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 随着城市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也迎来了建设高峰,面对不断扩大的施工规模、范围与日益提高的施工技术要求,作为从事市政施工的管理者应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化解施工管理中
的难热点问题,从而促进市政项目建设达优质精品工程,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本文针对目前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举措,供行内同事学习交流。
关键词: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是城市规划和整体功能建设的重要实施环节,其建设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经济发展、交通环境及居民生活。
随着近年各地城市发展加快,市政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建设规模和技术要求也不断扩大和提高,且多数工程要求“争市优,创国优”[1]。
这也给施工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因此,要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合理化利用人、物、财,实现精品工程建设取得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关键在于管理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针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1、现有市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市政施工项目在管理中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制约,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也影响到市政工程建设的精品把关。
1.1业主责任心较差,存在对施工管理的失职缺位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大部分由政府拨款投资,因而作风素质差的业主人员就肤浅地认为,工程建设风险有政府承担,质量问题有监理把关和承担[2],加上监理单位权责不匹配,内部管理差,缺高素质人员,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在对施工管理中表现权力过大,存在盲目指挥,肆意干涉或放任不管,协调迟缓不力等严重的缺位和失职。
同时对相关工程承包商要求低,导致以向业主提供合格工程为目标,缺乏建设质量意识,施工控制程序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少有主动去抓好施工管理工作,短期行为相当突出。
比如:施工工艺流程随意大,技术力量薄弱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工期受到严重的影响。
1.2施工技术须提升,存在人员未能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市政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建设工程项目业务量、施工规模及范围不断扩张,项目呈现出了多样复杂型。
比如:同时进行道路和绿化的施工,施工地下网线曲折复杂且涉及面广,还有管线的排迁,更有难度大、工期长、技术专业性强复杂的过街天桥建设等,这些施工都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然后目前大多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少有具备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造成了自身技术水平与施工经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以达到现行市政施工建设的质量高标准和高要求。
1.3安全意识未深入,存在管理相对薄弱表象应付
在施工管理中,经常会面对些危险的工序,假若稍有疏忽大意都将给单位和个人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抓好施工安全管理是
整个市政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然而大多施工工地随处可看到安全横幅悬挂,安全管理机构不管单独或合并也设置有,安全人员不管专兼职也配备有,而且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口号人人挂嘴边。
但这些表象的健全并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做的非常地好,大多还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并未从本质上去自我要安全。
就拿工地带安全帽、系安全带这样的小事,许多人都心存侥幸埋下安全隐患。
1.4资料管理不规范,制度建设体系存在管理漏洞
市政工程施工除材料、技术和人员的管理识别外,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资料的管理。
在实际施工管理中,仍然还是有许多管理者认为工程资料只是用于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临时的“摆设”,不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一般要待工程竣工后才开始去补,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施工和资料脱节,致使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按预定计划去组织施工,仅靠经验而非依据规范科学行事,这种施工管理条件下的建设项目又何谈精品。
2、有力改变现有市政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
要想取得更为理想的管理成效,须对现行施工管理在思想理念、方法与手段上创新,促进市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1 健全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制度约束化管理
提高市政施工管理的质量和工程效率提升,须建立健全与社会发展需要,与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配套管理体系。
要及时对旧有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修订更新,适用于现实施工管理的需要,对实施的细则明确细化具可操作性,特别要充分考虑到管
理中涉及到各行业协调的统筹力度,最终使施工管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有法可依和有据可查,做到用制度去约束人,用制度去管事的局面。
另一方面是各层级施工管理者须高度重视项目资料基础管理,配备专业人员专职管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彻底改变过去看成“摆设”、“应付检查”的错误观点。
同时将施工管理资料体现在施工作业各环节上,通过资料的整理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偏差,也为日后工程改造维修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从而保障施工管理规范化开展。
2.2 强化施工管理人才培养,满足施工技术的需求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竞争的法宝。
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缺乏,技术队伍中出现的能力不足和技术断层,首先要加大对施工管理人才培养,方可保证对施工技术人才开展行之有效的培养与储备。
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建立起专业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年轻的技术人才挖掘潜能。
或者实行全员学历教育提升,或者对现行施工队伍进行在职职业的提升培训等。
最终强化那些有实际施工经验但缺少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也为施工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提升提供途径与方便。
最后还可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和新的方法,提高整体施工项目的建设水平,从而保障市政工程项目建筑质量标准顺利实现。
2.3严执行责任追究倒查制,重塑安全管理的理念
“安全第一”是施工管理永恒不变的主题与旋律,是市政施工管理的首要目标之一。
从近年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发生的安全事故分
析,都是安全意识不强,侥幸心理造成付出生命惨痛代价也使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因此,要严防死守施工安全这根高压线,组织建立层层安全管理机构,落实配备足够专人专项负责,严格按照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行为准则执行到位。
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凡是项目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亲力亲维到现场监督安全的巡查。
2.4督促检查施工整体流程,严控施工管理质量关
市政工程项目的精品打造全靠过硬建筑质量作保障。
因此,质量管理也是核心内容之一,须建立完善人员配备、机制建设、系列考核体系,加强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职责感。
施工前,认真核对好合同、图纸等文件,督促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施工中,须要求在合同规定范围内控制好每道工序,发现偏差马上纠正,做好装修等收尾工作。
施工后,做好竣工计划和保护工作,保证稳步有序的交付投入使用并做好工程回访及维护,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不定时的进行检查,对发现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对查出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处理直至验收合格为止,最终为实现创优质市政建筑精品提供条件保证。
3、结束语
总之,提高市政施工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发现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不断摸索总结有实际价值的管理经验,以供行内人士参考交
流。
参考文献
[1]莫锐登.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四川建
材.2008,(3).
[2]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