、 违约责任
H、 解决争议的方式
5、条款中注意的问题:
A、 任何一个条款,必须清楚、明确、准确
B、 合同标的的种类: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劳务、工作成果
C、 质量条款:国家有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
D、履行地点:买卖合同中,买方提货的,履行地为提货地 ;卖方送货的,买方收货地为 履行地 ;履行地的相应一级法院有管辖权。合同履行地:购销合同中当事人对交货地点没有 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 ;加工
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财产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 ;因保
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 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 由被告住所地或者 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
E、解决争议的方式: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不约定 ;如果通过其它途径解决争议的
应在事先 (合同中 )或者事后 (争议发生后 )约定
6、 格式条款:
A 、不能加重对方的义务或减轻自己的义务
B、 不能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使用通常的解释 ;如不能
作通常的解释,则对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使用不利的解释
C、 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7、 要约:
A、 条件: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是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B、 要约邀请不是要约,但是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C、 生效:到达主义
D、 撤回:发出后、生效以前 (到达以前)或同时
E、 撤销:生效后。两种要约不得撤销一一确定承诺期限或明示不可撤销的、对方有理
由认为不可撤销并已经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
F、 失效:对方否认、要约人撤销、对方在承诺期限内未作表示、对方提出反要约
8、 承诺:
A、条件:收要约人作出、对要约人作出、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在有效期内作出 (案例:
某学校向商店要求购买 25 寸彩电, 要求送货上门, 货到付款 ;商店讲, 给 19 寸的彩电如何 ?
学校不作表示,商店将彩电送上门,并要求付款。问:学校有权拒绝收货并拒绝付款吗 ?回
答该问题的关键是:合同成立吗 ?合同成立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作出承诺吗 ?) B、方式:通知(口头、书面)、行为或其它形式 C、期限: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作出 ;如果要约中未规定期限则适用如下原则一一对话 方式,即时作出 ;非对话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
D 、生效:到达主义
E、撤回:到达以前或同时
9、 合同成立的时间:
A 、承诺生效时
B、 合同书,签字或者盖章时
C、 信件、数据电文,并要求签订确认书的,在确认书签订时
D、 应采取书面形式,但未用书面形式,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E、 采用合同书形式,签字盖章以前,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10. 合同成立的地点:
A、 承诺生效的地点
B、 数据电文形式,收件人的主营业地点或经常居住地
C、 合同书形式,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
11 、缔约过失责任:
A、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
B、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时事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C、 其它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有上述行为,导致合同不成立并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2、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
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三、合同的效力
(一)基于“效力”标准对合同的分类
1、 有效合同:必须履行,否则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 ;
2、 无效合同:法律不承认,不保护,当事人不得履行 ;正在履行,应终止履行 行完毕,应将财产恢复原状 ;因为履行无效合同而给对方、第三人、国家或者社会公众造成 损失的,将带来惩罚性的后果 (如赔偿损失 );
3、效力待定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无处分权人处分他 人的财产 ;已经履 4、可撤销的合同: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合 同
(撤销的法律效力:合同未被撤销,则有效 ;如不被撤销,则有效 )
(二)无效合同的法律标准: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可撤销的合同:
1、法律特征:被撤销前是有效的、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的形式来实现、合同 的变更可撤销应由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作出 ;
2、合同的撤销不影响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 ;
3、撤销权行使的期间是一年。
(四)效力待定的合同:
1、法定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追认的时间是 1 年 ;
2、在追认的期间内如果未作任何表示,视为否认,合同无效。
(五)合同生效的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
2 、意思表示真实 ;
3、不违反法律厂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的履行
抗辩权
1、同时履行的抗辩权:
A、 互负债务的,无先后履行顺序的,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有权拒 绝履行的要求 ; B、 条件:必须是双务合同;当事人约定应同时履行的合同 ;双方的债务已到清偿期;有对 方未履行或未适当履行的证据 ;对方有履行的可能性 ;
C、 效力:暂时阻止对方请求权的行使,并非终止合同 ;对方履行合同后,自己的抗辩权 就消灭 ;一方正确行使抗辩权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责任由对方承担。
2、 后履行抗辩权:
A、 互负债务的,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当的,后履行一方有 权拒绝对方的履行要求 ;
B、 条件: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有先后顺序;应当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 ;抗辩权 的行使人是后履行一方 ;
C、 效力:暂时阻止当事人的请求权。
3、 不安抗辩:
A、 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有证据证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 对方未提供担保前,可以中止履行 ;
B、 条件(法定事由):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丧失商业信
誉;其它情形 ;
C、 适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
D、 效力:中止合同的履行、解除合同
保全措施
1、代位权:
A、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的债权 (对第三人享有到期的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
B、 债务人的这一行为给另一合同的债权人的到期债权造成损害 ;
C、 债权人可通过诉讼程序,通过法院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代位权的
限制:同一债权不能重复行使代位权 ;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无优先受偿权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 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2、撤销权:
A、 合同的债务人 放弃自己的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 财产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非善意第三人 ),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 债务人的行为,撤销后,债务人的行为归于无效——取得财产的对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
B、 溯及力: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自始无效 ;
C、 时效和期间:撤销权的行使时间是 1年(与合同撤销的时间相同);除斥期间是5年。
D、 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五、 合同的变更 (协议变更 )
1 、时间:生效以后,履行完毕以前
2、原因: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
3、 限制:A、主体不变(如果主体变更则为合同的转让 )B、合同的性质和标的不变
4、 方法:协商
5、约定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
六、 合同的转让: (事实上就是合同主体的变更 )
1 、合同权利的转让:
形式:合同权利的全部转让、合同权利的部分转让
效力: 合同的权利全部转让的, 原合同关系消灭, 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成为新的 债权人 ;合同的权利部分转让的,原合同关系不消灭,受让人和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 ;债务
人对让与人享有同期或到期债权的, 可以抵消 ;债务人对债权人 (让与人 )的抗辩, 可以向债权
人主张。
从随主:主权利转让的,从权利也随之转让 (从权利专属于原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
不得转让的合同:
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 (基于身份关系订立的合同——抚养费、 赡养费等 ;基于信任关
系订立的合同——委托合同、赠与合同、接受特定的医疗服务 );
根据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
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涉及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程序:无需经原债务人同意, 但应该通知债务人。 通知不得撤销 ( 经债务人同意的除外 );
2、合同义务的转让: A、 种类:合同义务的全部转让、合同义务的部分转让
B、 效力:全部转让 新的债务人取代原债务人,承当全面履行义务的责任,享有全 部的抗辩权 ;从债务也转移 (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部分转让——新债务人假如到原债 务中,与原债务人共同承当债务。
C、 程序:债务人应当通知债权人,并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否则不发生效力。
3、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
A、 程序: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一方应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
B、 限制性的规定:不得转让法律禁止的权利 ;
从权利一并转让 (专属于自身的除外 )不影响债务人抗辩权的行使 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的,可以主张抵消必要时办理批准、登记手续。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终止 (合同的消灭 )
(一)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 (法定事由 )
1、履行终止 2、解除 3、抵消 4 、提存 5、免除 6、混同 7、其它
(二) 合同的解除
1、 种类:协商解除、法定解除 (单方解除、通知解除 )
2、 约定解除:
(1) 、协商解除:A.时间:合同生效后,履行完毕之前 B.程序:协商一致 C•限制:不能
违反合同成立的条件、不能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2) 约定解除权:A.即约定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
同B.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必要时(法律规定)要经有关部 门的批准。
3、 法定解除: (1)时间:合同生效后,履行完毕以前 (2)解除权的行使者:合同中的任
何一方当事人 ⑶法定事由: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B.履行期限届满以前,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一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义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或者由其它违约行为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