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及对策浅析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及对策浅析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及对策浅析

发表时间:2019-05-06T11:25:36.54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作者:薛秀燕

[导读] 我国的工程项目总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历经30多年的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薛秀燕

福建华东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摘要:我国的工程项目总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历经30多年的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我国工程行业长期形成的习惯难改,加之合同意识不强,造成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难有长足进步。中国施工企业正大踏步走出国门,然面对国际规范的工程项目管理,常感束手无策,是故国内工程管理也应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接轨。针对几大常见问题,作者给出自己体会,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总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措施

1 引言

合同是项目实施中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依据。合同确定了工程实施和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合同管理工作能保证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综合收益,并最终实现合同所确定的工程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仍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合同意识薄弱,认为合同管理是法律部门或某个部门的事情,其实不然,合同管理是一个由相关部门和岗位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过程;其次,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整、不严谨;再次,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经验不足;最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合同未进行动态管理,存在变更合同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带来一些合同纠纷。如果不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和不足,放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就很难实现工程目标。

2 总承包合同管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管理不到位,导致合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总承包合同的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便是项目管理者对于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拥有许多的未知性,而且随意变更合同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在很多时候,往往是业主同承包商之间口头上的协议,并未签订相应的纸质合同,等到工程在竣工之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由于缺乏合同,导致双方各有说辞,进而引发纠纷。还有就是承包商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来解决问题,罔顾业务的基本权益,这也会导致合同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项目经理选用不当

目前,国内的工程纠纷众多,而工程纠纷中大多数是由于合同管理不良造成的。很明显,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工程项目纠纷的多少,也决定了法律诉讼时是否处于有利地位。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国际承包人中的人员相比,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工程技术的高低、也不在于对工程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合同方面的素养。中国的施工承包人,应当加强合同意识,无论是建设方还是施工方,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者项目经理的人选方面,应当注重工程管理人员的合同素养,以便认真履行合同,减少合同纠纷,维护自身利益。

2.3 建设方对总承包模式的管理不规范

建设模式的出现对国内传统工程承包模式带来了巨变,具有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优化设计、缓解建设方人员资源不足、组织难度大等特点。但国内项目建设方并未能认识到这种模式在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益。多数建设方对建设模式的概念模糊,未分清与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区别,实际操作与理想状态存在很大的差距,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干涉过多。部分建设方甚至认为总承包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建设方的地位,自身权利受到了削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总承包对工程的管理,致使其优势很难充分发挥出来。

3 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

合同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保证,使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处于合理受控的状态,增强合同执行的总体质量,进而达成合同目标。首先,明确职能分工,建立标准化合同模板。作为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招标文件编制时,需要明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设置专业部门拟订合理、完善的施工合同。通过各部门合作,针对那些经常使用且变化不大的合同类型建立一个标准合同模板,不但可以减少起草合同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为合同管理提供便利。其次,建立合同交底程序。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合同执行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认真理清合同的各项条款,对合同执行人进行合同交底,能够让项目全员针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快速地针对合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解释或说明,明确各自的责任、工程施工范围及相关的法律义务。所以,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应履行合同交底程序,明确合同责任,落实合同管理目标。

3.2 强化对合同管理的整体认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通常情况下,合同中对于承包商都会有一些保护条款,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其中包含了“or with the terms of this contract”等款项,承包商则可以不用向卖方提出索赔等救济措施。例如承包商在分包合同的费用控制中,就可以根据合同的价格来适当的调整项目,而且对供应商的管理中,同样是需要在分包合同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相应的工作量和责任风险都转移到联合体的成员中。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工程建设的模式就采用EPC总承包,承包商是联合体,三家共同来完成的。在合同签订之前,就明确的规定了总承包合同是固定的,工程最后实施的内容不由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工程量来决定。此外,在投标报价中,还明确的标注了投标人的利润,以及各项安全措施等,考虑到了物价和工期的变化。所以,承包人应该对工程的方案、范围和目标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降低工程量以及价格中潜在的风险。

3.3 引入法律审查制度,建立法律审查队伍

总承包项目合同数量庞大,性质各异,要全面审查并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绝非易事。虽然企业自身有合同评审制度,但合同评审着眼于企业方针政策是否能落实、合同是否能实现企业运营目标、项目投入和收益是否相对可控,而法律审查则是将侧重于法律角度的审查融入合同审查的全过程中。《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规定为企业加强法律审查提供了新的思路,聘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协助企业内部法律人员开展法律审查工作,可在强化企业法律审查工作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法律人员的专业能力,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作为企业法律审查工作的有力补充而并非依赖律师事务所,最终培养出专业的企业法律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审查体系。在此种合作模式的实践操作中,顾问律师介入合同从签订到结算的全过程,加强了合同签订前的风险预防,对企业合同管理和控制合同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