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背景
中共十八大提出对全国文化工作的重要要求、广州市
文化馆新馆址建设方案的选定对于广州市文化馆的群文
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万平米的场地管理、
单一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滞后性,导
致群众参与度低和服务渠道无法拓展、文化服务平台难以
建立的封闭性,这些服务困难现状都发人深思,究竟该如
何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呢?
国家2011年“十二五”提出的“数字文化馆”概念
被奉为是解决这一系列困境的最佳方案,肩负不断创新文
化馆的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
不断增长的文化要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以一种新型的
服务方式,称为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
要而紧迫的课题,广州支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受广州市文
化馆的委托,将广州市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结合数字文化馆
概念做了进一步调研,以下是调研情况:
通过对国内部分的省市文化馆进行调研得到:重庆北
碚区成立的“碚壳”网、内蒙古的“移动数字文化馆”是
国内目前成立较早、具备部分概念的数字文化馆,经过调
研,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文化馆不仅仅只能满足“移动性”
或者“便利性”这些特点,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群
众参与度高?如何让群众容易参与?文化馆的服务方式
是否能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持续需要?如何丰富文化
工作传播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认为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数字文化馆才
是服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的新模式,是真正为群众提高文
化活动的基础,首先来分析数字文化馆的组成方式:
一、 数字文化馆的概念
1、数字文化馆的特点
(1)创新性 数字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一项新型
而重要的元素。它既属于数字化服务形式,又不等同于简
单数字化服务的层次,而是对文化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
的全覆盖。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解读就是文化馆的数字化,
它涵盖了文化馆职能的所有服务内容甚至外延,并突破时
空、场馆、受众的局限,提供更广泛、更多彩的文化服务,
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2)“便利性”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即不具
有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数字文化馆
的文化服务模式将“便利性”推到极致,它依托互联网及
相关网络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
媒,比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更
便利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
数字文化馆以其先进的网络模式,对受众体点对点的
终端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它不是
对文化馆职能的替代,而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性”服务
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服务模式将突破文化馆传统网站单一
电脑终端信息(资讯)服务,利用强大的数字网络平台,
实施多通道的信息发布,实现广泛而非资讯式的终端化服
务。通过有效的覆盖提供广泛的基本性文化服务,从而促
使文化馆阵地服务创新为体验式及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
服务,构建一个科学、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数字文化馆的内容设置
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优势,数字
文化馆可打破传统文化馆服务的观念,根据受众群体的诉
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
务空间,来满足群众享受文化的实际需要。
4、数字文化馆服务发展的方向
(1)建立多媒体文化馆
依托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的先进设施,运用好现有文化
馆资源和以往积累的群众服务工作经验,建立多媒体文化
馆服务新模式。利用现在移动环境的便利性和智能终端的
普及性的环境,积极发展多媒体内容的群众文化资源,把
以往组织完活动或者课程就结束的宝贵资源统一制作整
理,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让群众在家就能够浏览和学习到
最新的文化馆活动和课程,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
的信息集中整理,分类建档。
(2)建立文化馆资源数据库——数字社区
所谓的数字社区,就是让大家在手机或者其他任何终
端访问时都能够轻松、容易的找到自己身边相关的文化活
动信息——既数据库,数字社区就是数字文化馆的延伸服
务。在“数字社区”虚拟的世界里,服务成本得到有效控
制,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整合与利用,受益群体得到有效扩
展,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得以广泛实现。“每人拥有一个文
化馆”再也不是梦想,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将得到真正兑现。
然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就需要建设可以承载大量
数据资源的数据库,利用云计算、云服务,让资源的撷取
移动化、多终端化。让访问变得更加简单和随意,通过资
源数据库的建立结合多媒体文化馆,让群众文化传播成为
多渠道、立体传播的新模式,解决了以往单一性、滞后性
和封闭性的弊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打破馆际壁垒,
实行全城一馆制。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
创新多通道、终端化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
均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延伸社区群众文化服
务
要想建立先进的多媒体文化馆和资源数据库那就需
要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支持,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的
构建、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的选择、服务终端形式的设定,
将直接影响数字文化馆服务的成效。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
台、电信等网络通道的传输,达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数
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
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将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
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计划组织广州数字文化馆的论证会
针对现今文化馆工作的状况分析,结合未来数字文化
馆的发展方向,我公司建议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邀请文
化事业的主管领导、专家和拥有云计算、云服务的互联网
科技公司、科技领域的资询公司一道对未来数字文化馆发
展方向进行论证,会议计划于11月下旬开展,届时将邀
请以上相关领导、专家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