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服务项目几乎是不盈利的, 其建设投 资高、运营成本高,是一个高亏损、高补贴的行业。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系统, 也是耗能大户, 包括电 能在内的能源消耗成本通常占运营直接成本的 30 以上。 同时,我国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我国政府 正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战略。 为了响应政府的节能减排号召, 推进绿色城市轨道交通, 提高城 市轨道交通用能效率, 降低轨道交通运营成本, 建立地铁能源管理系 统成为当务之急。 该系统注重节能数据统计分析, 挖掘节能潜力, 能帮助地铁运营 单位方便地取得各类、各项、各用能部门的用能数据,从中找出各用 能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一、地铁耗能种类及专业耗能分析地铁使用的能源主要有电、 水、 煤气、油、制冷、制热等,运营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 通过对地铁的各专业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列车牵引、 动 力照明、通风空调、电扶梯等专业耗能较多,牵引供电、通风空调、 电扶梯、动力照明能耗占总能耗的 80 左右,是节能工作分析并制定 改进措施的重点。 经统计分析,水、煤气、油、制冷的消耗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分析具体原因, 有利于制定解决措施, 进而全方位制定耗能解决 方案。 二、能源消耗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能源消耗的统计比较粗放, 只能从宏观方面进行统计,被动地进行原因分析,被动地采取措施, 事后弥补,而不能事前预测,事中判定。 制定的改进目标也是主观制定, 缺乏科学性, 至于是否达到预期 目标也缺乏科学的评判标准,且各部门、各专业各自为政,缺乏系统 性。 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对各项能耗数据不能系统、 科学地进行采集, 数据不能做到精细化统计和智能分析,更谈不上智能节能。 三、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 铁公司拟对哈尔滨地铁建立一个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对数据采集、 分 析、判断、节能实施智能化管理,具体实施如下。 1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必须结合
当前大数据的运行模式, 必须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及智能化分析处理能力, 进行数据定量分析、 科学研判和自动实施节能措施, 要具有很好的系统性、 兼容性及可扩 展性,要把哈尔滨地铁 1 号线及未来运行的几条线都要包含进去, 且 该平台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 系统构成。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具有模块化功能, 考虑到可扩展性, 该系统需 具有用户自定义模块功能,应至少由以下模块组成。 如图 1 所示。 1 数据采集模块。
通过传感器信息转化及信息采集技术, 系统应能够采集和识别各 专业、各种类型设备耗能的信息数据, 并对采集的耗能数据信息进行 存储。 2 人机交互模块。
系统必须能识别人输入的各种信息指令, 并理解、执行人的意图, 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机交互,智能地执行节能措施。 3智能数据统计分析模块。
该模块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 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生成当 前的各项数据节能指标。 4 智能控制模块。
通过大数据研判, 生成科学的节能指标, 通过与实际的节能指标 对比,智能判断是否需实行节能指令,以控制相关设备自行节能。 5 报表生成模块。
该模块需要按人的意图、 通过多样的格式把系统实行的节能预期 结果展现出来。 6 数据查询模块。
通过人机交互,能输出人想要的结果。 7 预警及报警模块。
通过文字提示, 声光报警能提示哪些设备或部位能耗超标, 提示 人员采取措施。 8地图导航模块。 通过地图导航,对各线路、各开关、各设备能耗进行精确定位, 以实现能耗精准分析
9 能耗趋势分析模块。 该模块要能根据一段时期能耗的统计分析, 横向
比较, 纵向比较 等方式,对未来的耗能趋势进行智能判断,并给出趋势图,以提示人 员采取相关改进措施。 10 用户自定义模块。
能源消耗的设备具有可变性, 能源消耗的种类也具有可变性, 人 的节能期望值也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自定义, 用户能实现不断变化的 期望和意图。 以上各模块不是独立的,是系统性的,各模块各司其职,协调配 合,共同实现预期功能。 3 系统功能。
1各种能耗类型数据的采集功能。 该系统不仅能对电力能源数据进行采
集, 而且对哈尔滨地铁涉及 的煤气、水、油、制冷、制热等能源消耗进行采集,以便全面系统地 对哈尔滨地铁能耗进行管理。 2 强大的报表功能。 系统要能输出全部能耗的日报表、月报表、季度报
表、年报表, 能输出某个专业、某条电气回路、某块表、某个电气设备各个时期的 报表。 总之,要达到按照人的期望,输出各种样式的符合预期的报表。 3精准的定位功能。 系统通过地图导航、 各种定位设备及各种开关量, 要对各节能采 集点进行精确定位,要具体到每个工班、每座车站、每个仪表、每条 回路、每个水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准确比较,更好地进行 趋势判断,更好地建立科学的节能指标, 才能对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 4 强大的智能管理和数据研判功能。
系统应有各种算法模型, 通过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计算, 并通 过大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地铁的运行能耗情况, 制定一个科学的节能指 标。 该指标也可人为定义, 系统通过实际存在的数据与该科学指标进 行比较,以判断目前的能耗是否符合要求, 并将判断结果送到系统智 能控制模块, 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 所以要求该系统需具有先进的 智能管理功能及强大的数据研判功能。 5 先进的智能控制功能。
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能化管理, 实现节能, 这就需要系统具 有很好的智能控制功能。 通过该功能对一些超出能耗指标的设备、 开关、控制阀等进行自 动关闭,或者自动调节相关阀门的开启程度,控制流量。 这就需要系统传输信号数据准确,控制方式准确可靠。 6 准确的能耗趋势分析功能。
系统建设的初衷就是进行能源有效管理, 进行事前分析预测是防 范能源非预期消耗的一项重要措施。 只有做到事前预判,采取的措施才更符合实际、更有效。 通过该智能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比较,结合相 关数据量准确地进行能耗趋势分析, 给出未来一定时期的能耗走势图, 并给出相关预警信息和建议,以提示用户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7 强大的自适应功能。
能源消耗不但具有多样性,还具有社会性。 节能的形式、 概念及社会对节能的指标、 要求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不断变化的,所以在建设开始就要考虑上述情况,要做出预判,事先 预留接口,让使用系统具有自适应功能。 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施数据采集与分析是系统建设的核心和 关键,数据采集是基础,没有数据也就没有分析,如何正确进行数据 采集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1 数据采集网络建设。
地铁公司各部门要对目前的能耗数据采集网络进行全面梳理, 特 别是列车牵引、动力照明、通风空调、电扶梯等专业更应该仔细研究, 找出目前存在的那些采集不到、采集不准、采集不全、无法采集、采 集数据制式不对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深入现场,广泛 研究、编制哈尔滨地铁能耗数据采集表。 该采集表内容要全面,并论证采集表的科学性及行车安全性。 任何方式的数据采集均不能影响供电安全, 均不能影响地铁正常 运营,不能给地铁带来运营隐患,否则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 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当前先进的传感、 红外等技术, 在采集点布放各种符合现场 实际的传感器或采集器,对电、热、煤气、油等基础数据进行采集; 并对原来不符合要求的采集或传感器进行更换。 按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数据采集网络建设。 2 系统平台搭建。
按系统容量准备符合要求的机房, 购置数据库服务器、 事务处理 服务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磁盘阵列存储等硬件, 搭建系统平台, 并进行软件安装。 3 系统调试。 平台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软、硬件调试,并对采集的数
据按预 期计划分析判断。 此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反复细致地调试、推敲、比较才能完成, 需要做包括大量修改程序代码的编程工作。 只有反复推敲, 全面的系统调试, 处理的数据才会准确并符合实 际,制定的科学目标才能科学,判断机制才有意义,系统自动控制的 各种开关量才更合理,才能实现系统预期功能。 4 系统试运行。
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 3 个月的试运行,验证能否实现预期功能。 通过耗能数据比较, 保证比较的结果更具直观性, 可对耗能较大 的专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纵向、横向比较,以验证效果。 试运行期间主要验证科学节能指标制定的合理性以及自动控制 的正确性及智能性。 此阶段非常关键,对于不符合预期的采集数据、开关量、联动逻 辑进行记录,并进行正确修改和完善,并在此反复比较验证,以保证 各项节能指标的科学性,并保证联动控制逻辑的正确性。 5 系统正式运营经过系统试运行,并进行了修改完善,经广泛论 证,符
合预期功能后,便开始正式运营,实现智能节能控制。 五、结语哈尔滨地铁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涉及到大数据分析及智能控制, 与当前最先进的理论及应用息息相关, 因此也是一个发展的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研究、不断修 改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动节能, 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地铁。 作者赵广岭王英龙谭银玲王钊单位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本 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 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 肺 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 在人类总 死亡率中排第 5~6 位。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 明显受累的表现 ,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 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在 HAP 中以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内获得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和健康护 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 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 征,在流行病学、 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 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 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 ICU 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 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 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 肺炎。 简单地讲 ,是住院 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 咳痰 ,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 ; 伴或不伴胸痛。 ② 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 > 10 99 X 10 / L或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 ICU的肺炎。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