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2011年1O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http://ysy1.bgrimm.cn) ・ 31 ・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 1.10.009 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常耀超,刘大学,王云,余群波,韦其晋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70) 摘要:某含砷、锑金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42.79 ,采用常规焙烧一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48.22%, 而采用碱浸一两段焙烧一磨矿一氰化工艺金浸出率达到了86.3 。同时锑脱除率达到了96.6 ,也可 作为产品外售。 关键词:含锑砷金精矿;碱浸;焙烧;氰化 中图分类号:T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45(2011)10 0031—03 

Gold Extraction Process Study on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with As and Sb Content 

CHANG Yao—chao,LIU Da—xue,WANG Yun,YU Qun—bo,wEI Qi-jin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The gold extraction recovery from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 with As and Sb content using cya— nide leaching process is only 42.79 ,and it can be raised to 48.22 using roasting—cyandiation process. The gold recovery can be improved further to 86.3 by antimony removing with sodium sulfide,followed by roasting,milling and cyanide leaching process,while antimony removal rate reached to 96.6 ,antimo— ny can be sold as by—product. Key words:Gold refractory concentrate with Sb,As content;Basic leaching;Roasting;Cyanide leaching 

山东某金精矿属于微细粒浸染型含锑、砷复杂 难处理矿,采用直接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为 42.79 ,之所以难以用常规的提金方法提取,主要 是因为这类矿物中含有砷、锑、硫、有机碳等有害元 素,而金呈微细粒浸染型的形式浸染在整个矿体中, 一部分嵌布在硫铁矿物中,另一部分浸染在碳酸盐、 硅酸盐、云母等矿物中。针对该矿样含锑、砷的复杂 难处理特性,采用预先碱浸,再两段焙烧一磨矿一氰 化提金工艺,取得良好效果。 1 试验物料 金精矿含Au 53.75 g/t、Ag 10.81 g/t,其他主 要成分含量(%):As 5.57、Sb 8.54、C 1.21、S 13.60、Fe 15.33、MgO 1.43、CaO 2.8O、SiO2 作者简介:常耀超(1979一),男,河南开封人,硕士 35.58。可见,此矿为高含锑、砷的复杂金精矿。物 相分析表明,单体及裸露金较少,硅酸盐包裹金达到 了4.19 g/t,碳基本以无机碳酸盐形式存在。金精 矿粒度一0.074 mm占81 ,真密度2.524 g/cm。, 堆密度1.78 g/cm。。 

2 试验内容 2.1工艺选择试验 对该金精矿进行了各种工艺试验,并对各工艺 方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1。所有焙烧试验均 在马弗炉中进行,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5 h。 氰化浸出液固比1.5:1,pH一10~l1,时间48 h。 碱浸条件:NaOH 20 g/L、NazS 3O g/L、温度30℃、 液固比1:1、时间30 rain。 ・ 32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http://ysy1.bgrimm.cn) 2O11年1O期 表1不同工艺方案对比试验结果 Table 1 Comparison results for different process 

由表1可见,碱浸一焙烧~氰化浸出为最佳工 艺方案,因此下一步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参数条件试 验(碱浸温度、碱浓度、浸出时间、焙烧温度等),提高 有价金属回收率。 2.2碱浸温度对锑浸出率的影晌 碱浸条件:时间30 rain、Na S浓度60 g/L、 NaOH浓度20 g/L,试验结果见图1。 

更 、 斟 

丑 

黎 

图1温度对锑浸出率影响 Fig.1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b leaching rate 由图1可见,随着浸出温度的提高,浸出率有所 降低。因为温度越高,硫化氢越易从溶液中逸出,导 致硫化钠浓度降低;同时硫化钠也易被氧化为硫代 硫酸钠,导致硫化锑在硫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因此碱浸选择常温浸出。 2.3碱浸时间对锑浸出率的影响 碱浸条件:浸出温度3O℃、NazS浓度6O g/L、 NaOH浓度20 g/L,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硫化锑的溶解速度很快,3O rain 锑浸出率已达到88.65 9/5。由于浸出过程中生成的 络离子SbS。。一不稳定,易于离解,浸出时间越长,浸 出的锑反而沉淀回去,因此最佳碱浸时间为3O min。 2.4 Na:S浓度对锑浸出率的影响 碱浸条件:温度3O℃、NaOH浓度20 g/L、 浸出时间30 rain、浸出液固比1:1,试验结果见 图3。 

摹 、 瓣 

若 

氍 

装 ~ 斟 

号| 

箍 

图2时间对锑浸出率影响 Fig.2 The effect of leach time on Sb leaching rate 

图3 Na:S浓度对锑浸出率影响 Fig.3 The effect of Na2 S concentration on Sb leaching rate 

由图3可见,锑浸出率先随硫化钠浓度的增加 而增加,但到一定浓度之后,锑浸出率反而下降。这 是由于硫化钠浓度的提高,溶液的氧化程度增大,氧 化生成的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使硫化锑在硫化钠 溶液中的溶解度下降,从而引起锑浸出率降低。因 此,最佳硫化钠浓度为90 g/L。 由碱浸试验可得,碱浸对脱砷几乎没有影响,砷 浸出率仅1.86 左右,还需进一步考虑焙烧对脱 砷、锑的影响。 2.5焙烧对脱砷、锑的影响 将浸出温度3O℃、浸出时间30 min、Na S浓度 90 g/L、NaOH浓度20 g/L条件下碱浸的渣样烘 干,分别进行不同的温度焙烧试验,焙砂氰化浸出液 固比为1.5:1,pH为1O~11,氰化浸出48 h。不 同焙烧温度对脱砷、锑及金浸出率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见,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脱锑率提高, 但脱砷率降低,700℃后脱砷率稳定在76%~78 。 2011年1O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http://ysy1.bgrimm.cn) ・ 33 ・ 摹 ~ 解 

她 

图4焙烧温度对脱砷、锑及金浸出率影晌 Fig.4 The effect of roasting temperature on As and Sb removal rate and Au leaching rate 

金浸出率则波动比较明显,750℃下焙烧浸出效果 最好。这是因为低温焙烧时,毒砂及锑硫化物等包 裹体未能完全打开,而高温下(>800℃)尽管焙烧 脱硫、砷、锑效果较好,但矿样开始发生熔结,造成金 的二次包裹,不利于金的浸出。 由此可见,采用二段焙烧:一段弱氧化气氛脱砷 (550℃)、二段氧化气氛脱锑(750℃)是最佳工艺 选择。 但金的浸出率仍较低,根据矿样情况,对750℃ 焙砂进行细磨后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金浸出率 提高到85.3O%。考虑到磨矿成本,一般焙砂粒度 一0.038 mm达到9O 左右为宜__1]。 2.6碱浸一两段焙烧一磨矿一氰化试验 根据以上试验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全流程验 证试验。试验条件:碱浸液固比1:1,Na S浓度9O g/L(NaOH浓度2O g/L),30℃下浸出30 min,然 后过滤,干燥,浸渣于马弗炉中弱氧化气氛下550℃ 焙烧1 h,再在马弗炉中氧化气氛下750℃焙烧1 h, 焙砂振磨后氰化浸出,浸出液固比为1.5:1,pH为 10~11,吨矿NaCN用量5 kg,搅拌浸出48 h。氰 化渣含As 0.94 、Sb 0.25 、Au 9.34 g/t,As脱 除率86.7 、Sb脱除率96.6 、Au浸出率86.3 。 氰化渣的物相分析表明,金主要存在于硅酸盐和铁 矿物包裹之中。 3 结论 采用碱浸一两段焙烧~磨矿一氰化浸出工艺, 除锑率达到96.6 ,金浸出率达到86.3 。较常规 提金工艺提高了35.77443.51个百分点,同时锑作 为副产品回收,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3袁朝新,王云.含砷、锑、碳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提金 工艺研究E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3(3):32—34. 

(上接3O页) Do]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总公司教育局.铝电解生产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65—75. [11]朱苗勇,肖泽强.钢的精炼过程数学物理模型[M].北 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00—1lO. L12]刘奎仁.NdF。一LiF-Ndz0。系熔盐密度的研究I-J].稀 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0,12(143):7-10. [13]郑天仓.NdF。一LiF-Nd。O 体系黏度的研究[J].稀土, 2000,21(6):33—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