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汪清一中 刘涌
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国南北战争》,选自于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
单元第18课。
设计思路:
1、依据教学大纲,全面完成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2、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能力层次
打破课程内容框架,重新处理知识体系;3、结合中考的需要,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纵向和
横向联系,以达到思维的升华。
一 说教材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从教材设置上看,本单元的主题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而本课
《美国南北战争》正是为了突出单元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而设置的。从内容上看,它
上承第四单元《美国的诞生》一课,是美国短暂历史上继独立战争后发生的又一次重大战争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启本单元《俄国、日本的
历史转折》一课,是资产阶级统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加强的重要体现,因此,本课在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乃至全册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南北战争起因(难点)、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结局、
战争的性质及作用、林肯的地位及作用(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决
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与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了解美国扩张的过程;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
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简单了解战争经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的结果、
原因、与意义认识战争的性质;最后,通过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达到知识的升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认识残暴野蛮落后的制度最终要被推下历史舞台,民
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②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③通过对美国内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场战争是两种经济形式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美
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黑人的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扫清了道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依据: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贯穿了南北战争的始末,他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
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依据:只要弄清南北战争的起因以及矛盾的焦点,不但战争的性质、作用,甚至包括南
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以将其确定为难点。
(四) 学情:我所教授的班级学生能力层次比较高,学些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好,
而且思维敏捷。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注重引导,对学生的积极思
维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再现法、设疑导学法和点拨讲解法。
采用以上教法也是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认识。
2、学法:自主阅读法和分组讨论法。
三、说 教学过程(简略)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哦,船长,我的船长》,让学生思考,作者是
为了纪念谁?什么历史事件?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 图片展示《美国领土的扩张》
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形成对美国历史的整体认识。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师生问答分析原因,创设情境,再现当时美国国会场面,
通过学生辩论,加深理解。
情景再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3、 展示历史资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识“为什么林肯就任总统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4、 学生带问题阅读,通过师生问答概括的了解战争的过程,展示历史资料(两个文献)
通过分析,形成对其作用的认识作用。
5、 播放影视资料,进行情感教育。
6、 分析结果与胜利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历史观点。
7、 评价历史人物林肯,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8、 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分别由学生来总结,借以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
讨论
历史上,中美两国是怎样面对统一大业的?
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知识升华。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