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

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

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赵杰[摘要]鉴于突破性技术创新非连续和突变性的特点,产品性能比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差、市场规模难以预测等自身特点,加之外界组织环境的局限性,使得成熟企业在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时,面临着诸如技术识别能力、投资决策模型、市场营销过程、主流用户、组织结构适应性、资源缺乏和分配、组织决策层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困境。

通过剖析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技术突破轨道图的技术识别、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技术开发的二元组织、目标客户的市场地位、灵活的联盟战略、宽松扶持的政策环境以及全面的技术支持等对策,为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成熟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对策[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9-0027-04[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社会关系网络与隐性知识扩散绩效关系———以研发团队为例”(批准号:2011SJB630001)[作者简介]赵杰,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项目管理。

(江苏常熟215500)Abstract:With the features of discontinuity and mutability for the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poorer properties than those of standard products in mainstream markets and unpredictable market scale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outside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s,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matur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with the predicaments such as technical recognition capabilities,investment decision models,marketing processes,mainstream users,organization structure adaptabilities,resource shortage and allocation,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eam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aspects.Through the analysis on reasons of these difficul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technical recognition of technical breakthrough track charts,real options for investment decisions,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market positions for goal customers,and flexible alliance strategies,and loose supporting policy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overall technical supports,which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eveloping the 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Key words:mature enterprise;disrup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countermeasures一、引言目前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传统渐进性创新战略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追赶陷阱和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网的密集包围。

成熟企业要实现技术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一味地固守渐进性创新战略,而必须有决心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面临突破性技术创新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策略,以期尽快进入前沿技术的领域。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分类C.M.Christensen将突破性技术创新分为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两种主要的类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从时间和性能两个维度上进行了相关界定。

Enterprise Strategy|企业战略在此三维模型上(如图1所示),Y 轴表示产品的性能,X 轴表示创新的时间轴,Z 轴为新的顾客和新的消费环境,对于与原有价值网络不同的新价值网络可以沿第三个坐标出现。

由此,可以将第三坐标轴上产生新价值网络的破坏称为新市场破坏。

低端破坏则指在原有价值网络的最底部,对最无利可图、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的破坏[1]。

三、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非连续和突变性的特点,产品性能比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差,市场规模难以预测,外界组织环境受到局限,这使得成熟企业在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会面临很大阻碍。

(一)技术原因1.技术识别能力的限制。

在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初期,技术还处于很不完善的状态,各种性能指标也比较模糊,其评价结果通常不能满足主流用户的需求,这让企业对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时机难以有效地识别和判断,导致成熟企业在面对突破性技术的挑战时,其本能反应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更大创新,以期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这本质是渐进性技术创新的体现。

由于现有渐进性技术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主流产品品质的过剩,加之自然规律自身的极限,这样的竞争优势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使得成熟企业最终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果。

2.投资决策模型的局限。

目前实际中仍普遍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 )来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传统的净现值评价尽管可以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某些量化的依据,但投资计划静止不变的假设前提只适于相对稳定的技术和市场。

在面对迅猛变化和极不稳定的突破性技术环境时,财务指标不确定和财务预期困难等诸多非线性因素,会导致采用现金流折现法的局限性凸显,从而出现成熟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投资上受到激励较小的局面[2]。

(二)市场原因1.市场营销过程的制约。

渐进新技术创新属于传统创新,其营销过程与传统的市场营销过程基本相同,主要有产品的市场细分和营销渠道选择两方面组成。

成熟企业实施传统创新时,营销部门一般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来发现产品特性和销售情况之间的关联,以便找出创新的途径,而这样创新途径的选择必须是市场营销理论建立在以环境为基础的产品市场细分方案之上。

成熟企业要想制定有预测性的营销方案,就必须了解消费主导者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主要市场环境。

然而,现实很多成熟企业的营销渠道大都是由产品类别来区分的,并没有考虑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因素[3]。

由此,这种传统的营销渠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发者对于产品需要进行创新内容的灵活性。

2.用户需求的障碍。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中潜在用户的需求,这种潜在用户的需求往往是背离主流用户需求的。

基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主流用户的需求,现实中成熟企业在按部就班地发展渐进性技术创新时,只会关注主流用户的需求,放眼于眼前利益,这也导致成熟企业的资金投向通常只局限于主流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或产品类型,使得企业往往会忽视突破性技术创新带来的成功,错过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有利时机,从而出现企业的业务难以拓展,最终失去行业主导地位的局面。

(三)组织原因1.组织结构形式的制约。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通常对创新模式有很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不同的创新特点要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来适应。

基于渐进性技术创新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特点,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一般都比较严密,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表现出缺乏弹性和系统刚性的特点。

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要求截然相反,组织结构的弹性形式表现出宽松的工作流程和松散的工作形式,是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研发能力和开拓精神[4]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我国成熟企业大多还沿袭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体系严密和条块分割的局面严重束缚了企业研发部门的创新能力,对待创新只能采取保守的改进策略,导致突破性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图1突破性创新的三维模型: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成熟企业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2.组织决策层的制约。

诚然,决策层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

当企业研发部门提出一项技术表现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成熟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及时准确地作出恰当的判断:是将其视为机会并把握机会大力发展,或是认为其会对企业目前的发展和地位构成威胁,而选择放弃。

C.Gilbert和J.L.Bower(2002)认为,威胁或是机会是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而言的。

当企业已经为发展突破性技术创新而构建了新的业务模式,需要将这项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看成是发展的机会;而当企业进入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投资时,必须将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视为威胁,因为它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前期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力度,此时企业必须加大投资规模,这样才能为突破性技术创新创造发展机遇[4]。

如果企业决策层意识观念落后,未能做出正确决策,则即使出现了突破性创新的苗头,也会泯灭于萌芽之中。

(四)创新资源原因1.创新资源匮乏的障碍。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的压力会促使成熟企业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放在首位,致使他们工作和发展的焦点主要放在如何扩大产品在目前的市场覆盖率以及稳固眼前消费群体的策略上,对产品本身的技术创新则重视不够,进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人、财、物等物质保障和对企业员工灌输创新的意识等无形资源都很少,导致企业没有能力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创新,企业发展始终处于维持原状的状态之中,对实施需要巨大投入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则是难上加难。

2.创新资源分配的制约。

P.Thomond、T.Heraberg 和F.Lettice(2003)指出,不能在资金上支持潜在的破坏性项目是组织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一大障碍[5]。

现有成熟企业在传统创新研发的过程中,只进行主流用户的市场调研,很少会对其他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很难发现潜在客户的需求,从而出现市场调研与未来实际需求的脱节、创新资源分配程序的扭曲、资金的错误流向的局面,使真正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这也从根本上丧失了培育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