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社会化养老工作服务协议

社区社会化养老工作服务协议

××社区社会化养老工作服务协议

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本协议,内容如下:一、甲方根据市民政局[2007]3号文件《关于开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活动的意见》,将乙方列为本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乙方对此无异议。

二、甲方的提供的服务需遵守国家法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保证向乙方居民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

三、乙方接受甲方社区提供的关于居家养老方面的

服务并按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服务收费不高于日常定价。

四、甲方在接到乙方居民服务要求后需在小时时间内提供服务。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上级民政部门备案壹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年月日

志愿者志愿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志愿服务单位): 乙方(志愿者): 甲方作为由国家批准设立的公益组织,接受乙方作为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乙方自愿作为志愿者,为甲方提供无报酬的志愿服务。为保障双方目标顺利实现和达成,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北京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平等协商,在自愿、平等、诚信、合法原则下,达成以下一致条款,以资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志愿服务内容: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乙方现自愿申请作为甲方的志愿者,无偿为甲方提供志愿服务;甲方经审核确认乙方符合从事志愿服务条件,同意接受乙方申请。现结合甲方自身现实需求及乙方申请、自身专长及服务能力等服务条件,确认以下内容: 1、乙方承诺具备以下志愿服务条件: 积极参与公益项目活动,广泛联络海内外友好团体和个人,募集资金和物资,共同支持中国城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2、甲方同意并安排乙方从事以下志愿服务内容: 甲方根据其开展相关公益项目的需要,指派乙方以志愿工作人员的身份,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第二条志愿服务期限和所属项目组: 志愿服务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项目组名称: 第三条甲方权力与责任: 1、权力

1)有权按照自身需求和选用标准对乙方资质、服务能力及是否适合在甲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遴选和考查。 2)有权就志愿服务要求乙方提供真实的身份资料、证件学历及专长等证明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个人信息文件和证书。 3)有权按照自身的管理要求对乙方进行统一的注册登记,要求乙方给予相应的配合。 4)有权制定统一的组织计划和活动安排,对乙方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整体调配和管理。 2、责任 1)有责任应乙方要求对其作为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并向乙方告知与志愿服务内容相关的背景、目标等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及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可能的风险;有责任在本协议约定的志愿服务范围内为乙方从事志愿服务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 2)有责任在乙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保障乙方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并根据实际需要为乙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3)有责任对乙方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及时协助乙方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客观困难。 4)有责任以乙方志愿服务活动为基础,对外开展符合本机构宗旨要求的公益事业。 5)有责任对乙方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估,并依据乙方服务给予其相应的激励和表彰。 第四条乙方权力与责任: 1、权力 1)有权了解甲方概况及目前志愿服务需求状况,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志愿活动。 2)有权要求作为志愿者在甲方注册登记。 3)有权要求参加甲方基于志愿服务所进行的必要教育和培训。 4)有权要求甲方提供从事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和安全保障,并可请求协助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5)有权在志愿活动中,要求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获得尊重,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6)有权就志愿服务工作对甲方提出意见和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中社工的角色

社区居家养老中社工的角色 王壬 2012-10-15 14:12:51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京) 2009年7上期【英文标题】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 in the Community and Family Endowment 【作者简介】王壬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已成必然趋势。而机构养老又存在耗费资源多、建设周期长、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等弊端,无法满足多数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融合家庭养老与社会化为老服务的新模式,成为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 那么,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目前,我国的社区老人服务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提供并由街道居委会执行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对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生活困难老人的经济救济、日常上门巡视、义工服务、后事的操办等。但这些服务往往是补救性和救济性的,一方面,接受服务的老人只占老龄人口的极小部分;另一方面,老人在社交、心理方面的综合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为了更全面地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的需要,各地尝试将社会工作的元素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居家养老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那么,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可以起到

什么作用呢?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展开合作,尝试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引入社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分享。 个体层面的角色 老人需求的评估者 社工要准确、及时地评估老人的情况与需要,为开展服务提供依据。例如,某老人的一位老友不久前去世,这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从而引起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复发,造成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社工评估后,就从对老人的心理辅导入手,而不是简单地协助老人看病吃药。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老人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变化很快,因此不仅需要对老人进行定期的全面评估,还要在中间插入定期的复检和不定期的回访,以确保更准确地了解老人的情况。 对老人的评估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需要评估的项目复杂繁多。国际上一份完善的老人评估包括:个人基本资料、认知形态、沟通能力、听力、视力、情绪与行为形态、社交能力、日常独立生活能力评估(IADL)、自我照顾能力评估(ADL)、疾病诊断及病史、口腔与牙齿状况、居住环境检查、用药情况等。评估往往由社工、护士和医生组成的团队共同执行。整个评估涵盖了老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交情况,而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的。 生理上,随着身体的不断老化,疾病和身体的衰弱成为老人关注的重点,如

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

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 甲方:社区 乙方:,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甲方接受乙方作为志愿者到甲方所设社区中提供无偿服务,并签订以下协议: 一、服务处所、内容 乙方志愿服务的具体处所由甲方根据社区需要进行安排,服务内容为农村社区相关服务事项,具体服务事项由所服务社区的社区安排。 二、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一年,自201 年9月日起至201 年9月日止。 三、双方关系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是无偿志愿服务,乙方是志愿者而不是甲方的职员,甲乙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借调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 四、补贴 因乙方是无偿志愿者,甲方不向乙方发放工资报酬,不提供劳动、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待遇,但甲方每月发给乙方交通、生活、通讯等补贴,头6个月每月元,在此期间经考核确能胜任岗位服务的,从第七个月起每月补贴元。 五、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1、甲方为乙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与正式工作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对乙方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2、乙方服务期间,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应自觉遵守甲方及所服务社区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统一管理、安排和部署,按时、优质完成志愿服务事项。 3、协议期间,因乙方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害、损失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乙方个人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六、协议解除 1、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协议可以协议解除。 2、乙方自愿辞去志愿者身份并提前15天书面向甲方提出的,本协议解除。 3、甲方基于志愿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无需乙方继续提供志愿服务时,可提前15天书面通知乙方解除协议。 4、如乙方不服从甲方及所在社区管理,或无法按时按要求完成服务事项、不胜任服务岗位的,甲方可以提前15天书面通知乙方解除协议。 5、服务期间乙方因违反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因其它情况致使本协议书无法履行的,甲方有权随时解除协议。 6、乙方有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等与志愿者身份不相符的行为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协议。 甲方:社区乙方: 年月日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DS街老年人需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推测,直到21世纪末我国老年人的比例都将始终维持在30%左右。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满足老年人不想脱离原有熟悉环境的意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渡养老形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全市每个街道建立起由专业社工组合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尝试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专业社工引进居民社区。其中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属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街道之中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S街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辖内共设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331人,流动人口45490人。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并运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特别举办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项目,是广州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中产生的惠民工程。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大厅、青少年活动室、婚姻家庭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就业辅导室、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偶到服务区等区域。针对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开设了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志愿者培训与服务、文娱康乐七大服务平台。其中长者部的设立是针对DS街辖区内的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辖内60岁以上常住户口的老年人约2200多人,常住人口18600多人,即约占辖内常住人口的11%,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60-6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的比例高,占了总数的56%;70-79岁的占了总数的2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16%。中心运行一年之中主要着重于辖内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的摸底以及中心的宣传工作,长者部通过调查、探访、外展活动等方式对辖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了总结。 1、长者有健康维护的需求 目前DS街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长者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在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而有慢性疾病或重病大部分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 2、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退休对长者来说是新的开始,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长者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继续展现自我价值。由于许多长者过去忙于事业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难得闲下来,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好好享受生活,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安排。 3、社会参与的需要 长者有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探访中发现,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自文体运动,包括:太极拳、腰鼓、柔力球等,并参加到各种公益性的演出当中,这也说明了长者的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 4、社区照顾的需要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介入应从体制内“嵌入”和体制外“培育”两方面着手,体制内的嵌入要强调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如设置专业机构和岗位、对既有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而体制外的培育应强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吸引研究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以推动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内;体制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上已经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些农村社区也开始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建立了“一门式”或“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如浙江省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要建立1.5万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而山东省到2010年底,已有50%的行政村实现了社区建设全覆盖。可以说,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只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它主要解决了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及其人、财、物的配套问题,而随着社会管理的提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将由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等“硬”的方面转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及其制度实施等“软”的方面中来,而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大有可为。 尽管在社区建设的第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已有部分介入,如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些地方甚至开辟了社会工作岗位,并要求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同时鼓励社区工作者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力度和方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如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做法往往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套路,以命令、强制等方式来强调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手段不够灵活与多元,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回应能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因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社会工作的理念本身与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好的契合,能够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社区矫正、各种福利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优势(孙莹,1997;杨贵华,2011);社会工作组织的非营利性还有助于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更是能够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等。为此,在社区建设的第二阶段,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介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介入,需要很好地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路径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谈及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研究者们更喜欢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把社区与社会工作很好地契合起来。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大陆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并不是能够天然整合在一起的,因为社会工作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并不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它有“民主、参与、互助和自力的价值观(黄洪,2006),还有的学

志愿者协议书 (最新版)

衣恋“阳光家教”服务协议书 甲方:乙方: 姓名:姓名: 性别:年龄:性别:年龄: 地址:地址: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银行账户:银行账户: 为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支援服务精神,乙方现自愿申请为甲方的“阳光家教”提供志愿者服务。;甲方经审核确认乙方符合从事志愿服务条件,同意接受乙方申请。现结合甲方自身现实需要及乙方申请、自身专长级服务能力等服务条件,共同协商并确认一下内容: 1.服务条件 乙方承诺具备一下志愿服务条件: (1)衣恋阳光班毕业生;参加过3次以上自愿者活动的学生; (2)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具备提供服务工作的身体素质; (3)具有爱心、耐心、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4)无传染性疾病,无犯罪记录; (5)有参与服务的时间,具有志愿奉献精神。 2. 服务内容 (1)服从本项目管理组织的安排,自觉到指定的服务地点提供志愿服务;

(2)秉承自愿、负责的精神,确保及时、高效、优质的完成志愿者服务; 具体的服务内容为:无特殊情况下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为家访提供 “阳光家教”服务,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 3. 服务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每周2小时 4. 服务地点: 5. 家访权利与义务: 权利: (1)有权要求乙方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有权要求乙方孩子进行积极、正确的指导。 (3)有权对志愿服务工作对乙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义务: (1)有义务协助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2)有义务报销志愿者路费(30元以内)。 (3)有义务为乙方提供应有的服务证明。 6.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有权要求甲方协助解决志愿服务活动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2)有权拒绝增加辅导时间的要求,有权拒绝甲方赠予的物品或钱财。(3)有权要求甲方报销路费。 (4)有权要求甲方提供应有的服务证明。 义务: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5), 651-65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biz.doczj.com/doc/dc2901615.html,/journal/ass https://http://biz.doczj.com/doc/dc2901615.html,/10.12677/ass.2018.75100 A Brief Discussion on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and Aged Society Work in Guangzhou Yongyi Lu1, Peicong Ke2 1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18th, 2018; published: May 25th, 2018 Abstrac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is home-centered and community-based. It recruits specialized service as a major form, utilizes a var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provide socia-lized service for in-home senior citizens. This paper discussed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and illustrated the role of aged society work on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mbining with actually situations observed from on-site studies, the paper reveale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Keywords Home Care Services, Aged Social Work, Community Endowment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陆泳怡1,柯沛葱2 1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5日 摘要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社

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书(改)

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志愿者活动在我国逐步发展,目前其社会意义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和认同。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职员制活动中都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因此,我国各大高校日益加大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力度。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在大力提倡学校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潜心研究如何通过志愿者活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接班人,实现志愿者服务为志愿者本身、为高职院校、为社会同时创造价值。经过协商,我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与太原市杏花岭区巨轮社区达成一致决定,由我系志愿者到该社区中提供无偿服务,并签订以下协议: 甲方:太原市杏花岭区巨轮社区 乙方: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一、服务地点、内容: 乙方志愿服务的具体地点由甲方根据社区需要进行安排,服务内容由所服务社区安排。 二、服务日期: 每学期最少一次大型志愿者活动 三、双方关系: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是无偿志愿服务,乙方是志愿者而不是甲方的职员,甲乙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借调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 四、补贴: 因乙方是无偿志愿者,甲方不向乙方发放工资报酬,不提供劳动、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待遇。 五、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1、甲方负责乙方安全问题,如服务中出现意外事故由甲方承担一切医疗费用。 2、乙方服务期间,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应自觉遵守甲方及所服务社区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统一管理、安排和部署,按时、优质完成志愿服务事项。 3、协议期间,因乙方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害、损失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老年人口庞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亿增长到亿,比重将增加到16%,增幅高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缺乏等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并深受欢迎。 目前,我国内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以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从服务对象看,因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从服务环节与服务内容看,服务前评估不完善,简单的菜单式组合及资源短缺导致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服务人员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认同度低下,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从社会氛围看,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到位,难以链接、整合有效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老年社会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工作者便已投身到社区照顾当中。历史和现实经验均揭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工作组织直接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项目进行托管;二是由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招聘专业社工参与服务;三是依托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取得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相关资质,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四是兼职社工长期或短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和活动。 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社工往往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在日托服务中,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兴趣活动,为老年人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对日托所进行管理工作。在上门服务方面,社工多从事间接服务,如对助老员进行培训,并调解、处理冲突与矛盾。但目前,社工对某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设计的职能尚未体现出来。 在我国,虽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但这种介入实践并不广泛。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没有全面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情况和社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社会工作并未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整体运营。因此,将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完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停留在提供直接服务的层面,宏观层面的介入尤其薄弱,无法体现出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倡导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注重对服务对象评估、服务方案制订、资源协调和服务输出等方面,以实现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功能。同时,注重对老人家属的关怀,以缓解其压力、增强其技能、化解矛盾。中观层面,即从组织层面来说,主要可分为组织管理与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督导、自我评

志愿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福利院): 法定代表人: 乙方(志愿者协会): 法定代表人: 上述各方经平等自愿协商,签订本合同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协议目的 为向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落实“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弱势群体”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在构筑和谐社会,关注儿童未来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共青团爱心支教这一内容,志愿者协会与市 区儿童福利院决定以“爱心支教,关注未来”的八字方针为目的,对福利院儿童进行爱心支教,经协商,双方达成此协议。 第二条协议内容 1、甲乙双方在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的原则下进行合作;双方以“爱心支教,关注未来”为宗旨,由甲方提供福利院儿童作为爱心支教服务对象,乙方提供爱心支教服务内容。 2、乙方根据甲方需求,自行组建志愿者队伍,长期、固定的对甲方提供爱心支教服务。 3、甲方向乙方提供院方及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并协调、组织服务对象,乙方对甲方提供的隐秘内容进行严格保密。 4、乙方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性特点及事实情况,对症下药,确保有针对性的辅导。 5、乙方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坚持长期对院方提供志愿服务。 6、甲方根据事实需要,对乙方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7、乙方服务队伍负责对甲方的服务对象进行功课辅导、心理疏导及行为习惯养成的指导等内容。 8、乙方开展活动期间,甲方将根据需要对乙方进行一些协助,共同管理好服务对象。

9、当服务对象情况发生变化时,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并做好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的变更记录。 10、甲乙双方在工作过程中应随时保持联系,及时反应问题以协商解决,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1、本协议为一期有效,每期开学再由双方商定是否延续协议。 第三条其他 1、本协议一式二份,协议各方各执一份。各份协议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经各方签署后生效。 签署时间: 甲方(盖章):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地址: 乙方(盖章):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地址: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试论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老龄问题更为关注。其中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老年人问题。本文旨在探析老年人养老问题及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与社区照顾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社会政策社区照顾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在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联合国相关机构认为,在2020年到2040年期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从11.5%急剧升至21.4%。李浩等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及以上老年人VI将达 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①与瑞典、El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 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已经1—3万美元相比,②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未 富先老”的巨大养老压力。 养老问题,包括经济供养和日常照顾服务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血药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③从社会发展来看,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待机之间经济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 的是体现了供养双方精神上的互相慰藉,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代替的,这是家庭养老的优点所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人口流动的加剧,人的个人意识增强,传统大家庭的观念逐渐淡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家庭、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逐渐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是在此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等社区资源在内的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尝试,成为继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现代机构养老之外的第三种养老模式。 “本文将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界定为: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牛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居家照顾、H问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顺项目。包含两层涵义:①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②动员社区力量,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包括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RP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① 李浩:《浅谈养老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2007年第4期 ② 屠瑾:《社会保障基金的危机与治理》,《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志愿服务协议书

志愿服务协议书 丰台街道永善社区市民劝导队 志愿服务协议书 甲方:丰台街道永善社区党委、居委会 地址:丰台镇电报局街3号楼前平房 邮政编码:100071 负责人:电话:63846960 乙方(劝导队员)姓名:住址: 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职业或身份:固定电话:手机: 根据本人意愿,依据《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在自愿、平等、无偿、诚信、合法原则下,签订本协议。 甲方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组织乙方作为社区市民劝导劝导队员队伍成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乙方自愿作为市民劝导队队员,以社区是我家为理念,无条件、无偿地在社区进行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劝导队员条件 1、社区内身体健康,热心服务社区,建设美好家园的党员、群众和来京建设者,辖区单位和商户代表,且年龄在70岁以下(本人申请自愿继续参加的除外)。均可自愿报名 2、自愿加入劝导队,且具有无私无欲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影响带动身边人加入劝导队,并发挥作用。

3、能按时参加社区的各项培训及相关活动,自觉学习,不断适应劝导需要。 4、履行劝导义务,按时上岗,耐心劝导不文明行为。 5.、能够团结协作,言谈举止文明、友善,遇事冷静有耐心和责任心,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二、劝导内容 2、乙方作为劝导队员,认真完成以下劝导服务内容: 1、环境卫生:对堆放暴露垃圾、堆料堆物等的单位和个人督促劝其及时清理,宣传其危害。 2、市容秩序:对乱涂乱画,散发张贴小广告等进行劝导和清刷;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的商户商贩、对乱停乱放车辆的司机、在公共场所建筑物及树上牵绳挂物晾晒衣物等进行劝说和引导; 3、安全守护:对私搭乱建,乱拉电线、电线老化、堵塞消防通道、购买街头熟食等问题进行宣传劝导;宣传安全使用水电气,注意防火防盗。 4、市民行为:对乱吐乱丢、乱倒污水、践踏、攀折花草树木;吵架斗殴、不文明养犬等行为进行正面劝导。 5、应急帮助:对问路、找公厕、找医院等人提供帮助,调解邻里矛盾等 三、劝导志愿者活动的组织 5、甲方有责任对乙方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及时解决乙方作为劝导队员在服务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项目名称: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 (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 一、背景 (一)社会背景 目前,社工为老服务在中国社会中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老龄化社会问题在城市社区尤为突出,老年人在退休后由社会走向家庭,大部分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角色的转变容易使他们出现心理失衡,其心态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所笼罩。社区作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支持远没有达到他们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面临被忽视的境地。虽然一些社区老年人已经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小组,在同伴群体中有着较强的示范和影响力,但是现阶段老年人自发的活动小组往往都是活动单一,持续性不强,没有针对性,不能全面的发挥老年人的潜力。“社区长者乐有为计划(群体性积极老龄化的社工为老服务介入)”既是针对这种现状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依据社会学中社会群体理论、小组动力理论等为依据,选择环市镇街下属的五福社区、天龙社区以及丰雅社区为服务站点,通过组织老人志愿小组、兴趣小组、支持小组,发挥老年群体间的影响力,促进服务对象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提高自主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应对身体、心里等变化的能力,促进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探索社工介入为老服务的老年人群体积极老龄化经验。

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简介 “龙腾”的项目名称源于英文long——time care (意指对老年人的长期照顾),龙腾寓意老年人活跃的精神,现代生活中老年人更是社会不可忽视的智慧宝库,二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掘和推广。随着中国社区文化建设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助老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 发掘老年人精英,运用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滚雪球效应,通过社工专业化的小组、社区工作介入,发掘至少10中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并找到带头人,组织5个兴趣小组,20人的老年人志愿服务队;并将老年人的才能整理归类,在3个社区中宣讲;增强老年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服务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协助其实现社会价值,实现“长者乐有为”,发挥老年人社区文化维系和历史传承的作用。 (一)“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执行团队 “龙腾长者乐有为”项目是由江门市兼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申请,兼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办公地点位于怡福社区二层 (机构简介) (二)龙腾长者乐有为计划项目实施的合作机构

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协议书

素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志愿者 服务基地 基 地 协 议 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团委 2015年12月21日

关于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协议书 甲方:(服务队) 乙方:(接收服务方)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努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期抓。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一致、诚实信用、自愿、公平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本协议,就合作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事宜签订本合同,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合作目的 第一条建立“吕梁学院志愿者服务基地”,目的是接收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为其积累服务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促进组织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为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自立”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合同期限 第二条本合同期限为一年,自2014年9月起,至2015年9月止。合同期满是否续签由双方协商确定。 三、合作方式与内容 第三条甲方愿在合同期限内,与乙方合作建立“吕梁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基地”,甲方定期向乙方提供志愿服务(自签约日起每月一次,寒、暑假期及特殊节假日除外)。 第四条甲方按照乙方服务岗位需求招募志愿者,并选派到乙方进行服务。甲方所选派的志愿者应身体健康,具备相应能力以确保完成服务。 第五条服务期间,服务人员的活动包括技能服务培训和服务,由乙方安排和管理,甲方予以协助。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乙方协助甲方做好志愿者服务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甲方社会志愿者服务主题协助安排活动日程、协调并参与活动主题的有关人员,并帮助甲方做好在基地的预案。 第七条安排服务人员具体服务岗位,服务期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不能安排超越服务人员年龄体力、承受能力的工作和高危岗位。

志愿者服务协议

篇一:《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 社区志愿者服务协议 甲方社区 乙方,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甲方接受乙方作为志愿者到甲方所设社区中提供无偿服务,并签订以下协议 一、服务处所、内容 乙方志愿服务的具体处所由甲方根据社区需要进行安排,服务内容为农村社区相关服务事项,具体服务事项由所服务社区的社区安排。 二、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一年,自201 年9月日起至201 年9月日止。

三、双方关系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是无偿志愿服务,乙方是志愿者而不是甲方的职员,甲乙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借调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 四、补贴 因乙方是无偿志愿者,甲方不向乙方发放工资报酬,不提供劳动、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待遇,但甲方每月发给乙方交通、生活、通讯等补贴,头6个月每月元,在此期间经考核确能胜任岗位服务的,从第七个月起每月补贴元。 五、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1、甲方为乙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与正式工作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对乙方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2、乙方服务期间,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应自觉遵守甲方及所服务社区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统一管理、安排和部署,按时、优质完成志愿服务事项。 3、协议期间,因乙方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害、损失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乙方个人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六、协议解除 1、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协议可以协议解除。 2、乙方自愿辞去志愿者身份并提前15天书面向甲方提出的,本协议解除。 3、甲方基于志愿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无需乙方继续提供志愿服务时,可提前15天书面通知乙方解除协议。 4、如乙方不服从甲方及所在社区管理,或无法按时按要求完成服务事项、不胜任服务岗位的,甲方可以提前15天书面通知乙方解除协议。 5、服务期间乙方因违反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因其它情况致使本协议书无法履行的,甲方有权随时解除协议。 6、乙方有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等与志愿者身份不相符的行为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协议。 甲方社区乙方 年月日

志愿者服务协议模板

志愿服务协议书(模板) 甲方乙方 名称:__名称: 地址:地址: 负责人:负责人:_ 联系电话:_联系电话:__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本协议所列条款。 一、服务期限 甲方招募乙方从事__火车站志愿服务工作,期限为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二、服务岗位及职责要求 (一)乙方在甲方指定的火车站区域内从事相关志愿服务活动。 (二)由甲方确定乙方的岗位工作内容,具体为:在____火车站内为旅客购票、候车、进出站进行引导,接受旅客咨询,帮助重点旅客等志愿服务工作。 (三)由甲方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为每天_时至__时。 三、双方关系 甲乙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借调关系或劳务派遣关系、乙方是志愿者而不是甲方的员工。 四、双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为乙方提供相应的短期培训,提供志愿服务相关物资。 2.甲方不向乙方发放工资报酬,不提供劳动、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待遇。甲方可以视情况为乙方志愿服务期间提供餐饮、饮水、休息室、交通补助、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 3.甲方有权并将乙方在志愿服务期间的表现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 (二)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参加志愿服务期间,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应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服从甲方的统一管理、安排和部署,按时、优质完成志愿服务事项。 2.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开具相关符合事实的志愿者服务证明。 3.乙方有权对甲方有关不合理安排提出申诉。 五、法律风险 志愿服务期间,非因甲方原因导致乙方出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概与甲方无关,由甲方协调保险公司依法理赔,并积极协助乙方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因乙方原因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乙方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六、志愿服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一)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本协议。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

特殊困难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得介入 “特困老人”涵义得界定:特困老人系指“三无靠”老人,即本人无工作,单位依靠不上;或子女就是残疾人或下岗职工,子女依靠不上;或非孤老,民政救济依靠不上。[1]特殊困难老人简称为“特困老人”,只要就是指60周岁及以上得独居、孤寡、高龄、重病、残疾、经济特困等老年人。独居:指与子女不在同一社区(村)居住得年老体弱得、安全无保障得单身老年人。孤寡:指在民政登记注册得无亲属、无子女、年老体弱得、安全无保障得单身居住得老年人;高龄:指年龄在80周岁级以上(含80周岁),虽无经济之忧,但体弱多病者;重病:指民政社会救助认定得大病或久病卧床得老年人;残疾:经济特困:指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或低收入家庭(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每年公布标准执行)老年人。[2] 一、空巢老人得社工介入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得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得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老人”常指 60 或 65 岁以上得人,这一点比较明确。 空巢老人包括两类:第一类就是独居老人,这种老人有以下四种情况,即从未结婚、离婚、丧偶或者夫妻分居;第二类就是老夫妇同住得老人,她们或者没有子女、或者与子女分开住(李杭东,丁峻,2006年)。城市老人在城市居住、有本地户口;在城市居住、没有本地户口,即户[1]孙才坚、徐静罡、周裕智、吴国卿、仲伟安、宋佩秋、冯筱明,上海市卢湾区社区特困老人医疗服务得社 会救助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12月第16卷第12期 [2] ] 关于开展特困老年人帮扶工作得实施方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梅陇镇为例 分校(站、点):闵行一分校 年级、专业: 12秋社会工作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金慧韫 学号: 1231001252840 指导教师:徐倬 完成日期: 2014.10.30

目录 文献综述 (1) 内摘要和关键词 (2) Abstract and Keywords (3)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4)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二)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要 (4)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有效举措 (4) 二、梅陇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现状 (5)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理念被逐步认可 (5) (二)建立起了初步的管理体系 (5) (三)为养老事业提供了新思路 (6) 三、梅陇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社工的作用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6) (二)社区工作对居家养老支持力度不足 (3) (三)居家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4) 四、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4) (一)构建统一的护工管理体系 (4) (二)加大宣传居家养老理念 (4) (三)引入社会资源支持居家养老模式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内容摘要 在实践中,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对于运行各个流程也进行了相应的健全和完善。从长期的发展实践看,社区化居民养老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养老效果明显、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养老等诸多优势,日益被人们所认可。并且很多省市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总结和梳理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从微观层面上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观念意识的不断变化,养老的社会化和社区化逐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趋势,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但是从客观角度讲,我国的社区服务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本篇论文立足上海梅陇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论述,探索性的提出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相关方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服务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