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机制的优化

浅议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机制的优化

2010.3(总第60期) 
浅议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机制的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素质教育、实施学校 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优化学校课 余体育训练?我们认为只有提高认识,形 成共识,加强指导,提供保证,才能使课 余体育训练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学校课余体 育训练的重要性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全面完成学 校体育基本任务的需要 学校体育的任务有四个基本点:一 是身心素质与体质水平;二是基本知识 和能力习惯;三是提高水平和输送人才; 四是品德教育与精伸培养。基于这样的 认识,湖南省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学突 课余体育训练的位置,在具体 【作中做 到“立足提高素质,着眼技术水平,形成 单项特色,落实人才输送”。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普 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需要 本校在课余体育训练上坚持普及与 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两个层次, 两项内容”:一是校运动队以体现“小型 单项,基层为主,勤俭节约”原则的学校 体育竞赛为主;二是班级代表队以培养 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骨干,举行每学期一 次的全校体育运动会为主。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开展学校体 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本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以课余 体育训练为主阵地,对学校体育的认识、 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创办特色学校等方面 进行了研究。 二、必须坚持学校课余体 育训练的原则性 李子立 1.发展的全面性 本校在业余运动队训练中,从实施 
全面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出发,把精力集 中在正确处理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专 项训练i者的关系上,并把这三者相辅 相成的关系,最后统一到提高体育后备 人才的素质上,基本形成了“加强思想教 育,突出文化学习,强化专项训练”的系 列化、规范化做法,确保了全面发展原则 和方法的贯彻。 2.训练的科学性 为了防止和克服在课余体育训练中 出现经验主义、急于求成和短期行为,本 校在科学训练上提出要处理好四个关 系:统一要求和个体差异的关系;全面素 质和专项水平的关系;循序渐进和稳步 提高的关系;最终目标和阶段任务的关 系。每个教练员均嗣绕处理好这四个关 系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 训练计划,多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责权利统一性 本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四个基本 做法:一是由教练员参与选材;二是教练 员依据学校提出的目标训练;三是改革 奖励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四是实行教练 员竞争带队制。以上四条基本做法的实 施,把教练员的职、责、权、利统一起来, 把工作态度、具体工作、实际效益作为衡 量教练员责任的主要内容,作为教练员 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的主要依据,在课余 训练中有效地落实了教练负责这一原则 和方法。 三、充分发挥学校课余体 育训练的能动性 1.人尽其才与物尽其力相结合 足够的一定质量的师资是学校体育 工作的保证。本校共有16个教学班,专 职体育教师4名,他们在上好体育与健 康课、组织好广播体操的同时,还兼带运 
动队训练。本校十分注重体育教师队伍 
建设,不仅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讲学,而且 
不惜代价派出学习。本校体育教育在质 
量和数量的统一上,基本上适应学校体 
育特别是开展课余训练的需要,体育器 
材的配备完全达到上级要求。 
2.硬件与软件协调配合 
本校现有2个水泥篮球场,4副炮式 
篮球架,1座近400平方米的室内球场,1 
个田径场,2条健身路径。其余体育设施、 
设备基本上达到了市级示范学校的要 
求。本校还添置了有关训练光盘、图书等 
方面的资料,以保证课余体育训练正常 
进行。 
3.奉献与奖励相结合 
从事课余体育训练需要奉献精神, 
同时也要建立起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 
结合的激励机制。多年来,本校一直实行 
奖惩制度,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者 
均给予奖励,对在省级上获奖归来的代 
表队,均要举行庆功会,给各级领导报 
喜,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 
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与体 
育课教学、活动课、体育达标、体育竞赛 
是相辅相成的,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今 
后的课余训练中,我们将认真学习,积极 
探索,大胆改革,不断总结,为完成各项 
体育训练指标任务而努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三阳港镇 
中学) 

作者简介:李子立,男,湖南桃源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