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公园项目成果交流和国家公园试点进程分享会

国家公园项目成果交流和国家公园试点进程分享会

国家公园项目成果交流
和国家公园试点进程
分享会

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承办方: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27日(外地代表入住)-28日(全天)
会议地点:京师大厦三层第五会议室
一、项目介绍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保
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2015年1月,十三部委联合
下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序幕;2017
年9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由中央公布,明确了国家公园的总体定
位、体制建设的目标要求、未来发展的核心制度等事项;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
提出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国家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除了相关体制改革研究,社会
力量如何积极有效参与、国际经验如何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借鉴,也是重要工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联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及卢克·霍夫曼研究所,于2015年9月启
动了“中国国家公园”项目,旨在紧扣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搭建交流平台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倡导、试点示范等方式,凝聚国内
外科研、政府、企业等机构,形成上下合力、多方参与、紧跟国际前沿、理论结
合实际的项目模式,为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提供技术和案例支撑。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该项目在研究和实践等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研究方面,项目研究团队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卢克·霍夫曼研究所为学术支持,以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为理论基础,与利益相关方开展知识合
作生产,立足于案例形成了可推广的支持国家公园体制下社区生计与保护相协调
的制度诊断工具和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保护地空间管制技术路线。在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等项目核心团队的努力下,成果已多次在各类会议上推广,对学者
和决策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践方面,项目组成员参与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第
三方评估工作,足迹遍及全部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走访了一线管理者、政
府部门、当地社区和访客等利益相关者,探寻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保护生物多样
性和维系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点,以详实的科学证据和调查资料为国家公园体制
试点区政策对标和具体实施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持。
这次会议,就是以项目的成果介绍为引子,在《总体方案》刚刚发布、十
九大报告为国家公园“加温”之时,让各方会聚一堂,进行国家公园项目成果
交流和国家公园试点进程分享。
二、会议简介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承办。会议以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等形式进行,分为三个
主要议题:

(1)解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及当前国家
公园体制建设的核心问题;
(2)交流各方关于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探索《总
体方案》落地所需的理论依据、科学技术支持、政策创新和实践操作。
(3)在报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进展的基础上交流试点困难和政策诉
求,讨论国家公园研究如何进一步支持试点工作。

三、会议议程
11月27日
15:00-22:00 外地参会者入住 宾馆
11月28日
上午第一阶段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总体方案解读(主持人:王蕾 世界自然基金会)
形式:主题报告
9:00-9:30 (10分钟互动)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总体方案的形成和关键点 彭福伟 副司长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
9:30-9:50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家公园建设 王毅 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9:50-10:10 全面理解《总体方案》,准确把握下阶段工作重点 苏杨 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0:10-10:30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系 朱春全 驻华首席代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10:30-10:40 茶歇+自由交流
上午第二阶段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究前沿1(主持人:何思源 北京师范大学)
形式:主题报告
10:40-11:00 国家公园立法模式的思考 秦天宝 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院
11:00-11:20 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邓毅 教授 湖北经济学院

11:20-11:4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对国家公园的启示 闵庆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1:40-12:00 如何理解国家公园的游憩与旅吴必虎 教授
游活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2:00-13:30 午餐
下午第一阶段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究前沿2(主持人:程红光 北京师范大学)
形式:主题报告
13:30-13:50 生态系统服务途径的国家公园建设-社区作为关键受益人 何思源 博士 项目研究专员
北京师范大学;卢克·霍夫曼研究所
13:50-14:10 保护地役权制度对建立中国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启示 魏钰 博士生 项目研究成员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14:10-14:30 海洋国家公园选划布局与试点建设必要性 陈尚 研究员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14:30-14:50 关于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立法路径的若干思考——从各国自然保护地主要立法路径看中国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立法思路 王凤春 副主任
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

14:50-15:10 茶歇+自由交流
下午第二阶段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建设实践、诉求和对策
(主持人:苏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形式:快速报告+圆桌讨论
15:10-16:30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代表就试点建设进程、经验和诉求做快速报告和
现场互动,每个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要说进展和存在的困难,专家
可随时插话提问。以下是各试点区快速报告的建议主题:
三江源:传统智慧与保护地管理;
东北虎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试点下的国家公园建设;
神农架:林区管理经验与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协调;
武夷山:多类型、体制的保护地管理机构合并;
长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综合管理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钱江源:跨行政边界管理与国家公园特色小镇;
南山:国家公园规划与企业退出、社区绿色发展机制;
16:30-18:00 试点区-专家对话: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经验和未来(地方代表+所
有与会专家)
18:00-18:15 会议总结(王毅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11月29日
外地代表离京
四、圆桌讨论专家名单
(以姓氏拼音为序)
姓名 单位

范志勇 首席科学家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雷光春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李振鹏 处长 住建部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管理处
刘金龙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彭奎 博士 全球环境研究所(GEI)
王连勇 教授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亚民 教授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
徐建华 副教授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玉钧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钟林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朱彦鹏 副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五、试点区参会人员名单
试点区 姓名 单位
三江源 田俊量 副局长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东北虎豹
冯德远 副组长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

夏友照 办公室主任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

神农架
王文华 常务副局长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

唐绁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
武夷山 林贵民 副局长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长城
付卫东 处长 北京长城国家公园筹建办政策研究处
唐文豪 北京长城国家公园筹建办综合处

钱江源
金一星 常务副主任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委会
汪长林 副主任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委会

南山
周述东 常务副局长 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张威 副处长 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规划发展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