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

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


表 1 分离器的计量常数
内径 mm
玻璃管 量油标
高 mm
量油标高 误差 mm
量油常数(班) t·s
有人孔 无人孔
量油常数 允许误差
范围 %
1200 300 1000 400 800 400 620 300
― 9771.6
― 9047.8
±1
-0.5—5.0
6034.5 5790.6
2750.0 2608.5
(4)产量波动
用立式分离器对单井进行多次量油,并计算误差。
❖小结
(1)立式分离器量油计量误差与油井生产情况有关, 产量平稳的油井,计量误差在10%以内,产量波动大 的油井,计量误差较大,低产液间歇油井,计量误差 最大可达40%。 (2)立式分离器量油会因来液物性(粘度,矿化度 等)因素造成系统误差。对两个计量站立式分离器的 测试,系统误差可达6%。由于来液物性参数的不同, 各分离器自身系统误差也不尽相同。
计量误差
液量 %
气量
%
不详
≤±2 ≤±2
≤±5
≤±5 ≤±10
≤±5
立式分离器量油装置
❖ 计量原理
磁翻转液位计
根据连通管原理,采用容积 计量方法计算产液量的重量。在 油气分离器上安装一根与分离器 构成连通器的玻璃管液面计,分 离器内一定重量的液量将底水压 到玻璃管内,根据玻璃管内水上 升的高度与分离器内液量的关系 得到分离器内液量的重量,根据 测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一定高度 所需要的时间,即可折算出油井 的产量。
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 及计量标准
主讲人:袁义东
一、概述 二、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
三、影响原油计量的问题及对策
四、计量标准 五、国际流量界的热点问题及
新进展
一、概 述
‫‏‬
‫ ‏‬油井计量是科学合理考核各级单位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全面掌握区 块产能动态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井计量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油 田公司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国各油田相继开展了油井计量工艺、 技术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油田区域性、以及油品差异没有建立单井计量量 值传递标准,无法对在用计量技术的适应性、准确性进行评定,难以保证 油井产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不能为油田地质分析、作业方案和作业措施提 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成为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和提高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障 碍。进一步影响到采收率的提高,因此,提升计量技术、提高油井管理水 平是目前原油生产单井计量准确性的重要问题。
站名
1 2
底水密度 (g/cm3 )
1.0113 1.0126
计量误差 (%)
-1.13 -1.26
备注
现场取底水密度 计测量
(3) 人工读数
玻璃管量油是通过人工读取玻璃管内液位上升 一定高度的时间来推算油井的产量,所以人工读 数的偏差对计量误差也有一定的影响。以800分 离器为例,读数偏差与计量误差的关系见下图:
二、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
1、目前所用计量技术及数量 2、目前所用计量技术工艺原理、系统误差产生的
原因分析 3、目前所用计量技术适应条件 4、目前油井产量计量装置的检定方法及在线测试
方法。 5、日常操作和管理中注意的问题
1、目前计量技术种类及数量
油田应用的单井计量装置按照计量原理可分为六大类,共 计大约2700台套。
立式分离器
无源控制旋流分 离多相计量装置
称重式油井计量 器
三相计量
油井远程在线计 量分析系统
➢流程简单,过程直观; ➢投资少; ➢适应性强,性能稳定; ➢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能自动选井; ➢密闭流程; ➢连续计量; ➢自动选井,数据上传;
➢连续计量; ➢油量计量相对准确; ➢可以测量含水;
➢安装简单; ➢实时监测; ➢数据上传;
玻璃管量油标高、量油常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影响因素
(1)粘度 (2)底水密度 (3)人工读数 (4)产量波动
(1) 粘 度
‫‏‬
随着原油粘度变大、含水降低,原油在分离器罐体内部
挂壁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导致罐体的横截面积变小,量油高
度增加,对单井产量的计量造成一定的正向误差。以800分
离器为例,挂壁厚度与计量误差的关系见下图:
6.00
误差 %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挂壁厚度mm
选取两个计量站的分离器进行测试,用二等金属 量器组向分离器加清水对分离器进行标定。
站名 1
加水高 度
(cm)
40
2
40
粘度 7546 9106
分离器理 论值 (kg)
标准值 (kg)
实际内径 (mm)
201.06 195.79 790
201.06 193.62 786
误差 (%)
2.69
3.84
(2) 底水密度
‫‏‬
在立式分离器量油的计算中,通常将底水密度视为
1.0g/cm3,而实际生产中由于来液为油水混合物,受矿化度
的影响,造成底水密度的改变,使底水密度不为1.0g/cm3,
这也会带来一定误差。
合计 2148 14998 72 966 269 269 99 740 53 93 64 452 2705 17518
比例 79.4 85.6 2.7 5.5 9.9 1.5 3.7 4.2 2 0.5 3.1 2.6
备注:该统计数据以我国东部某油田为例
2、工艺原理、系统误差原因分析
装置名称
技术特点
根据连通器平衡原理,油井来液进入分离器后,气体从 出气管排出,液体存于底部,玻璃管内水位随着分离器内 液量增多而上升,通过测量玻璃管内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 时间,计算油井的产液量:
式中:Q1 ——油井折算日(班)产液量,t; D ——分离器内径,m;
hw ——量油标高,m; w ——水的密度,t/m3 t1 ——折算日(班)产量的时间,s; t2 ——测得玻璃管内水位上升所用的时间,s;
立翻玻式转璃分液管离位/磁器计、称重计式量油井
示功图远传 计量
两相分离仪 表计量
三相分离仪 表计量
质量流量计 直接计量
计量
装置
合计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数量 计量 (套) 井数 (套)井数(套)井数 (套) 井数 (套) 井数 (套) 井数 (套) 井数
误差 %
2.00 1.50 1.00 0.50 0.00
0.98 0.985 -0.50 -1.00 -1.50 -2.00
0.99 0.995 1 1.005 1.01 图7 底水密度与计量误差
1.015
底水密度 kg/m3
1.02
分别对2个计量站的分离器底水的密度进行测试, 底水的密度分别为1.0113g/cm3和1.0126g/cm3。 实际生产计算中取底水密度为1.0g/c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