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共4页 中国石化报/2016年/5月/6日/第008版 国际博览
委内瑞拉:石油帝国的辉煌、没落与出路 郭峰 李璐
编者按 委内瑞拉曾排进全球最幸福国家前十,按照所谓的“幸福指数”排名居第9位。就经济实力而言,委内瑞拉并不及同为拉美国家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但丰富的石油资源,几乎完全免费的汽油、住房和医疗,以及其他优越的社会福利等让委内瑞拉人引以为傲,不过现在这一切都随着查韦斯的离世和油价的暴跌终结了。 尽管继任者马杜罗完全延续了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模式,但在石油美元收入锐减、国内生活用品匮乏、外汇储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模式不仅没能收到与之前相似的效果,反而使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是低油价下众多油气资源国的缩影,不过由于委内瑞拉的经济模式更极端,暴露的问题也更多。 “查韦斯时代”:石油经济弊端初现 根据《BP能源统计2015》的数据,委内瑞拉是全球石油证实储量最大的国家,截至2014年底,其石油证实储量为466亿吨,比第二位的沙特高约20%,是美国的近8倍;该国石油产量与伊拉克和科威特相当,约300万桶/日,其中250万桶/日用于出口,是南美第一大、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 2000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甚至一度突破140美元/桶,虽然在2008年因金融危机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恢复,2014年6月之前一直保持在80~100美元/桶的水平。查韦斯执政期间恰逢高油价时期,他通过一系列国有化调整将石油资源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石油出口成为委内瑞拉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统计,1999~2012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总收入高达7600亿美元,庞大的石油美元成为查韦斯推行的一系列社会计划的重要基础。 委内瑞拉是欧佩克成员,与其他多数成员国一样,其政府财政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且表现比其他成员国更极端。石油出口收入在委内瑞拉的出口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95%,是其政府财政和外汇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与油气有关的工业产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相比之下,委内瑞拉国内其他行业,甚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严重匮乏,70%以上的消费品要依靠进口。当其他依赖石油的国家如阿联酋、沙特等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试图摆脱所谓的“资源诅咒”时,委内瑞拉并不为所动,反而对石油的依赖比以前更重,每年都将大量石油收入投入到社会项目上,而非用于油气相关设施和项目的投资或其他实体经济,导致该国农业和制造业发展缓慢。 根据政府的规定,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每年必须拿出至少10%的投资预算用于社会项目,这些资金以国家发展基金或一个名为Fonden的投资基金(在政府预算之列)的名义被分配使用。根据委内瑞拉国油的统计显示,2000~2011年,公司累计向社会项目投入1235亿美元,而其这一期间的累计净利润只有不到500亿美元。 优越的社会福利是查韦斯时期委内瑞拉的重要特点。以石油出口收入为基础,委内瑞拉政府在扶贫、住房、教育、就业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社会计划,包括对贫困居民实行免费医疗的“深入贫民区”计划,实施免费教育的“罗宾逊计划”“里瓦斯计划”和“苏克雷计划”,以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200万套惠民计划”。同时,通过新《劳工法》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福利,如减少工作时间、增加法定休息日、提高社保金比例等。另外,委内瑞拉政府还大幅补贴国内油价,最低 第2页 共4页
时油价只有人民币0.06元/升。借助以上措施,委内瑞拉的各项社会指标逐年改善,失业率从15.3%降至7.3%,衡量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从2005年的0.49降至2010年的0.394,贫困人口从1999年占总人口的50.4%降至2011年的26.7%,同期赤贫率从20.3%降至8.5%。 查韦斯带领下的委内瑞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就,但其发展模式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政府从油气行业拿走了过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导致油气领域投资严重不足,其虽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证实储量,石油产量却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滑。其次,委内瑞拉石油的最大买家恰是其所谓的“敌人”——美国,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60%,查韦斯在各方面竭力“反美”的同时又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合作。再次,查韦斯在能源、电力、电信等行业实行的国有化措施压缩了私人企业的发展空间,强制性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明显的“国进民退”特征,影响了国内外投资的积极性,2012年委内瑞拉的外国投资从2011年的净流入48.75亿美元转为净流出7.59亿美元。最后,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可以说,委内瑞拉近年的社会进步几乎完全依赖外部的油价推动,而不是本国的生产力进步,一旦油价下跌,委内瑞拉的经济下滑只在旦夕之间。 “后查韦斯时代”:被低油价压垮的“骆驼” 实际上,查韦斯在委内瑞拉推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弊端在其第三任期伊始已初露端倪。为兑现其竞选时承诺的提高工资待遇、为贫困家庭修建房屋、增加进口补助以缓解通胀等内容,查韦斯将更多财政收入用于这些项目,导致政府支出严重超出预算。委内瑞拉2012年四季度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经常项目赤字(指一国或经济体进口货物及服务总额大于出口货物及服务总额,即贸易逆差的状态),不过当时油价还处于较高水平,很多项目仍可通过预支石油收入继续推进。查韦斯去世后,到2014年上半年,尽管委内瑞拉国内局势因经济衰退而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但整体尚在可控范围内,随后的油价暴跌则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汇储备不足 债务规模扩大 正如前面提到的,委内瑞拉除石油外的其他行业生产能力都不足,采取的是“卖石油挣美元,再用美元进口消费品”的经济模式。而2014年6月开始的油价暴跌直接导致委内瑞拉石油收入锐减,2014年该国石油出口收入为372亿美元,2015年已骤减至不足130亿美元。为填补财政赤字,政府不得不动用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虽然委内瑞拉的外汇储备自2010年开始就已持续下降,不过幅度一直较小,并未给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2015年2月开始不断恶化,截至
2016年3月,该国外汇储备已降至132亿美元,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缺乏外汇导致诸多依靠进口的物资出现短缺,包括生活物品、药品、食品等都变得极为紧俏。政府不得不出手管制,强制限定物价,并限量供应。于是出现了民众凌晨排队买卫生纸,一些地方排队长达几条街,超市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的景象,但慢慢地,情况就变成排队也买不到。 债务问题使得委内瑞拉国内形势雪上加霜。截至2015年底,委内瑞拉债务已超过1100亿美元;2016年底,将有158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但该国已没有足够美元偿还债务,违约已无可避免,而且早在2015年初委内瑞拉就已对许多供应商、石油服务商和国民违约,中国向其提供的500亿美元的贷款期限也已被“无限期延长”。 强制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加剧 由于委内瑞拉出口的石油是以美元计价,为减少财政赤字,委内瑞拉政府强行将其货币“强势玻利瓦尔”贬值。截至今年2月,美元对强势玻利瓦尔的官方汇率已调至1∶10,较2013年贬值了近60%,而黑市价格早已超过了1∶1000。除调整汇率外,委内瑞拉政府还希望通过“开动印钞机”来缓解入不敷出的窘境。仅2015年下半年,马杜罗政府就批准了50亿玻利瓦尔的新增货币量,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全年的印钞量也不过才80亿。 但委内瑞拉政府的这些措施并未收到预期效果,相反却直接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使本已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2013年下半年开始加剧,而2015年的通货膨胀率简直可以用飞速增长来形容,1月为75.8%,到12月已增至180.9%,而这还只是官方公布的数据。 第3页 共4页
外界估计,该国的实际通货膨胀程度可能远高于这一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委内瑞拉2016年的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达到481%,年底可能达到720%,到2017年底将达到2200%,5年后的2021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达4505%。 油企削减投资 全行业大撤离 为度过低油价寒冬,石油公司纷纷采取削减投资、裁员、撤出非核心区块等措施,委内瑞拉的石油行业也受到极大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且政治局势越来越不明朗,减少在委内瑞拉的业务成为众多石油公司在进行策略调整时最先考虑的选项。 2014年10月,俄罗斯鲁克石油以项目投资大、成本回收慢、盈利预测不理想为由退出了委内瑞拉“胡宁6号”重油开发项目,将其所持股份售给俄罗斯石油公司;同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因未能与委内瑞拉政府和其国油达成一致,将退出与委内瑞拉国油、雷普索尔、印度国家石油公司等在委内瑞拉组建的合资公司——PETROCARABOBO石油开发公司。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威德福等油服公司今年4月先后表示,均已收到委内瑞拉国油关于延期支付服务费用或以部分固定资产冲抵欠款的要求,其中斯伦贝谢已与委内瑞拉国油就用部分固定资产冲抵两亿美元欠款一事达成一致,斯伦贝谢还宣布,尽管其在委内瑞拉的相关业务在其总体业务中所占比重超过10%,但鉴于公司资金紧张且该国形势不断恶化,公司将继续削减在委内瑞拉的业务。 不仅是石油,委内瑞拉所有行业都因经济恶化而失去对外资的吸引力。2014年下半年,陆续有美国企业因无法应对强势玻利瓦尔的快速贬值而选择剥离在委内瑞拉的业务,并将其从合并财务报告中剔除,打包出售或直接关闭。委内瑞拉国有电信和有线电视公司欠供应商的债务已高达7亿美元,该国一些地区的通信和有线电视服务已被切断。西班牙电信公司4月23日宣布,将暂停委内瑞拉与美国、西班牙、墨西哥、意大利、巴西、哥伦比亚和巴拿马之间的长途电话服务。私营移动服务公司Digitel也暂停了长途通话和国际漫游服务,因为他们无法与服务供应商就新付费问题达成一致。另外,委内瑞拉目前还被“电荒”困扰,政府为节电甚至采取了调整时区、增加休假时间、拉闸限电、要求女性停止使用吹风机等措施。 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2015年底的国会选举中,委内瑞拉反对派政党联盟16年来首次击败查韦斯创立的统一社会主义党,赢得国会控制权。尽管只是国会选举而不是大选,委内瑞拉的总统仍是马杜罗,且按照该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6年,马杜罗的任期到2019年4月,但其宪法中还规定,在总统任期满一半时将举行罢免性公决,也就是马杜罗今年可能遭遇被弹劾的威胁。如果在此之前现任政府不能明显改变国内政治经济局面,届时可能面临下野风险,委内瑞拉很可能成为继阿根廷之后又一个“向右转”的拉美国家。 右翼政党执政能改变委内瑞拉的困境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事实已证明,继续查韦斯时期的高福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帮助委内瑞拉走出困境,剩下的就只有削减大众福利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了,而大幅削减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福利恐怕不是容易的事,希腊就是前车之鉴。 其次,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低油价是委内瑞拉发生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模式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当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大背景下,留给委内瑞拉右翼政党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此次低油价是全行业产能过剩引起的,委内瑞拉并不掌握油价话语权,此时无论是进一步推行国有化还是去国有化都很难改变石油行业本身的颓势,无论将来哪一方执政都是如此。 再次,假设委内瑞拉右翼政党与欧美关系较好,上台后可通过向欧美出售一些战略性国有资产来缓解国家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吃紧的困境,但欧美资本恐怕不会真正帮助委内瑞拉建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届时很可能走上20世纪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的老路,等待委内瑞拉的可能是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