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应用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王建棣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xx年第09期 编者按: 近几年,“ * 包”项目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佛山、陕西等多地进行试点,但教育成效尚存争议。 * 包能否在我国普及推广?在试点工作中遇到哪些难题?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都是颇为关心的问题。本刊特约请陕西、南海两地主管部门宏观介绍各自试点情况, 试点学校从微观角度辩证分析 * 包教学应用利弊,相关高校提出 * 包教师培训方案,以期为当前的“ * 包”项目提供发展思路。 摘 要: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陕西省教育厅决定实施“ * 包”试点项目,提出了“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的总体要求。近一年来,当地各级教育行政、电教、教研以及学校和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配合共同承担,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 * 包;试点;教育信息化 :G434 文献标志码: B :1673-8454(xx)18-0003-02 陕西省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基础教育专网建设两大工程的实施,全省教育信息化设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育信息化环境已基本形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省教育厅制定了《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统领和指导今后十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近三年阶段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为了贯彻发展规划,落实目标任务,陕西省教育厅决定实施“ * 包”试点项目,以此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试点工作健康开展 陕西省将“ * 包”试点工作确定为政府行为,将其定位为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的新探索,提出了“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的总体要求,由各级教育行政、电教、教研以及学校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承担。为保证项目实施进度,省教育厅成立了“ * 包”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厅主管领导任组长,厅有关处室和省电教馆 * 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电教馆,具体负责全省试点工作的实施。各地的试点工作由当地电教系统负责实施。 二、多方积极配合,全力做好技术支持 试点项目成立有专家组,由有关高校、电教机构、教研单位、相应出版社、中小学校以及技术开发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同时,还聘请了 * 有关领导和著名专家担任顾问,指导试点工作。试点项目的技术支持由一些知名企业和公司承担。根据对项目学校的评估情况,确定各校采用的教学环境模式。按试点教学班学生人数为项目学校配备信息终端设备。为每所试点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环境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张彦峰 袁有才 刘英华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环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在环境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培养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课程自身特征,积极推进“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原有实验,增加新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法。 环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作为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21世纪的环境类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是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我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环境化学实验”作为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实验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 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知识创新的能力,结合“环境化学实验”课程自身的特征,积极推进课程的教学改革。 1. 环境化学实验的课程特征 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对象复杂,包括环境介质中各个种类、各种形态的污染物;研究内容丰富,既包括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也涉及环境中重要污染物和一些重要污染指标的分析、监测和评价;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所需的实验手段复杂多 样,要求较高。与其它实验课程相比,环境化学实验的综合性更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范围更广泛。 环境化学实验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本科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课程内容设置既要有一定广度,能够基本覆盖环境化学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他们今后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以上的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加深对基本环境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熟悉目前研究环境化学常用实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反映本学科当前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一些环境化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着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环境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2.1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研究内容丰富,对研究手段的要求也较高。在学校实验室设备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来,我们精心选购了包括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内 的一批大型仪器,总价值近70万元,既改善了原有实验的条件,同时也为开设新实验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们还投资10万元对实验室进行装修和改造,安装了换气扇、空调和热水器。 我们坚持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新任实验课教师和研究生助教进行培训考核,并对所有开出的实验项目提前进行了试做。根据目前现有的实验室空间和设备条件,我们采取了单人操作、分组循环实验的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亲手实践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2.2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其研究手段复杂,实验难度较大,所需实验时间较长,真正适合作为学生实验的并不太多。目前,正式出版可供参考的环境化学实验课教材也寥寥无几。 * 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战略及专业规范》提供了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参考内容,在总共23个实验中有一多半属于环境监测等其它实验课程的内容。如何掌握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保证环境化学实验与其它实验课内容衔接和互补,同时避免环境化学实验在内容上与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的 重复,是我们一直比较重视的问题。 我们还根据教学需要和现有条件,对原有实验进行了改进,重新编印了实验讲义,使实验内容更丰富,实验结果更明显,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我们在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化学实验》教材和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内容。目前,实验内容已经涵盖环境分析化学和污染生态化学等学科,涉及空气、水、土壤等各种环境介质,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各种污染物,以及挥发、吸附、降解等环境化学过程。我们还积极将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实验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设置了“如何改进该实验”等锻炼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思考题,多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都能给出比较圆满的回答,有些学生的答案甚至使辅导老师也很受启发,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通过改进原有实验和增加新的实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 2.3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人才培养过程应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因此必须建立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实验课教学因其教学目的、 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更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和现有条件,采取的是单人操作,分组实验,根据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及考核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给每个实验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综合评定成绩。撰写实验报告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数据和撰写资料的方法。我们规定实验报告在课程综合成绩中占有相当比重,明确要求实验报告中的图表要用电脑绘制并且在实验室内专门准备了供学生使用的电脑和打印机,使学生提前受到较为规范的科研训练。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一般都能够用电脑绘制出比较准确规范的图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笔试、口试、实验设计和操作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考核方法,以期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 实验教学是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求实钻 研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推进环境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有效组织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实验教学目的,在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创新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 * 在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的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有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要靠创新的教育来培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教书育人的主体。面对创新的世纪,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何去何从,作为一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一、 要有创新的教育观念 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学科。事实上,一切创新也都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