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个问题.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个问题.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个问题
所谓刑事证人是指凡是知道刑事案件情况,并能辨别是非、正确
表达意志的人。所谓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指刑事证人在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过
程中,出席法庭,当庭陈述和回答本人知道的案件事实。它是公民的一项法律
义务,也是法庭查明案件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
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案件质量的手段。
为此,明确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意义,认识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
性,确保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推进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并落到实处有重要
作用。 一、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意义。 早在五十年代,董必
武同志就提出“公开审判是审判活动的中心”。公开审判就在于将法院审判活
动的全过程公置社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既增强了法院审判案件的透明
度,又有利于广大群众对法院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法院开庭审判的目的就
在于查清案件事实。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主要是对证明事实的证据的认证。
证据只有在法庭上经质证,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证据在法庭上
出示质证,是整个庭审活动的中心。而证人证言是被应用得最为广泛、最为普
遍的证据之一。证人因思想文化素质,与当事人的关系,与案件处理结果的利
害关系等主客观因素,其证言的证明力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受诸多
因素的影响,证人出庭率相当低。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重
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责任心。证人出庭作
证,能够促使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更加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业务
水平,严格依法办案,并可以防止发生违法乱纪行为。证人当庭作证,在控辩
双方的质问下,法官对证据是否有效,依法当庭加以确认,并可当庭认证。一
方面可以避免法官使用证据的随心所欲;另一方面,要求法官依法认证。这就
使得法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由于认证的公开性,避免了法官使用证据
的偏面性,促使法官公正断案。 2、有利于全面核实证据,查清案件事实。
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仅宣读证人的证言笔录或鉴定结论,剥夺了被告人与证
人、鉴定人质证的权利和机会。法官往往也会疏忽有利于被告人一面的证据,
不能全面掌握案件事实。证人当庭作证,并经控辩双方讯问、质证,证人所反
映内容更加全面、客观,使法官能公正断案,正确定罪量刑,提高办案质量。
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仅仅是由公诉人宣读证人的证言笔录,也使必会影响到
法官在法庭审理中对该证据的认证,进而直接影响到裁判效果。 3、有利于
揭露犯罪。证人当面揭露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使案件事实公置于法庭,促使被
告人认罪服法,接受改造。使社会上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人认识到一旦犯罪,
必然留下证据,必然受到群众的揭露,难以逃脱惩罚,从而消除侥幸心理,不
敢以身试法;也可使已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主动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
4、有利于提高证人的法律责任感,增强其证言的证明力。证人出庭,在庄严的
法庭上,由法庭依法告知作证的法律后果,促其准确表达真实情况,从而提高
了证词的证明力。 5、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公
开审判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守法观念,扩大审判社会效果,从而减少犯罪
和预防犯罪。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无论犯罪分子怎么隐蔽和狡猾,都会被揭露
出来,受到应得的惩罚,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犯罪分子进行斗争的信心和积极
性。 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 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真实情
况,是刑事诉讼的中心。证人证言是主要证据的一种,是司法人员所使用的不
可缺少的,最广泛的证据。但证人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证言难免会存在
一定的偏面性。因此,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不仅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
要内容,而且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需
要。 1、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可以强化控辩职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法官
不能确定证人在法庭上所作证词的内容。公诉人为支持自己的控诉,就要积极
主张,积极举证,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存在。由于证人的出庭,辩护人与
公诉人双方就可以在平等的诉讼地位上对证人质问质证,主张举证。如证人不
当庭作证,双方就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失去反驳的机会。控辩将流于形式。
2、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原来“纠问式”转为“控辩式”审判方式的必然要
求。原“纠问式”审判方式是在法官经审查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以定
罪的前提下,才决定开庭。证据的出示由法庭包揽。实践中,证明犯罪事实的
证据也由法庭包揽,证据不足的由法庭补证后再决定开庭。控辩双方仅仅是对
一些量刑情节发表一些观点。而新刑诉法的控辩庭审方式,具有谁主张谁举证
的内含。所举证据必须在法庭上经对方质证。由注重审查实体转化为注重审查
程序,依法认证,确保控辩双方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新刑诉法规定控方只要
向法庭提供证据目录、证人名单等即可决定是否开庭,为公正审判提供了法律
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由控、辩双方申请到庭,充分体现了法庭中立的裁判者地
位,促进公正裁判。证人出庭作证,还可以提高法官司法水平,提高法官驾驭
庭审活动的能力。 3、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案件事实是证
据证实的事实。而一切认定事实的证据必须经庭审质证。证人证言是司法人员
广泛采用的证据之一。且证人证言最能反映案件的某些具体细节。因此,证人
出庭作证,不仅能查清案件的重要事实,而且还能查清某此量刑情节。 4、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需要。对一切案件的审判除有不公开审
判的原因外,一列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证人出
庭作证,不仅能增强合议庭人员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是将证人的证词置于旁听
群众监督之下,真实体现了公开审判的社会效果。 三、保证刑事证人出庭
作证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
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双方
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
证人作证,法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
律责任。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
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以上法律条文都规定了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
为证人出庭作证提供了法律依据。充分体现了在诉讼活动过程中,双方平等的
诉讼权利。为保证诉讼主体双方申请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提供了法律保障。
1、立法要明确 刑诉法虽然规定刑事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刑诉法第一百五
十七条又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可以宣读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该条的内
容与刑事证人应当出庭的规定存在冲突。这种冲突的内容,严重影响了证人出
庭作证的出庭率。因此,法律应当明确,不得有不确定的规定。当然,法律同
时要规定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法定情形。如证人的身体状况、、证人与当事
人系近亲属、被告人认罪案件等等。 2、证人的保护。 证人出庭作证,
是法庭查明事实的手段。在出庭作证前,对证明案件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