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
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
昔洛韦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
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
和对照组比较,均比对照组用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总有效
率为95.24%(40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19%(32例),观察组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为7.14%,两组比较,P>0.05。结论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
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使病程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少,患者能够耐受。

标签:阿昔洛韦;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在临床上属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主要在夏秋季
节多发,临床主要表现:高热、流涎、咽痛、呕吐等[1,2]。主要是由病毒感染
引起的,因此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和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并发症[3,4]。
本文就将8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进行治
疗,比较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确诊为疱疹性咽
峡炎的患儿84例,患儿主诉均是突然发烧、流涎、拒食等,年龄稍大点的患儿
诉有咽痛,扁桃体上能见到2mm~4mm的疱疹,其周围泛红晕,病变局限在咽
峡部,破溃后则形成小溃疡。查血象白细胞计数偏低或者正常。均符合疱疹性咽
峡炎诊断的特征。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9例,年龄1岁~8岁,病程15h~24h;观察组中男21例,女21例,
年龄1.5岁~8.5岁,病程18h~24h。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
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5%~10%GS100ml中加入利巴韦林注射液[剂量:
10mg~15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儿给予阿昔洛韦片10mg/
(kg·次),口服,4次/d。另外两组患儿均加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物,如有细菌
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均为5d 1个疗
程。利巴韦林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33021960;阿昔洛韦片
珠海联邦制药生产,国药准字:H19983136。

1.3疗效评定标准 标准分三种[5,6]:治愈、好转、无效。体温正常,咽部
疱疹消失,咽痛和流涎等症状也消失为治愈;体温恢复正常,咽部疱疹大部分消
失或者明显缩小,咽痛和流涎等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体温不降低或者有上升趋
势,咽部的疱疹不缩小或者减少,咽痛和流涎等症状无减轻为无效。有效率=(治
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
( 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有效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自觉症状缓
解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均比对照组用的时间短,经t检验,
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4%
(40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19%(32例),组间经检验,x2=0.0302,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有胃部不适1例(2.38%),食欲减退1
例(2.3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儿有疲倦2例(4.76%),食
欲减退1例(2.3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5。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而引起,在临床上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的一种特殊类型[7,8]。柯萨奇病毒感染属于小RNA病毒,呈散发性流行,传
染性极强,高发期主要在夏秋季节,主要经口、呼吸道进行传播,1岁~7岁的
孩子容易受到感染[9~12]。阿昔洛韦(ACV)又称无环鸟嘌呤,属于非糖苷核
苷酸类抗病毒药物,能够在单纯的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最终磷酸化为三磷酸
阿昔洛韦,和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相结合,最终使病毒DNA的复制受到抑制,
另外,还能够终止病毒DNA延伸来抑制病毒生长。

有研究发现[13],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本研究
中显示,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和对照
组比较,均比对照组用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
95.24%(40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19%(32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阿昔洛韦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观察组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两组比较,P>0.05,
两组不良反应相当,可以放心使用。

综上所述,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使病程明
显缩短,不良反应少,患者能够耐受。但由于研究样本较少,还需要大样本的研
究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周菊生.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
(27);132-133.
[2]邹国新,刘和平,赖忠华.利巴韦林雾化联合活性阴离子抗菌涂喷口腔治
疗疱疹性咽峡炎68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72.

[3]徐鸣浩,李宜航,葛太玲,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口服治疗疱疹性
咽峡炎92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49-50.

[4]李晓娅.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30):52-52.

[5]莫云芝.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10):75-75.

[6]张文琼.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1,24(2):95-96.

[7]毛静玲,吴英杰.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
究,2012,10(6):123-124.

[8]鲍福全,张俊荣.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10):96-96.

[9]马晓风.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7(8):748-749.

[10]王先平.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J].医学信息,2010,23(7):
2160-2161.

[11]谭安琦.阿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
康,2011,19(6):315-315.

[1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133.

[13]甄娇岚.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1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童杂
志,2002,17(5):317-3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