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摘要:通过设计《自主学习调查问卷》以叙事的形式对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自主学习,调查,分析,叙事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自我动机的激发下,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地实施学习计划,最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系列活动。自主学习与学生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职教育是培养与社会各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中职学生面临的是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原有的岗位群在不断持续消失,新的岗位群在不断涌现;且岗位群中技术领域的技术含量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满足岗位技能的发展要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我们依据相关内容和资料,设计了《自主学习调查问卷》。问卷中采用叙事、举例等方法,尽量让学生放松心情,告诉学生我们只想做出一些结论来,不是针对某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能比较真实地回答相关问题。问卷选取四个班级的148名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问卷在上课前十分钟内让学生做完,当场收存。要求按事实填写,每题只选一项最相近的选项。问卷发放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
一、调查统计结果
调查问卷共计28个项目,包括:学习观、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自我监控、学习氛围及师生关系五方面内容,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表一、学生学习观的统计情况
项目 调查内容 选项 百分比(%)
1 你对学习的看法 A.简单、充满乐趣
B.苦中有乐
C.艰难痛苦 17.81
56.85
25.34
7 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 A.非常重要
B.不一定重要
C.不重要 56.30
39.59
4.11
14 学习成功的标志 A.考试获高分
B.能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C.掌握知识,在思想、能力等方面也有提高 5.48
71.91
22.61
28 专业基础课对于专业学习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93.83
6.17
0
表二、学习动力与态度的统计情况
项目 调查内容 选项 百分比(%)
2 你学习的目的 A. 家长、老师的压力与期望 13.70 B.掌握一技之长、以后用得上
C.没仔细考虑过 77.40
8.90
5 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 A.我自己能主动学习
B.有时能主动学习
C.管不住自己,不能主动学习 13.70
71.92
14.38
11 你认为无学习动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A.无升学要求
B.学习基础较差
C.前途渺茫、不知该如何做 17.81
63.70
18.49
16 当学习遇到困难时 A.通过查资料等方法坚持自己解决
B.请教老师、同学
C.跳过去、以后再说 34.93
37.67
27.40
18 学习过程中,你 A.通常马马虎虎,常犯小错误
B.有时粗心,不认真
C.很仔细,很认真 36.30
58.90
4.80
21 对于教材中不是太难的内容,你希望 A.以老师讲为主
B.自己学习
C.无所谓 51.37
41.09
7.54
27 对于前途,你通常 A.充满信心,有强的自我定向意识
B.信心不足,困惑、迷茫
C.没有信心,伤心、烦恼 1.64
67.13
21.23
表三、学生学习方法的统计情况
项目 调查内容 选项 百分比(%)
3 学习或复习时 A.你常运用划线、提纲、符号等方法
B.有时运用一些以上方法
C.喜欢在书上写划 23.97
39.04
36.99
8 你了解、掌握学习方法的途径主要是 A.阅读过学法书籍
B.任课教师在讲课时渗透
C.靠自己经验积累 5.48
17.12
77.40
13 你认为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成效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68.49
31.51
0
22 学习中,对于如何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A.一般不考虑,只是按习惯去学
B.有时考虑学习方法
C.通常考虑学习方法 34.25
49.32
16.43
26 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你认为 A.都一样,无非是背书、记忆
B.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C.没仔细考虑过 23.97
58.91
17.12
表四、学生学习自我监拉的统计情况 项目 调查内容 选项 百分比(%)
4 你的学习目标通常是 A.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B.自己制定,有明确、具体的目标
C.基本没考虑过,只求各科及格 3 9.73
31.51
28.76
6 对于学习计划,你 A.经常制定
B.有时制定
C.一般不制定 11.64
65.07
23.29
10 对于制定好的目标、计划 A.能执行,并定期检查
B.部分执行,有时检查
C.从不在意学习计划 13.70
61.64
24.66
12 自己学习时,对于老师的要求 A.通常能独立完成
B.有时能独立完成
C.多不能独立完成 15.75
72.60
11.65
15 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 A.经常评价
B.偶尔评价
C.没想过 31.51
63.01
5 .48
20 自己看书时 A.通常主动思考,能提出问题
B.有时能主动提出问题
C.很少提出问题 4.79
58.91
36.30
23 对于你自己的学习 A.经常进行白我反思,自我评价
B.偶尔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C.没有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20.55
67.12
12.33
表五、学生对学习氛围及师生关系认识的统计情况
项目 调查内容 选项 百分比(%)
9 在学习上,老师对你们 A.尊重、信任,常常进行鼓励、教育
B.轻视,常常进行批评、说教
C.很少关心,不闻不问 74.66
4.79
20.55
17 当生活、思想上遇到困难、烦恼时 A.多与老师谈
B.多与同学谈
C.一般憋在心里 0
69.18
30.82
19 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A.很多
B.较少
C.基本没有 6.17 31.51
62.32
24 对于老师,你希望他(她) A.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教师威严
B.知识广博、风趣幽默
C.是学生的朋友 18.49
22.60
58.91
25 你们的课堂气氛 A.老师民主,课堂宽松、和谐 23.29 B.老师高高在上,课堂严肃、拘谨
C.老师只关心课程内容,课堂白由、混乱 52.74
23.97
二、分析与讨论
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结合本人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发现在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对此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知识价值观的错位。
根据统计结果,竟有39.59%和4.11%的学生分别认为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有重要影响,或根本不重要,学习在他们看来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对于学习的追求目标,5.48%的学生将学习的成功理解为考试获得高分,71.91%的学生理解为能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把学习的实质片面化、狭隘化。这种对一知识价值的漠视和对学习作用的片面认识,是酿成学校学生的厌学的一个结症所在,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一个根源。因此,在学科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知识价值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
对于学习目标,39.73%的学生选择由教师制定,还有28.76%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不是太难的知识内容,51.37%的学生仍选择由教师讲解,多数学生自己看书习浮于表面,只有4.79%的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有12.33%的学生从未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种种迹象表明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缺失。传统教育往往无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积累以至酿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充当着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接受者,逐渐失去了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意识感。
(三)、学习动力机制的乏力。
调查表明,学校学生67.13%和21.23%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说明学生的学习在动力机制上缺乏内在推动力量,尽管如此,仍有77.40%的学生选择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这是支持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支柱。但是高远人生目标的缺乏、学生知识基础的薄弱,限制了学习动力的延展。我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的残缺妨碍了知识的建构,因此“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长期以往,这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提高学习动机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辅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欠缺。
在调查中发现,68.49%的学生承认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成效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学习方法的获得途径77.40%的学生来自自己的学习经验,3 0.99%的学生不喜欢在书上写、划,这就难怪许多学生的课本学完以后依然是“一尘不染”。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不做笔记、不会做笔记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众所周知,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还是只重视记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冷漠学习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者适应于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些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学习方法训练才会体会、摸索出来。
(五)、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低下。
自我监控能力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自主学习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学习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定、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自我审视、自我监管,这些都影响着自主学习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而调查中,只有31.51%的学生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23.29%的学生基本不制定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学生仅占20.55%,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较低,教学中有意识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己迫在眉睫。
(六)、自主学习外在条件的不足。
调查中,31.51%和62.32%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独立学习的时间“很少”或“基本没有”,这说明教师主导作用的严重越位,表明当前的教学模式仍是教师主宰下的“满堂灌”,学生极少拥有发挥其能动性、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