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开食用籼米
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
盆内,让雏鹅自由采食。下面是 ___精心为你的小雏鹅的饲养和管
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1、育雏前的准备。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选择在有水
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鹅舍坐北朝南为好。对育雏室内
外进行 ___的清扫消毒,堵死鼠洞、蛇洞。保证育雏室干燥、通
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粉刷,地面、天花
板用20%漂白粉溶液或0.1%的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
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自然干燥。或者采用福尔
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育雏用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可用
5%的热烧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所用的垫料应干燥、
松软、无霉烂。

2、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即可饮水。饮水可以刺激
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饮水后即可开食。清料可选用浸泡约2小
时的碎米,或是煮的半生经水淘过不粘的米饭。青饲料则要选新鲜
幼嫩多汁的菜叶、青草等,青料也应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
喂食时先把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防止
食入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拉稀。每百只雏鹅1天约3百克精料、5
百克青料,分6-8次喂,夜间喂2-3次。开食后的第二天便可按时
饲喂,用1份精料和2份切成丝状的青饲料混合,每次喂食前先给
饮水,防止雏鹅暴食。一般让雏鹅吃7-8成饱即可,这样利于雏鹅
的消化和增进食欲。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的砂
砾,有助于消化。4-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和食欲增强,喂量要逐
日增加,饲料搭配一般以精料或配合饲料30%-40%,青绿饲料60%-
70%,白天喂5-7次,夜间2-3次。11-21日龄的雏鹅已有一定的觅
食力,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或用配
合饲料饲喂。青料可占日粮的80%-90%,每日喂5-6次。

3、雏鹅的管理
⑴保温、防湿。由于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
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温湿度等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特别怕
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的环境突然变化,所以要给雏鹅创造一
个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一周龄29℃-27℃,二
周龄27℃-25℃,育雏期间最忌温度突然变化,另外,温度是否适
宜,还可以观察鹅群的活动及表现。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
挤成一堆,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
口喘气,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
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室的保温方法可用电热育雏伞,红外线灯
泡或煤炉加热保温。用煤炉加温,需安装烟管通向室外,以排出二
氧化碳和烟雾,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雏鹅一般在20日龄就可以
完全脱温。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利,在潮湿的环境中,
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育雏室要经常清扫保持干燥、洁净。育雏室
的相对湿度为60%-70%。随着个体的长大,会出现强欺弱、大欺
小,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因此要定期按大小、强弱分群,一般每
平方米饲养雏鹅为1-5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
龄12-15只,15日龄后8-10只。

⑵放牧和放水。适时的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机体的新陈代谢,
加快骨骼、肌肉、羽毛的生长,增加疾病抵抗力。春末夏初,雏鹅
10日龄左右天气晴朗气温暖和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温度高,雏
鹅5-7日龄就可在育雏室外放牧,开始放牧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
长。炎热夏季放牧要预防雏鹅中暑,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
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节约成本,
增加效益。

一、饲喂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间加
入0.22%高锰酸钾,连用3天。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
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雏鹅自由采
食;或先喂料,再喂青料;或把米饭放一处,青菜放另一处,让雏鹅
自由挑选。1周龄以内的雏鹅,白天喂6~7次,晚上加喂2~3次,
这是养好雏鹅的重要措施。除保证向雏鹅提供各种饲料外,还应充
分供水,不仅每次都喂青饲料,还要经常喂水,断水会引起雏鹅暴
饮,使消化机能紊乱,容易致病。8~1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5
次,晚上喂1~2次;2周龄以上,随放牧时间延长,白天喂3次,夜
晚加喂一次,20日龄以上,如放牧场地好,白天可以不喂,夜晚仍
要加喂一次。

二、温度和湿度
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抗热能力弱,温度过低过高或变化太
大,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因此,温度是育好雏鹅的
关键环节,育雏温度第一星期为28~30℃,以后每星期降1℃,冬季
和夜晚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季和白天温度可稍低些,温度的适宜与
否可根据雏鹅的动态**和吃食状况来判断。温度适宜时,雏鹅均匀
散开,安静、活动自如,吃食正常,无异常**;温度过高时,雏鹅远
离热源,张口呼吸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偏低时,雏鹅互相拥挤、
打堆、不吃食,绒毛直立,躯体卷缩,发出的尖**,严重时造成大
量的雏被压死、踩死。育雏室的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均不利
于雏鹅的生长发育,温度高时,易感染呼吸疾病或感冒,温度过低
时,雏鹅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死亡数增多。在育雏期间,温度必须
平稳下降,切忌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保温的方式有自温育雏,电热
育雏,煤炉育雏和火坑育雏等。湿度与温度同样对雏鹅的健康和生
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引起体热的大量散发
而感到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打堆、增加僵鹅、残次鹅和死亡
数,这是导致育雏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
雏鹅体热的散发受到抑制,体热的积累造成物质代谢和食欲下降,
抵抗力减弱,同时高温高湿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发病
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育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因此,在育
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喂水时切匆外溢,常打扫卫生,保持舍内干
燥,适宜的相应温度以10日龄以内60%~65%,10日期以上
65%~70%。

三、 通气与光照
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泄的粪便以及垫草中散
发的氨气增多,若不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将影响雏鹅的健康和生
长,过量的氨气引起呼吸器官疾病,降低饲料报酬,舍内氨气的浓
度保持在10毫升/升以下,二氧碳保持在0.2%以下为宜。光照能提
高鹅的生活力,增进食欲,促进某些内分泌的形成,有助于钙、磷
的正常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如果天气比较好,雏鹅从5~10
天可逐渐增加舍外活动时间,以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

四、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室内空气的新鲜与否及室内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密度过大,雏鹅
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出现喙羽等恶癖;密度过小,则降低育雏室的利
用率。随着雏鹅的生长,体重增加,体格加大,在饲养过程中应不
断调整饲养密度,小型鹅1周龄每平米15~20羽,2周龄10~15
羽,3周龄6~10羽,4周龄以上5~6羽。鹅有合群的特性,适于群
养,雏鹅以每群50羽为宜。同一群的鹅要日龄相同,以出壳迟早,
个体大小,强弱合理分群,饲养一段时间出现差别时再适当调整,
以免被调整的雏鹅呜叫,影响采食。

雏鹅要适时放牧游水,有利于增强适应性,提高抗病力,放牧游
水的时间随气候季节而定,春末至秋初气温高时,雏鹅出壳后1星
期就开始放牧游水,冬季要10日龄左右开始,第一次放牧要选择少
风和日暖的晴天进行,先放牧,后游水,放牧时间不要超过1小
时,游水的时间约5~10分钟,游水后,将鹅赶回到向阳避风的草地
上,让其梳理羽毛,以后随日龄增大,放牧游水的时间可逐渐延
长,夏季放牧要避免雨淋和烈日曝晒,冬季要避免大风和下雪等恶
劣的气候。

五、 雏鹅的卫生与防疫
鹅的抵抗力较强,是比较好养的一种家禽,育雏时间主要做好清
洁卫生工作,垫草要每天调换,晴天要拿到太阳下晒,使窝内保持
干燥软,所以喂料时要少给勤添,以免被粪便污染,窝内一定要防
潮。因此,在此期间尤其应注意做好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相关文章:
1.
2.
3.
4.
5.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