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

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

63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

◇刘数华1 孙永波2

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骨料体积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而粗骨

料又约占全部骨料体积的60%~70%。对于普通混凝

土而言,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

度)的重要因素,骨料的本身强度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不大,长期以来骨料都被认为只是惰性填充物[1]。

再生粗骨料颗粒绝大部分为表面附着部分废旧

砂浆的次生颗粒,少部分为与废旧砂浆完全脱离的

原状颗粒,还有很少一部分为废旧砂浆颗粒,而且颗

粒表面附着的废旧砂浆量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很大

影响。实践也证明,仅仅将骨料看作是混凝土制造成

本中的填充材料是不科学的,因为骨料不仅构成了

混凝土的骨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拌

和物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混凝土

构筑物的耐久性能。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包括粒形、

表面结构、表观密度、吸水特性、强度、坚固性等,而

再生混凝土性能包括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硬化混

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

一、再生骨料的粒形、表面结构

1.再生骨料的粒形

骨料的粒形是指颗粒的宏观几何形状,是颗

粒材料的重要几何性质,其粒形优劣关系到骨料▲ 骨料不仅构成了混凝土的骨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混凝土构筑物的耐久性能rontier前沿F

64新材料产业 NO.8 2009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新拌混凝土

的工作性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虽然卵石、碎石和再生骨料的表面

状况相差很远,但用传统三轴形状系数

计算方法测试得到的结果却相差无几,

大量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粒形与天然

骨料相近或稍好。针片状颗粒含量也是

表征骨料粒形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可

用于评价集料的颗粒形状和抗压碎的

能力。再生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一般比

天然碎石要小,不会对再生混凝土性能

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2.再生骨料的表面结构

再生骨料表面粘附水泥砂浆的多

少等情况与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骨料种类等因素有关,原生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越高,则表面粘附的水泥砂

浆越多,碎石表面粘附的水泥砂浆比

卵石表面的多。

由于表面附着砂浆的存在,再生

骨料表面粗糙度比天然骨料大;再加

上解体破碎的过程中,部分石子因受力

而沿纹理开裂,这既增加了新的粗糙表

面,又增加了棱角效应。一般来说,碎石

相对表面粗糙度比卵石相对表面粗糙

度高,而再生粗骨料相对表面粗糙度比

碎石相对表面粗糙度高,再生粗骨料的

相对表面粗糙度比一般碎石要高10%

~15%,因此用再生粗骨料拌制混凝土

时,砂率应比碎石拌制混凝土时有所提

高[2]。再生骨料具有轮廓分明的边界,多

棱角,因而有较高的面积-体积比;表

面纹理粗糙且多孔,是由于其表面附着

的旧砂浆造成的。正是由于表面纹理粗

糙且多孔,再生骨料与水泥等粘结物的

粘结能力比天然骨料好。此外,被水泥

砂浆包裹的再生骨料再次与水泥砂浆

搅拌时,具有表面亲水性,能很好地为

水溶液所润湿。二、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堆

积密度和空隙率

1.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

下的单位体积质量,其中自然状态下

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实体和内部空隙

的表观几何形状体积。再生骨料的表

观密度与再生骨料的粒径有关,由于

再生骨料表面附着旧混凝土砂浆,其

表观密度明显小于天然骨料,且再生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值低于再生粗骨料

的表观密度值。日本有关资料报道,再

生粗骨料饱和面干状态的表观密度为

2120~2430kg/m3,再生细骨料的表

观密度为1970~2140kg/m3[3]。丹麦

建筑科技大学的Hansen和Narud试

验测得4~8mm和16~32mm再生

骨料气干表观密度分别为2340kg/m3

和2490kg/m3,相应粒径范围的天然

骨料气干表观密度分别为2500kg/m3

和2610kg/m3[4-6]。

2.堆积密度

骨料的堆积密度是指骨料在堆积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硬化水泥砂

浆密度低、表面粗糙、空隙率大、在破

碎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纹,这必

然使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

低于天然骨料。由于原生混凝土的强

度等级、配合比、龄期、使用环境等因

素存在差异,因此目前文献显示的再

生骨料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离散性较

大,再生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

度分别为天然细骨料的75%~80%、

80%~85%,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和

表观密度分别为天然粗骨料的85%和

90%以上。3.空隙率

骨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之间

的空隙,其中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即

为骨料的空隙率。同一批废弃混凝土

破碎的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基本相同,

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再生骨料的吸水

率增大、表观密度减小。空隙率的大小

反映了散粒骨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

密程度,可作为控制骨料级配的依据。

有数据表明,实测5~31.5mm级配

的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堆积密度分

别为1410kg/m3和1540kg/m3,空隙

率分别为45%和42%,再生骨料较之

天然骨料堆积密度小而空隙率高。

再生骨料各个粒级的堆积密度不相

同,表1资料表明颗粒越大,堆积密度

越高,空隙率的变化规律则相反[7]。

连续级配的再生粗骨料空隙率并

不太高(43%~45%)。资料表明:20世

纪90年代初,北京石子的空隙率一直

在40%~43%之间,2000年达到46%以

上、甚至48%;而广东一带的石子空

隙率甚至达到50%[8]。所以相对于工程

应用的普通卵石或碎石而言,再生粗

骨料的空隙率增加不多,只有当自然

级配空隙率较大时,才考虑调整级配

来配制粗骨料。

三、再生骨料的吸水特性

由于天然岩石孔隙很少,孔隙率

很低,一般低于3%,极少超过10%,所

以常用的天然骨料吸水速率和吸水率

都很小。然而对于再生骨料,其颗粒棱

角多、表面粗糙,组分中包含相当数量

的硬化水泥砂浆(包裹在天然骨料表

面或以碎屑形式存在),砂浆体中水泥

表1 再生骨料粒径对其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影响骨料粒径/mm4.759.516.019.026.531.5堆积密度/(kg/m3)109012201260128012501281空隙率/%575251505150rontier前沿F

65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石本身孔隙比较大,且在破碎过程中,

其内部往往会产尘大量的微裂缝,因

此,再生骨料的吸水性和吸水速率比

天然骨料要大得多。另外,经破碎后获

得的再生骨料除非进行水洗处理,否

则就会因含有较多的泥土和泥块,增

加其含水率和吸水率。混凝土科学中

所说的“泥”,不仅指普通意义的泥土,

也包含骨料中其他粒径小于0.08mm

的颗粒;而“泥块”则指骨料中粒径

大于5mm,经水洗或手捏后变成小于

2.5mm的颗粒。泥土不仅增加混凝土

的用水量,而且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增加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率,有时甚至

还在混凝土构筑物中留下较大的洞,

因此必须对再生骨料进行冲洗,清除

其中的泥土等有害杂质。

1.吸水特性与表观密度的关系

国内外对再生骨料的吸水特性进

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虽然吸水率测定结果数据比较离散,但大量试验结

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随再生骨

料表观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如表

2所示[9]。

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与表观密度有

如下关系[10]:

2.72.7Wx+1=式中,为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

(kg/m3),Wx为再生骨料的吸水率。

2.吸水特性与骨料粒径的关系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当再生骨料

的粒径在16~32mm之间时,再生骨

料的吸水率仅为3.8%,而粒径为4~

8mm的再生骨料吸水率则迅速上升

为9.7%,可见再生骨料的吸水率随再

生骨料的粒径减小而迅速增大。日本

认为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一般为:再

生粗骨料3.6%~8.0%,再生细骨料

8.3%~12.1%。表3表明,再生骨料的

吸水性随再生骨料粒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再生骨料的粒径越小,其吸水性

越大,吸水速率也越快。

3.吸水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表4是不同强度等级(C20、C30、

C40、C50)原生混凝土破碎得到的再

生骨料吸水率与天然粗骨料吸水率

的对比。显然,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

级越高,其吸水率越小、吸水速率越

慢;而天然骨料的吸水率和吸水速

率都较低[11]。

4.吸水特性与再生骨料品质的关系

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远远高于天然

骨料,且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远远高

于再生粗骨料。再生骨料的吸水性随

再生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再生骨

料的粒径越小,其吸水性越大,吸水速

率也越快;再生骨料的吸水性还与其

表观密度有关,且随其表观密度的减

小呈抛物线型迅速增加,因此用其配

制混凝土时,搅拌用水要比天然骨料

多5%左右。新拌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

损失比较大,这在设计再生混凝土的

配合比时是一个难点。根据日本的再

生骨料标准,在混凝土生产中,不推荐

使用吸水率超过7%的再生粗骨料和

超过13%的再生细骨料。部分学者参

考日本标准,以吸水率和稳定性作为

评价再生骨料的指标,把再生粗骨料

分为3类,再生细骨料分为2类,如表5

所示[12]。

四、再生骨料的强度

再生骨料强度通常指再生粗骨料

的强度。在相同配合比中,如果骨料强

度无法达到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即使

增加水泥用量或降低水灰比,对混凝

土强度的增加仍然有限,甚至会降低,

且不符合经济要求,因此再生骨料的

强度也非常重要。

由废弃混凝土块破碎加工而得表3 吸水率与骨料粒径的关系

吸水时间天然粗骨料粒径/mm天然细骨料粒径/mm5~1010~1616~205~1010~1616~2010min2.4%1.2%0.8%5.5%3.9%2.9%30min3.2%1.6%1.0%6.2%4.4%3.2%40h4.0%2.0%1.4%6.6%4.7%3.5%

表5 吸水特性与再生骨料品质的关系

骨料品种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1类2类3类1类2类吸水率/%<3<5<7<5<10表4 原生混凝土强度与再生骨料吸水率的关系

吸水时间再生骨料(原生混凝土强度)天然骨料C20C30C40C5010min4.06%4.07%4.15%3.28%1.01%30min4.46%4.27%4.15%3.28%1.01%30h4.67%4.47%4.36%3.48%1.62%表2 不同表观密度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kg/m3)2400190017001300吸水率/%3.89.712.82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