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海伦・米尔纳

3海伦・米尔纳(HelenMilner),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C.Forbes政治与国际事务教授。本文根据米尔纳教授2005年11月18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术演讲整理、翻译而成。

今天我想讨论的是在IPE领域的三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难题,以及关于如何解释这些难题的一些理论看法。我想讨论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世界经济中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制度。完成这三个问题的讨论,首先需要讨论三个大的经验变化以及人们用于解释这些变化的理论观点,当然,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一个问题是全球化问题。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全球化通常涉及一个完整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经常相互设立贸易壁垒、流通壁垒等。全球化意味着一个贸易、资本与人员可以跨国界流动的世界经济。因此,国家市场渐渐融入了更大的世界市场。许多人不希望全球化及统一市场的建立发生。一战和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破碎,出现了许多贸易、资本流动和移民的壁垒,国家经济开始自我保护并与世界经济相分离。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我们会重新开始全球化经济。然而二战结束后一段时期内,发生了三件事情:首先是美国和西欧携手建立关贸总协定,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随后是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其对外开放策略,随之而来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前苏联国家包括俄罗斯、东欧国家都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融入世界经济并最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在80年代末期,许多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降低其贸易壁垒,融入世界经济。因此,到2000年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世界经济,降低了贸易壁垒和资本流动壁垒,于是形成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大市场。在50年代,甚至60、70年代,都没有想到过世界经济会走到如此之远。那么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会发生,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呢?我们都应当记得这并不是第一次拥有全球化市场,早在19世纪末期,在所谓的英国霸权以及英镑的统治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已经开放贸易。从19世纪60年代到第

3

国际政治研究 2006年第2期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与国家经济都非常开放,其间的资本与贸易流动甚至多于今天,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恢复到了19世纪80年代的开放水平,而且目前我们仅仅开始恢复原先达到的水平。但是在1914年全球化终结了,一战中世界经济全面崩溃,许多民族国家阻碍、贸易阻碍、贸易冲突、高关税壁垒纷纷涌现出来,

大萧条又使经济每况愈下,同时迫于失业等问题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得孤立,最终导致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终结。由此引发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将会重复历史吗?

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开放的世界经济会终结吗?可以保持世界经济持续运行和开放的动力又是什么呢?因此我们不能允许这四点存在: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阻碍和贸易歧视。这是当前人们所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第二个重要问题与前一个相关但是又有不同———关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谈到经济发展经常意味着保持经济的增长。众所周知,过去20年里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经济的显著增长。但是容易被忽视的是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并不是正常的事情,在历史上不会经常发生,但是今天却很频繁。因此一个问题是了解到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新的现象。在1700年,世界几乎处于同样的发展水平。每个人都很贫穷,相对于今天来说就更加贫穷,除了少数富人如国王、王后以及皇帝等。那时世界上最富国比最穷国要富足四倍,然而在1700年左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国家开始迅速发展,将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这种快速发展开始于欧洲西北的英格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等,整个地区都开始迅速发展并且经济持续增长,而发展背后的动力就是工业革命。那个时候的是一种规模相对较小的工业革命。在欧洲西北部的工业革命推进了这些国家的富足。随后,美国、西欧的其他地区以及加拿大等也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加入进来。到1980年,最富有的国家的财富是最贫困国家的财富的20倍。从1700年的四倍到2000年的20

多倍,不得不说是一个显著的变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西方能够在经济发展上遥遥领先?关于发展的第二个问题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观察那个时期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富裕的国家是西欧和美国,而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中东欧、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国家都很贫穷,并且那个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富有的国家会更加富有,其他的国家则没有这样的机会。然而从60年代起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前并不富有的国家变得富有了。日本虽然在二战时期衰败了,但是却成为了当今的第二大经济体。韩国、巴西、土耳其、墨西哥都表现很好。当然中国在过去20年也表现很好,成为亚洲东南部发展的有力证明。越南、泰国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也证明了亚洲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持续经济增长。问题是为什么发生在亚洲而不是非洲呢?1960年韩国和加纳人均GDP几乎相同,但是今天韩国的GDP是加纳的100倍。关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长期和大的变化下只有一些国家表现良好?这些国家怎样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也许不仅仅因为经济,还包括政策原因在内。4

国际政治研究 2006年第2期第三个问题与国际制度的发展相关,既包括基于政府的制度也包括基于非政府的制度。同样,其增长也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在1900年大概有10—20个国际政府组织存在,而到2000年大约存在6000个国际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也从1900年的5—10个发展到大约40000个正在运作的组织。在国际层面的所有制度发展是过去所没有的,却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些所谓基于政府的制度是像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等组织。而基于非政府的制度是像当今遍布全球的环保组织等。这些机构在当今的世界政治中正变得日益重要。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在过去的50年中我们经历了大量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迅速增加?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组织和制度处于何种地位?其所处地位在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吗?

以上这些就是三个困境。(1)全球化。为什么要进行全球化?全球化会持续下去吗?(2)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为什么一些国家融入发展之中而另外的国家却没有?(3)国际制度。为什么在过去50年中国际制度———无论是政府制度还是非政府制度———都在激增?这些制度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这些变化的发生。首先来解决第一个困境———全球化。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些问题可以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并且我们也需要这类问题的研究。对于全球化而言,仍然是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建立,所有国家市场都加入到这个全球市场中来。如果现实如此,经济学家们对此会有一系列的观点。对于那些得益于国际经济的人来说,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长期的统一价格以及价格集中,其基本意义在于在真正全球化的市场中,工资与资本价格的全球统一定价,每个人参与全球化的程度都相同。虽然现在仍旧存在许多贸易、资本流动壁垒,但是与过去30—50年相比,全球化的程度已经加深了许多。例如,当今世界出口占到了世界生产的20%,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数字是10%。在30年中,出口占世界生产的比重翻了一番。全球化程度虽然在加深,却远没有最终完成。虽然目前有许多压力,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众所周知,诸如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的人民正在寻求加入世界市场。这将给世界工资带来极大压力,因为大量的人涌入劳动力市场并且为世界各地提供所需的产品。这也是目前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为什么要全球化呢?通常存在三种解释。(1)由于存在着技术变革。技术变革提供了创新,这种创新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讯成本,同时减少了距离上的障碍,使商品与人力资本的全球流动更加容易。一磅任何品种的货物的海运费从1950年起显著降低。从中国坐飞机到美国的价格也降低了很多。购买电脑所需的费用降低,中美之间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也下降很多。随着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电话的出现,世界各地的长途电话费用终将降至为零。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因此,技术变革是推动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动力。现在无论是人员流动还是贸5

国际政治研究 2006年第2期易、资本流动都变得更加容易。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许多人认为技术变革只涉及建筑工程师或者科学家,与民众无关。事实上,技术变革取决于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人们创造思想,这些思想最终应用于全世界。但是国家间差异的存在经常是因为接受技术的程度不同。例如,

互联网在1991、1992年开始在美国风行,而世界其他地区直到1996、1997年才真正开始使用互联网,更甚的是今天的许多国家仍然只有极少的互联网用户。问题仍然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们更快地接受新技术吗?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与研究。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霸权。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英国组建了一个非常开放的贸易体系,以英镑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也以美元作为一定程度上的稳定货币建立了开放的贸易体系,方便了贸易和资本流动,同时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并且,人们认为通过开放一些美国市场,可以使许多国家向美国出口,这对于促进许多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也包括在内,因为美国也是中国目前的一个很大的市场。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的统治是由于像19世纪的英国那样出于自愿统治而产生的吗?发生在1914年到1945年间的世界混乱正是由于不存在统治权力。市场关闭、贸易与资本流动停止,经济民族主义迅猛膨胀,

伴随经济大萧条的出现,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因此人们也将美国霸权看作是推动当今全球化进程的原因之一。全球化的第三个原因主要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政策的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决定在70年代末期开始加入世界经济。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做出了如此的决定?为什么是在70年代末期?随后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中国。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诸国开始加入世界经济,俄国也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做了。我们看到如墨西哥、巴西以及西非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打开其市场加入世界经济,虽然并不是彻底开放。因此,问题是为什么这些情况会发生。一些人认为是美国的压力所致,有人认为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原因,特别是当这些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时,还有一些人认为纯粹是国内政治的原因。这也成为人们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因为不仅仅是中国开放,而是整个世界的开放。以上是有关全球化的三个原因:技术变化、美国主导的霸权以及其他国家加入世界经济的全球策略反应。我只想讨论全球化的一个后果,它对于像中国这样处于变化中的国家尤其重要。对于欧洲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而言,在政治经济变革或者世界经济、工业变革造成的强烈震动威胁到其民众时,这些相对较大的福利国家能够尝试为他们提供保护,使其免受危机的冲击。正是这些福利国家,继续对全球化进程施加压力。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一个重要的问题时,如何在全球化中保持其福利国家的发展,同时使国内的贫苦大众免受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帮助他们找到新的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