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物理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
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作引探。因为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
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
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
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那我们应该怎样尝试来改革
实验的教学方法呢?
一、实验录像,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的法宝
在现代教育技术还未进入学校教学活动之前,物理实验的复习,
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去回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规律,
学生很难再见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因为时间不允许把一学期、一
学年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实验再做一遍给学生看。但是,利用实
验教学录像,却完全可以让学生在3至5小时内,完整地观看一些物
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这种既具直观形象,又具系统概括的电教手段,
通过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回忆老师讲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
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过程删去,利
用慢放、暂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复习重点、难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
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
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
高技能。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传统的方法所不能及的。
二、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
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
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
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
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
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
化、制度化。
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
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
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青少年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
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
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
品质。只有使学生对这门功课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
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法就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找出
规律来。观察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楚在实验
中必须观察到的现象之后,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
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磁
力。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到运动电荷在电场中形成电子束的
形状是一条直线;然后,将马蹄形磁铁放入电场中,让学生回答观察
到什么现象?学生们一起回答;“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通过观
察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
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
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
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
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
“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
“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
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
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
中加以讲评。
五、引进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土壤,但也不可低估情感对创新的作用,要
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
可以转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激情。
通过对众多物理学家的介绍,如法拉第的十年心血,第谷一生奉
献,伽利略的不畏权威,歌白尼的舍生取义……,使学生懂得科学发
展的历程是曲折的,过程是艰辛的,进程是美好的,从而在实验中养
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
假”,不凑数据,不敷衍了事,切实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总之,重视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是《标准》的要求,是培养
祖国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造就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必由之
路,利国利民利校利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