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
1 8
潮州单丛茶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管理
陈勤陈汉林(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潮州521000)
潮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然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上世纪50代初,茶园管理还是粗放型的,茶园基 本不施肥。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在得 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为追求产量而大量 施用化肥及偏施氮肥的现象。今年,国家农业部号召 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如何适应当前形势, 结合潮州单丛茶园土壤情况,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势 在必行。 1潮州单丛茶园土壤情况 1.1对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开展茶园土壤采样检测
分别在潮州市潮安区的凤凰镇、湘桥区的意溪
镇、铁铺镇、饶平县的浮滨镇、东山镇等主要产茶区,
采集24个样品。每个土样以1个取样点为中心,在
5m范围内取2个样品混合而成,样品采用不锈钢工
具采集0—40 cm土层土样,剔除大的根系和砾石等
杂物,每点留样1000g左右,混合。混合土样经风干、
碾碎、去渣、过筛,对角取样法留500g混合土样供
分析。
表1土壤样品检测结果
1404041 5.0 0.]03 104 8.5 48 2 66
{
《
_______……一■E … ●tj , … ・- ~J■■■■■■■■■一
mE【屹l●弼fl——————一一 -置●l 栅: 采 H——
___巳【●曼【. 量● IN[o] 『』. 一 I.J——
1.2结果分析
1.2.1茶园土壤酸度 土壤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潮州市茶园土壤属于酸 性红壤土。在所调查的茶园中,土壤DH值最小值是 4.6,最大为5.3,DH值在4.50—5.50之间,符合优 质高效高产条件的茶园的要求。 1.2.2茶园土壤有机质状况 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0.32-3.15%,平均值 为1.59%。其中54.1%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 1. ,而16.8%的茶园土壤有机质低于1.0%。从检 测数据来看,茶园土壤有机质整体水平较为丰富. 但不同茶园的差异较大。 1.2.3茶园氮磷钾元素状况 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025—0.115%,平均值为 0.075%。土壤碱解氮含量范围在29—121mcj/Kg,平均 值73.71 mglkg。土壤速效磷含量范围在O.2~98.2mg/ kg,平均值13.64mglKg。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 21~111mg/Kg,平均值为51.04 mg/Kg。表明潮州市 茶园土壤氮磷钾含量整体偏低,不同茶园土壤养分含 量差异较大。 2目前我市茶园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茶园土壤采样检测结果可知,潮州市的茶园土 壤营养状况参差不齐,不同茶园的差异较大,这说明 经过近年来的技术推广,部分茶农已经接受茶园合理 施肥的理念,着手改良茶园土壤状况。但是,还有 部分茶农不重视施肥,依旧采用粗放型的茶园管理方 式,茶园土壤状况差,茶树长势差,抵抗不良环境条 件的能力差。总结一下,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2.1不施肥。部分茶农不施肥,导致茶园土壤理 化情况恶化,土壤板结。土壤供给茶树有效营养成分 不足,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2.2偏施化肥。部分茶农片面追求产量,偏施化 肥,甚至滥施氮肥,极少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肥力 下降,茶叶的品质下降。氮肥与磷肥、钾肥的有效配 合才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增产作用,单施氮 肥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单施化肥,不能改土培肥, 无法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2.3施肥方式不科学。部分茶农不注重深耕改土 及客土,茶园土壤常年不耕作,土层严重板结,土壤 理化性状差。施肥时,只能在雨天采用散施的方式 施人化肥,肥料流失严重,利用率低。特别是氮肥, 散施方式加大氮素的挥发、淋失和反硝化损失。 广东茶业20]7第3期 3对单丛茶园施肥管理的建议 潮州单丛茶园施肥管理应以“重施有机肥,化肥
为辅,因地制宜,合理施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茶
园土壤状况,结合茶树生长情况,采用合适的施肥方
式,施用适宜的肥料,以改良土壤状况,提高茶树
营养水平及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为连年稳质、
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1肥料选择与施肥方式
有机肥,可选用商品化生物有机肥、碳基茵肥等,
草原羊粪肥、鸡屎肥等应用EH菌腐熟后施入。有机肥
宜作基肥,于秋冬季,结合耕作、客土,以沟施、穴
施的方式施入。化肥,选用三元复合肥或茶叶专用肥。
复合肥宜用于追肥,低山茶园宜使用高氮型复合肥,
高山茶园宜使用高钾型复合肥,以穴施的方式施入。
3.2农家培肥与茶园深耕、客土
3.2.1农家培肥。建立有机肥料沤肥池,规格视
实地情况而定。豆饼和茶籽饼按3:1的比例混合,
淋湿EH菌100倍液,上面盖上黑色的塑料膜进行沤
肥。一般沤制20天可下田。
3.2.2茶园深耕、客土,施基肥。秋末冬初,对
茶园进行清园,对园地进行深耕翻土、客土。客土应
逐年进行,每年客土不超过15厘米,以三年为一个
周期。同时结合耕作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
为辅。
3.3蚯蚓有机培肥
3.3.1选择场地与建蚯蚓养殖槽。选择地势较高
不易积水、交通便利、开阔平整的场地,周边有高大
树木遮阴最佳。养殖槽的规格:长×宽X高为2m
×1m×0.7 m,采用混凝土砖砌,内外壁均不抹面,
槽底为一坡面 坡底留有排水孔,以便于渗出多余水
分。在养殖槽上建设铁皮瓦棚,瓦棚上面接淋洒水管,
用于夏季高温季节淋水降温。
3.3.2选择饲料,养殖蚯蚓。选择牛粪、猪粪
为饲料,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晒干备用。
放养前,在养殖槽备食料,一层稻草加一层牛粪,以
三层为宜,淋湿,让其自然发酵15天后,放入蚯蚓
苗进行养殖。养殖槽上盖黑纱网,避光保湿。
3.3.3蚯蚓肥的施用方式。一是直接施用蚯蚓
肥,以穴施或沟施直接施用。二是蚯蚓下田。于秋
冬季,以沟施方式先施入有机肥料,按牛粪、稻草、
豆饼的比例为1:1:0.15,每亩施人2000Kg。等来
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放入蚯蚓,每亩2000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