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融媒体;县级媒体;借力发展;扩大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195-02
1 融媒体时代来临
2 县级媒体面临的生存困境
县级媒体,以广播电视台为例,其本身承担着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传播本地各类信息等重要职责。在传统媒体位置显赫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并在有线电视系统问世之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迅猛。然而,随着台网分营、体制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县级台的人财物实力与规模缩小,力量削弱,逐渐沦为广播电视的“弱势群体”。加上上级媒体的强势覆盖,内容增多,节目丰富,以及各类新媒体新闻和视频的冲击,县级台的作用、影响力和受关注度逐日被边缘化,社会对办县级台的意义产生质疑,决策层的意识也渐渐淡化,在人财物上的投入或不太积极,或被动应对,有的县级台实际已进入风雨飘摇时代,被视为“包袱”受冷遇也就不足为奇。[2]“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和新媒体冲击的今天,县级广播电视业应改变原来的运作方式,整合各种媒体传播优势与效果,借鉴成功的经验,创造出新的价值,使之成为焕然一新的媒体。”夹缝中生存,县级台的话语权越来越小,队伍战斗力渐行渐弱。这一点透过县级广告业务的兴衰便可窥见一斑。
3 县级媒体应积极开展媒体融合
4 三要素推进县级媒体融合
一要预防以“传统媒体思维”办新媒体。
媒体。
二要精心谋划做好媒体整合工作。
媒体融合的前提是人财物的有序整合。此关貌似简单,其实既复杂又具体,光靠一腔热情而不积极谋划和真诚投入,不仅无法实现融合目标,相反还会影响日常新闻工作的开展。比如报纸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同样一个新闻事件,报纸和电视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新媒体该推出谁的稿件?这就需要摒弃“谁好谁差”等陈腐观念,及时沟通,汲取亮点,合二为一,做好二次采访编辑并尽快推出。县级媒体本身就庙小僧少、财力不足,创办新媒体往往先采取“单位兼办旧人兼职”的模式,待有影响力再“积极向上反映”,得到“批准”后方有逐个增加人手的可能性。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状况,倘若还停留在无谓的争议上,只能造成人心浮动,局面混乱,使整合工作一开始就陷入僵局。所以县级媒体的报人、广电人都要以浓烈的责任心投入整合,真正树立起“一盘棋”的思维,在人力资源、通联队伍、财力物力、社会关系等方面“各尽其才”、“各显神通”,通力协作、无私付出,共同办好新媒体,为自己为大家的生存真诚付出。
三要建立健全融合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赖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县级融媒体虽多是依附传统媒体运作,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能保障顺利运行。之所以说“健全融合的规章制度”,是因为“融媒体”往往是建立在几家媒体之间,其管理运行的复杂性、具体性更为广阔,更为庞大,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套超出一个单位范畴、既科学又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一边试运行一边磨合完善。比如厦门有个区,就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带领报社和广播电视台,设立编委会,明确分工,对新闻线索搜集、选题策划、组织采编、后台制作等进行详细分解,落实责任和奖罚制度,从而保证了融媒体工作有序运行。当然,融合规章制度的建立,既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介入支持,更需要媒体人之间的合作。有的单位连自身的制度纪律都抓不好,遑论落实跨单位的融合规章制度?所以要求同存异,共守融合的游戏规则,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才能使“融合的规章制度”得以落实,产生作用并不断完善。 5 结论
认清危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融合规章制度,把人财物用到刀刃上,积极推进“融媒体”,努力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这是县级媒体当前必须下大气力做成做好、关乎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实践已证明:“融媒体”对保住县级喉舌阵地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基层的融合体或许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没有编制,没有人员,没有资金,但它却有着集合全媒体的潜在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