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的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06-03-14基金项目:2005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0551028);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攻关项目(GC05B70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LC05C12);2004年度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辜松(1963-),男,广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现代园艺生产设备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辜松,江林斌(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嫁接机是工厂化嫁接育苗生产的关键设备,使用嫁接机可以提高嫁接作业生产率和嫁接苗成活率、并降低作业难度。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嫁接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典型机型的性能特点,并对各种类型的嫁接机进行了性能和价格分析。关键词:蔬菜嫁接;嫁接机;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S233.74文献标识码:A嫁接技术2000多年前发源于我国,日本于1925年开始将其用于瓜类蔬菜栽培生产,80年代,蔬菜嫁接栽培技术遍及日本、中国和欧美各国[1-2]。蔬菜嫁接技术性非常强,手工嫁接育苗存在作业率低、嫁接苗成活率不高、出苗不均匀等问题,这种状况制约了蔬菜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采用嫁接机进行机械化嫁接可提高生产率、降低嫁接作业难度、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保证嫁接苗生长一致,有利于生产管理和规模化生产。1蔬菜嫁接方法介绍靠接法是在砧木和接穗的胚轴上对应切成舌形,将两切口相互插靠到一起,再用嫁接夹固定,待伤口愈合后去掉嫁接夹,并断掉接穗的根,此法由于愈合期保留接穗的根,成活率高,但是作业繁琐(见图1A)。插接法是在砧木上用打孔签打孔,将接穗去根并切成楔形,再将接穗插入砧木中,对于成熟的嫁接人员不需夹持物固定嫁接苗,该方法作业简单、应用面广泛(见图1B)。贴接法是将砧木和接穗都削成斜面,然后将两个斜面贴靠在一起,再用嫁接夹固定,此方法作业较简单,是机械嫁接机采用最多的方式(见图1C)。劈接法是在砧木上开楔形槽,将接穗切削成相应的楔形插入砧木的槽中,用嫁接夹固定,由于需要在砧木上开通槽,瓜科砧木都有随腔而不适用,此法一般用于茄科蔬菜(见图1D)。套管法是在贴接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该法将嫁接夹改为塑料套管,并且砧木和接穗的接触面也可切削成V形(见图1E)。平接法主要用在自动化嫁接机上,该法将砧木和接穗平切,固定物不是可重复利用的嫁接夹或套管,而是喷涂一种生物胶粘和砧木和接穗,嫁接苗成活后不需去除,这种方法作业速度快,但生物固定胶成本较高(见图1F)。针接法是对夹持物进行了改进,采用针形物固定对接在一起的砧木和接穗,嫁接苗成活后不去除针形物,该法作业速度快,但针形物不重复使用,与嫁接夹相比成本较高(见图1G)。

2国外嫁接机技术先进国家的发展现状日本最早开展蔬菜嫁接机的研发,之后韩国也相继开展了研究,其他国家还没有研究成果报道。第38卷第6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8(6):847 ̄8512007年12月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Dec.2007文章编号1005-9369(2007)06-0847-052.1日本嫁接机的研究与开发1986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生物系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推进机构(生研机构)组织多家公司参与,率先开始研制嫁接机。1987年研制出半自动形式1号试验样机G871,上砧木和接穗苗由人工完成,其余由机械完成。该机采用贴接嫁接法,适用于瓜科蔬菜的嫁接作业,其嫁接成功率为78%~85%。1989年在1号机的基础上又研制出半自动形式2号试验样机G892。为方便连续作业,该机采用圆盘输送砧木、接穗,一次可上盘20套砧木苗、接穗苗和嫁接夹。在不计向圆盘输送机构上放置砧木苗、接穗苗和嫁接夹的时间条件下,3s完成一株苗的嫁接作业,其嫁接成功率达到了90%~98%。1991年又研制出全自动式的3号试验样机G913。3号机所用砧木和接穗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嫁接时分别将砧木和接穗营养钵置于8穴×6穴的专用穴盘中,输送皮带移动穴盘自动上苗;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苗钵位置和秧苗叶片方向,自动夹持、切削、对接和上嫁接夹。该机的嫁接成功率达90%以上。1994年日本井关公司同日本生研机构协作推出了商品化GR800B型半自动瓜科嫁接机以及GR800T型半自动茄科嫁接机(见图2A)。该机采用贴接法、单株作业形式,作业时1人上接穗苗、1人上砧木苗,生产率可达800株・h-1,嫁接成功率为95%。另外日本村田种苗公司也根据自身育苗生产需要,开发研制出采用专用嫁接夹的半自动嫁接机,该机同井关公司嫁接机的工作原理类似(见图2B),可进行黄瓜和番茄的嫁接作业,生产率为600~700株・h-1。三菱公司根据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的嫁接苗生产模式开发出MGM600型全自动嫁接机(见图2C)。该嫁接机采用套管法,砧木和接穗以单列形式送入嫁接机,切削后的砧木和接穗压合在一起后,使用专用弹性透明套管固定,嫁接苗成活后套管自动脱落。该机适用于茄科蔬菜,生产率可达600株・h-1[3]。1990年日本TGR研究所以大规模育苗生产系统为目标研制全自动嫁接机,1993年开发出商品化茄科用KGM0128型嫁接机(见图2D),1995年用于瓜科嫁接作业的嫁接机问世,目前小松公司负责经营销售。该嫁接机以穴盘为单位输送砧木和接穗苗,作业时砧木和接穗夹板分别一次夹持1列砧木和接穗进行整列切削整列对接;之后相继在对接处喷涂生物粘接剂和固化剂,1s左右粘接剂即可固化,单株苗用粘接剂的成本为人民币7分左右。该机采用平接法,生产率为1000株・h-1,嫁接成功率达97%。日本洋马公司同生研机构协作,1993年开始研制全自动式嫁接机,1994年末AG1000型全自动嫁接机开始上市销售(见图2E)。该机也采用贴接法,以穴盘为单位输送砧木和接穗苗,切削后的砧木和接穗采用普通嫁接夹固定,嫁接成功率到达97%,但该机只适合于茄科蔬菜嫁接作业,生产率为1000株・h-1。为降低大型嫁接机的造价,洋马公司于2003年推出了体积较小,操作方便的T600型半自动化瓜科嫁接机(见图2F)。该机采用套管法,砧木和接穗切成V型,操作人员分别将去土砧木和接穗以单株形式送到嫁接机上,嫁接机自动完成砧木和接穗的切削、对接和上套管作业。该机生产率可达600株・h-1,嫁接成功率为98%。󰀁󰀁

图2日本主要商业化和实用化嫁接机Fig.2Thepopulargraftingrobotsusedin

Japan・848・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38卷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开发研究了“plug-in”嫁接装置,即用频率为0 ̄40kHz、振幅为0.03mm的超声波振动切削装置将接穗加工成角度为14°、长为10mm的锥形,另一方面用4500r・min-1的锥形钻头在砧木上钻锥形孔,然后把接穗接到砧木上[4]。1999年大阪府立农林技术中心开发出纯手工作业的简易嫁接器具TK-WH(TK-WD),由日本MARK公司经销,该器具采用劈接法,适用于茄子、番茄等蔬菜的嫁接作业,由砧木切削器和接穗切削器两个独立部分构成(见图3),完成切削的砧木和接穗用嫁接夹固定在一起[5-6]。

2.2韩国嫁接机的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也开始研究嫁接机,开发出采用靠接法的小型半自动式嫁接机(见图4)。该机采用凸轮传递动力,分别完成砧木夹持、接穗夹持、砧木和接穗切削和对插4个动作,最高生产率为310株・h-1,嫁接成功率为90%。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在韩国、日本和我国有一定销量,但是,由于采用靠接法嫁接,推广使用受到限制。

继半自动式嫁接机之后,韩国Idealsystem公司开发出针式全自动嫁接机,该机采用防回转五角形陶瓷针作为砧木和接穗的固定物,利用穴盘整盘上砧木和接穗苗,操作方便,作业速度快,生产率可达1200株・h-1,适合茄科蔬菜的嫁接作业。3国内嫁接机的发展现状3.12JSZ-600型蔬菜自动嫁接机中国农业大学张铁中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蔬菜嫁接机的研究,1998年成功研究制出2JSZ-600型蔬菜自动嫁接机(见图5)。该嫁接机采用单子叶贴接法,实现了砧木和接穗的取苗、切削、接合、嫁接夹固定、排苗作业的自动化。该机嫁接作业时砧木可直接带土团进行嫁接,生产率为600株・h-1,嫁接成功率高达95%,可进行黄瓜、西瓜、甜瓜等瓜菜苗的自动化嫁接作业[7]。

3.22JC-350型插接式自动嫁接机2005年东北农业大学研制出2JC-350型插接式自动嫁接机(见图6)。该嫁接机采用人工上砧木和接穗苗,通过机械式凸轮传递动力,可完成砧木夹持、砧木生长点切除、砧木打孔、接穗夹持、接穗切削以及接穗和砧木对接动作。该机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生产率为350株・h-1。经改进目前生产率已达500株・h-1。由于采用插接法进行机械嫁接,不需嫁接夹等夹持物。适用黄瓜、甜瓜和西瓜的嫁接作业,嫁接成功率达93%。图3简易嫁接器具Fig.3Simplegraftingtools

图4韩国半自动嫁接机Fig.4AsemiautomaticgraftingrobotofSouthKorea图5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嫁接机Fig.5Thegraftingrobotdevelopedby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

图6东北农业大学开发的嫁接机Fig.6ThegraftingrobotdevelopedbyNortheastAgricultural

University辜松等: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的发展现状・849・第6期另外,湖南农业大学也开展了苗木机械嫁接的研究工作[8]。4嫁接机的价格与性能比较常见嫁接机的特性参数见表1。价格、生产率和嫁接成功率是三个主要参数指标。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每隔10年对日本蔬菜嫁接育苗生产进行一次调查,根据2000年最新调查结果,52%的蔬菜嫁接育苗生产者对嫁接机的价格表示不易接受,希望开发价格低、操作简单的嫁接育苗设备,因此价格是嫁接机最重要的指标。日本嫁接机一般自动化程度较高,这导致嫁接机的价格过高,如日本小松公司的全自动嫁接机自动化程度最高,价格也最高,达到196万元人民币;井关公司半自动化嫁接机的价格为49万人民币。一般嫁接机不能同时适应瓜科和茄科蔬菜嫁接,并且嫁接育苗非全年作业,嫁接机完成嫁接育苗后即成为闲置设备,因此如此高的价格很难被农民所接受,小松公司的全自动嫁接机从1993年开始销售到2000年,仅售出4套,井关公司的嫁接机销量较好,在同比时期国内外销售量也仅在100台左右。相比而言,韩国的小型半自动嫁接机,结构简单,其价格只有3000元人民币左右,仅在1992~1995年韩国国内就销售约1000台,日本销售250台。据此,2004年洋马公司开发出小型、半自动的T600型嫁接机,价格在35万元人民币。另外,日本又推出了TK-WH型手动嫁接器具。表1国内外主要嫁接装置性能比较Table1Apropertycomparisonofdomesticandforeigngraftingrobots研究单位Maker型号Model自动化程度Automatization嫁接方式Graftingmethod夹持物Clippingtype生产率(株・h-1)GraftingRate适用对象Plant嫁接成功率(%)Graftingsuccessrate外形尺寸(dm×dm×dm)Size重量(kg)Weight参考价格(万元)Price日本井关日本三菱日本小松日本洋马日本洋马韩国Idealsys韩国裕丰日本MARK中国农大东北农大GB800B/TMGM600KGM0128AG1200T600-嫁接太郎TK-WH2JSZ-6002JC-350半自动全自动全自动全自动半自动全自动半自动手动全自动半自动贴接法贴接法平接法贴接法V形平接针接法靠接法劈接法贴接法插接法普通嫁接夹专用透明套管瞬间粘接剂普通嫁接夹专用透明套管嫁接针普通嫁接夹普通嫁接夹普通嫁接夹无800800100012006001200310-600350茄科/瓜科茄科茄科茄科瓜科茄科瓜科茄科瓜科瓜科9595959798-90-959313×13×1025×14×1320×19×1725×20×1511×10×12-2×3×21.5×1×18×6×105×4×3215400>800750155-4--2049-19614035-0.30.065-0.5嫁接机的生产率同其自动化程度有关,全自动嫁接机生产率高,半自动嫁接机生产率低。嫁接机的嫁接成功率全自动略高于半自动,因为机械作业的准确性要好于人工作业;但是,自动化程度越高,嫁接机的嫁接成功率同嫁接用苗的标准化程度的关系就越密切,即只有在提供的嫁接用砧木和接穗的几何尺寸达到标准、均一的条件下,嫁接机才可保证有较高的嫁接成功率。由于开发出的各蔬菜嫁接机所采用的嫁接方法各异,适应的生产模式单一,适用蔬菜种类不广,目前还很难做到通过价格和生产率及嫁接成功率进行经济性搭配的程度。目前蔬菜嫁接育苗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各种模式之间的育苗基质、育秧钵或盘、播种方法、催芽设施、育秧设施和嫁接苗愈合设施等都不相同,各类嫁接机独特的生产要求很难与不同的模式相吻合,并且,嫁接机的自动化程度越高问题越严重。因此,蔬菜育苗生产模式的不同制约了嫁接机的推广使用,这个问题即使在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日本同样存在,根据日本新农业机械实用化促进会社的统计结果,1994年开始截止2004年,全日本嫁接机的总推广台数也只有96套。通过以上分析比较,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农村劳

动力丰富、农民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育苗机械化程・850・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38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