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军事对抗能力的分析
此次钓岛事件结束以后,日本会选择一个时机在装备上寻求至少3方面的突破的。1、空空导弹方面。2、地对地弹道导弹方面。3、宋宜昌先生所言的日本版的“布拉莫斯”。
答:这3项中第1项,属于正常的规划,升级现有装备,使其具有发射主动的空对空导弹能力,日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是它结构上的巨大缺陷,包括AAM-4(99)这样的半挑子项目,升级大部分主力战机的航电与火控,其实这些事倭人20年前就想着做,就是因为其技术外延和产业结构上的缺陷,造成计划运行成本庞大,整合附加值和系统负担大,财力所限,至今进展极其缓慢。
第2项,只能说日本的意愿和实际受到的限制成正比,这是明确受限严重违背其和平宪法的进攻性武器,且不说实际的技术状态,其发展的理由也很差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此类武器是“法定”的,而日本作为非正常的受限国家,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进攻性武器竞赛,首先就是合法性极度缺失,从实战角度,这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说其实际的战术迫切性,它没有台湾迫切,台湾的限制相对还宽松一些,但台湾的发展状态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日本发展弹道导弹,只能以朝鲜作为借口,用中国当做假想敌,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第3项,是日本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口子,但我们要看到,这是长期以来倭人的野心,实际上倭人的冲压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有没有钓岛,其发展都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口子与目前的局势无关,但具体倭人的冲压项目,据我所知,美国是“技术隔离”的,究其实用性和战术性能,有很多指标上的硬伤,而项目突破也不会偏离射程限制300公里的老调子,这是画皮也好障眼法也罢,肯定会这样。
具体来说,是否真能达到,也不是纯限制的问题,而是技术上的一个坎,就算达到,以目前日本可选择的制导模式,在特定的实战条件下,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也是不确定的,更主要的,在这个领域压制它的手段,我们太多了,就说冲压,我们的固冲和一些整体冲压的项目,在某些航天院所需要费很大力气负责发展的协调管理,为什么?项目太多,很多项目需要整合精简,别的帖子谈到过具体的下游,如洪都就算一个,这些东西个人不负责证实,大家自己去分析。
接着昨天的话题最后再个人谈一点。
实际上,应该这么说,东海作战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能力上有什么根本问题,而是我们,包括美国,以目前的部署状态,对于一旦出现的战争升级,控制力可能不够,缓冲余地不够,所以这次美军取消和推迟了演习,这要从头捋一下,具体地说,个人主张南海用高压,以我们目前的能力看,战场建设必然有所侧重,核心预设必须放在有相对把握,相对成熟,可靠性保障更加完善的地方,按照个人之前的思路,如果最终在南海调动对手解决附属问题的情况没有按理想状态完成,那么,对于整体的战略走势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本身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如果,南海现阶段无法调动倭人,那么逐步做实后的战略航线问题上,日本的战略成本会持续增大,这种战略成本的高昂程度,美国人的习惯是历来都会让盟友买单的,呵呵。
那么,按照我们既定的竞赛模式,日本仅从资源地缘上就基本上属于严重的雪上加霜,如果日本自己开始关键节点航道的护航,无论政治解释和其所谓的相关方自卫权的界定,都会是漏洞百出,而且,海自从根本上已经被成功调动了,已经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在甚,倭人认命被美国敲竹杠,继续龟缩不出或只在体系边缘游走,那么,我们体系完善后,台湾问题的解决如果到了一定的可操作成熟期,他再不为调动也一样被收割,因为他不出来,我们会找他去,那是体系的结构状态,可以做到部分保有控制力。
所以,在南海基本盘无大问题的情况下,我体系基本搭建完胜,我对军事手段的控制力与多样化灵活性的操作面形成,那么东海正面解决问题的窗口开启,收回若干主权领土,我们可保持在相对区域阶次的付诸军事手段,不仅打得下来我还控制得住,我还会驻守,海事力量也能调到饱和状态,而且有完全能力随时设立禁航和禁飞区,直接逐点逐区域战区隔断,战术遮断,这些能力随着体系的成熟都不再是个问题,就算实在不行进行局域覆盖,甚至抹了岛都有可能,你能怎的?
美军依然会在战争的级别控制上取舍,在摊牌边缘游走,而我们不一样了,会有很多选择,这次,美军取消演习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美军阶段性事态控制的底线,其实,东海也可以打,为什么不可以?但相对先南联动的代价大,相对缓冲小,给自己给和美国留的余地都不大,真要是事赶事很容易形成摊牌,如果出现不确定的情况,真打了也就打了,但现阶段的成本确实偏高,我们在考虑整体战略环境和战略能源安全,乃至地缘诉诸点的先后次序上看,侧重于立足南海联动破击更利于我们的良性运作,更有战略可操作的合理性。
不过,前面所说,如战略空间被挤压严重,摊牌也就摊牌了,看谁有魄力,呵呵,目前看来,美国人魄力不足,这相对也是看穿了其钓岛现阶段的底牌,美国不希望现阶段有直接对抗的激化行为,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上有缺陷,这他自己知道。
因此,个人主张东海要有动作,要建立一整套相互衔接的行为体系,和打还是有区别的,不一定就是军事手段的直接介入,而是海事手段,执法解释和实际执法力度,在上升到警事手段或准军事手段的强力推进。
只有这样压缩对手在钓岛的所谓操作空间,不给对方周旋的余地,给我们自己争取多一些的既成事实,才能在综合手段的作用下得以有效的“止战”,而这个止战也是相对的,就是逼着一步步挤,一步步的包夹,一次次的推线,温水煮青蛙,如对方撕破脸,造成的一切后果与我方无关,所以个人说,未来的半年至3年,都是东海的“高危”走廊,不止我们,美倭都要想清楚,这一套动作下来,基本局势已经是相对固定了。
此时,争取的时间显示出来了,回头一看,总体战略布局上已经补子,体系已然在望,那么再摊不摊牌,现阶段的这种必然关系就没那么大了,也许,那时随着中东某些事态乃至西亚和中亚出现的部分流动性真空,我们会有陆上的力量直接突出去,别管几种势力,警务层面可以操作的东西我们还没拿出来,金新月,也是好地方啊,诸多人心向往之。
问:关于中国目前不可能在内部自我协调的过程中,使用武力手段来操作解套解套,因为中美实力差距太大。
答:你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的误区,这些东西我在那些地缘贴里说了很多,就不赘述了。
装备方面的事说不说的容易陷入唯武器论的误区,只需考虑三个方面,老兄就可开拓一下思维。
1,虽然说影子敌人是美国没错,但谁说要跟老美摊牌?你愿意他还不一定愿意,这不仅包括能源,经贸和金融层面的问题,老美的QE3的后手也是在调整能源结构上做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中美在自己的战略结构调整上都为对方号脉了,有共识。
所以,未来3年,美军的部署是会具有极大弹性的,那种美国只会以代理人拖我陷入热战加以战略袭扰的思维要更新,我个人的更新为:美军会以多种手段“协调”代理人逐点布控或击发敏感节点,且不排除“标点”介入,用以“围剿”我方的海洋战略决心,那么,对于代理人的选择,美国有想法,我们也有想法,老兄以为我们一旦谈及军事手段就是和美国人开战吗?呵呵,美国地缘链条衔接不上留有空白的地方多了,可联动的地方也多了,我们选择打击目标的弹性也很大。
2,美军的全球部署是美国资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的支持保障,是能源货币的依托,他要兼顾的不止是一两个高危点或敏感点,他在不断的调整与运动中,以其目前的调整来看,它的核心利益不是相对集中的,它的诉求点很多,有可能转化为高危点的地方更多。
目前的美国相对处于他的低谷阶段,分散精力的事情却没有被有效的战略松绑,打个最简单的比喻,在当时与我们有默契的情况下,二次波湾战争中,面对被禁运多年的伊拉克,美军的实际部署规模是几个航母与两栖特混攻击群?多少地面力量和地缘支点的维护升级?这只是伊拉克,而中东,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战略部署节点,美国需要多少群来维持?美军11个战斗群,(两栖群除外,因为体系大国对抗,两栖群无法有效进行独立战役运作,只能伴随)其中最大部署在6-8个群,其实正常在6个群,因为另外的需要维护和保养,还有一些在轮替部署的路上。
如果集中4个群以上在东亚,慢说力量是否能有效遏制,一旦联动,那么中东核心利益立国之本不要了?伊朗局势出现恶化怎么办?对于有体系的大国,美军并没有多少实际经验,但一个方向双群的投送是必须的,这是实际作战需要,否则有大量体系漏洞,对于伊朗这样的有部分体系支撑的敌手,4个群是动武的最低运作条件,实际上要保有绝对优势至少要6个群,看出问题了吧?
3,美国的临战部署
实际上,美国我们的所谓围堵是个战略框架上的命题,而对中国全面战争的临战部署,永远是个伪命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中国对于这种可能性要做的非常简单,构建拒止体系,让对方的操作成本完全不可接受为止,谁说和美国进入战争状态要按剧本来?呵呵,航母对战?解放军不缺心眼。
纠正你一个说法,体系对抗不是简单的装备叠加,打个比方,美军186架F-22,不是200架,能够体系支撑其轮换部署(不是固定部署)的就近部署地就嘉手纳那么有数的几个,饱和投送量在12-22架之间,F-22因为开发的时代限制,它的维护保养,实际有效作战半径的取舍,包括供氧等技术缺陷造成的飞行包线的一些限制,基本上实战意义远非你说的那么大,具体的作战模式你要有兴趣我可以一一回答你。 那么看,美国对于中国事态的介入等级是完全被严格控制的,他目前的存在力量不是不够,是根本不够,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即使局部介入的介入方式还会严谨推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个人上面有关代理人协调的部分描述,10年内,中美彻底摊牌基本上就应该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根本不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而10年后更不可能,为什么,即使大一点范围的局部中美军事摩擦,美国也没有必然取胜的绝对能力,相反会严重挫伤美国对于全球的控制力,继而被二流化,这就是日美目前互相利用的微妙之处,美国透支日本为了更好的控制,日本就其安保地位拖美国下水,美国有可能部分战略松绑,日本有可能正常化等等都是阶段上的可能性,但没有必然性。
说了这么多,我简明扼要的总结一下,一,为什么非要和美国打,你不情我不愿?二,美国自身力有不逮,临战部署无法支撑在另一个仅次于他的体系大国家门口的大规模体系对抗,三,战略上相互留出弹性,真要打,为什么不打美国管不着或想不到甚至使不上力气的地方?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保有对华的全面战略遏制态势,而中国在战略方向上寻求破局,当然这样的此消彼长有着诸多严重不确定的因素,但就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摊牌的意愿,也没有摊牌的能力,这就是现实,而中国为了长期的一些内部解套,在某种与美利益整合与交换的前提下,在各自利益洗牌的作用下,在某些美国利益的边缘地带打击一下二级或三级代理人,甚至一级代理人,就没什么不可能的
问:关于福特级航母。
答:呵呵,这就是你所害怕的?我们从实际作战情况来定义,全面对抗的情况下,福特级航母威慑能力大于具体的实战运用空间,真打起来,实战中还真没那么威风,那么大用处,体系下它不过一个力量节点,受限制的地方多如牛毛,你想具体探讨一下吗?
不说数据和虚的,咱说点实际的,实际上,90年代初乃至10年中,是解放军和美军装备差距最大的时期,而且那时候咱们别说体系了,根本不具备,任何一个节点任何一个方面和美军最小的差距也在25年以上,绝对全方位的代差,可那时候,美军动手了没有?如果以你的误差视角来计算,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同比值,地缘政治环比值,还有台湾问题的“合理”诉诸和操作点,那美军早动手了,解放军也早完了,呵呵。
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发生。现阶段,我只能说,美国对华的战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