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l期 2014年3月 邢台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VO1.29.No.1 Mar.2014
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
——以河北省平乡县幸福院为例
祁麟,李红,窦孟朔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农村养老难问题的分析,来探究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邢 台市平乡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具体阐述了平乡县互助幸福院建设及实际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互助养老模式的优 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对策。老有所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互助养老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老有所养 的一种有效形式,特别是针对留守老人的养老具有不错效果,同时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 专项资金支持 此外农村养老模式的创新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些模式不可照搬。 关键词:农村养老模式;互助养老;平乡县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4)01—0015—04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农村养老问
题日益凸显。由于城乡差距以及社会结构、家庭结
构的变化,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
战,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待完善。因此,探
究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体制与模式成为建设和
谐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农村养老模式创新的背景 (一)老龄化趋势及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难题
1.老龄化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人
口中6O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O%或65岁及以
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该国或地区就属于人口老
龄化的国家或地区。截止2Ol2年,世界60岁以上的
老年人口达到8.2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045。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几乎世界上
所有的国家都已经或正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
最多的国家。根据我国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O1 3)》,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
到1.944L,比上年增jJu891万,占总人口的14.8%。
2O5O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4L,约占总人口的
25%,届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与其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历程相比,中国具有
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
绝对数量增长较快,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经 济发展的速度。未富先老的国情、生育率偏低、人
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
重大隐患。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入口基数大、
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
未富先老的国情与家庭结构小型化叠加在一起,养
老问题异常严峻。我国老年人口中约有75%居住在 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使得农
村养老面临一系列难题。 2.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的功能逐渐弱化
家庭养老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一直是我国农
村地区应对养老问题的主要手段。目前中国社会传
统的大家庭结构在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421
家庭”、 “空巢”家庭等,一对年轻夫妇同时赡
养四位老人甚至更多,他们将承担巨大经济和精神
压力。与此同时传统道德规范对子女养老的约束显
得越发脆弱,有些人或许不能完成赡养老人的义务。
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老年人留在农村,农村留 守、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化的加快使土地大量减少,失地农民增多。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失去了土地,连生存都成
问题。即使土地被征收时农民得到了补偿金,可补
偿费用偏低,对于一直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技能的
农民,他们的养老问题更为迫切。 3.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在农村的局限性
机构养老是指以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
社会机构作为养老场所,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
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照料职能的养老
模式。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老年人对机
构养老的需求日益强烈,但机构养老还不能成为中 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主要选择。因为目前大部
分农村并没有建立养老院,即使建立了养老院,以
村镇的经济能力也无法保证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转,
因此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是比较高的,在农村多数家
庭承受不起。同时中国有“养儿防老”传统,不到
迫不得已,儿女都不会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而且现 存的少数农村养老机构中养老设施和管理人员的素
质都有待提高。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人住在自己的家里,
[收稿日期]2013—1卜05 [基地论文]“河北省当代中国民生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系列研究文章. [作者简介]祁麟(1972一),男,河北平乡县人,邢台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 16 邢台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依靠所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取医护、家政、 餐饮、娱乐以及精神慰藉等服务,并相应承担一定
服务费用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具有综合优势,
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但是由于农
村经济相对落后,医疗事业发展不完善,缺少专业
的养老护理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政府
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并没有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局限性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新农保的实
施对于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农
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
有重大意义。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福利功能弱,资金链短缺,有关的政
策、法规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诸多原因导致新 农保还不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二)互助幸福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兴起
十七大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之一,提出了老有
所养的民生目标,有力促进了养老事业的发展。互 助养老就是近年来河北农村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养老
模式。2008年,针对独居老人、留守老人的集中养
老问题,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建成第一家“互助幸
福院”,遵循“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
政府支持”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集体
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养老新模
式,即:村集体利用本村闲置学校、厂房、办公室
等改建成互助幸福院供老年人免费集中居住,并承 担水、电、暖等日常开支;老人生活可以自理,吃、
穿、医等费用由子女负责;老人们自己做饭,他们 之间互相照顾,不设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肥乡县
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低成本、
覆盖广的互助养老之路,被河北省民政厅确定为 “幸福工程”在全省推广。2O11年民政部长李立国
到肥乡调研考察互助养老模式,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称肥乡的创新做法“为全国趟出了路子、做出了表
率”。此后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这种 养老新模式。
二、平乡县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情况 国家民政部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已经被实践
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的、政
府有支持条件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农村养老模式
的创新必然需要与其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为了详细了解这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情况,
笔者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
(一)平乡县互助幸福院的建设情况
平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全县辖341镇4个乡,
1个管理区,253个行政村,总面积4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 3万亩,是综合型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2 万,其中老年人口达4万,农村养老问题是政府面 临的一大难题。 据平乡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平
乡县启动了首批604-“幸福院”示范建设工作,截止
2012底年金县2534-村中有106个已建起互助幸福院,
覆盖率超过省定目标504-百分点。资金扶持方面:
对入住在2O人以上的“标准型”幸福院,按每院2万
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对入住10人以上的“普
通型”幸福院,按每院5千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
对建成运行的互助幸福院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根
据实际入住率,每年给予每张床位不低于12oN的
运营补贴。社会各界对互助养老也积极捐助,2O12 年平乡县工商业联合会为互助幸福院捐赠了大量空
调、洗衣机等物资。
(二)互助幸福院的基本运行情况
村级互助幸福院基本都是利用村里闲置的学校、
厂房、办公室或租用民房等加以改造,配以基本家
居用品,每个互助幸福院都有少至五六张多至十几 张的床位。老人自愿入住,儿女同意并申请即可。
老人自带油、米、面等一起做饭,花费很少,水电
暖等费用由村里支付,老人们住在一起相互照顾, 不需要专门的服务人员。入住的老人基本都七十多
岁,生活可以自理,老人们来去自由,相当于家门 口养老,入住的老人都比较满意。互助养老消除了
农村人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留守老人的生活有了
基本保障,老人有什么突发疾病可及时告知子女,
子女能够安心在外工作,过年过节回家再把老人接
回家团聚。
平乡县夕阳红敬老院2O11年成为平乡县首家村
级互助养老幸福院试点,也是幸福院中运行较好的
一家。院长赵群江是一名残疾人,敬老院是他几年
前自己筹资建起来的,开始接收附近的留守、孤寡
老人。赵院长跟我们介绍,目前幸福院住了19位老
人,天气暖和以后可能还有更多老人住进来,床位 可能不够。赵院长夫妇和老人们吃住在一起,照顾
着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时刻需要看护,但是他们没有多余资金请专业护理
人员,忙不过来都是叫家人来帮忙。目前资金困难
是敬老院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互助养老模式分析
1.互助养老的优势 成本低是互助养老最大的优势,村集体利用农
村闲置房屋改建成幸福院,避免修建养老机构等大 量的基本建设投资。政府为幸福院配备集体生活用
品,每年拨出一定的补贴来保证互助幸福院的正常
运行,比住养老院更实惠。
互助养老还满足了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老人们
都是本村人,相互了解,他们之间能充分交流、相
互照顾,同时避免了在家里因观念、生活方式不同
和子女之间产生摩擦纠纷。互助养老也使外出打工
的儿女们放心。老人住在幸福院,孩子们看望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