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奶牛繁殖力
如何提高奶牛繁殖力
在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奶牛繁殖力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中,我们将探讨确保子宫健康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任何影响子宫生理状况的因素都会影响奶牛的再繁殖能力,所以在奶牛产犊后必须尽快使其生殖道恢复正常状态。
如果由于感染或产犊后残留物造成子宫不净,则奶牛将不会发情。
即使能够发情,受胎力也会受到影响。
现已知道子宫炎和其他产后感染会使受胎率降低达20%之多并且延迟奶牛恢复正常发情行为的进程。
许多奶牛表现出异常或发情周期缩短的原因就是产后感染影响了卵子在卵巢中的发育。
胎衣不下
产犊后12小时内未娩出胎盘的现象称为胎衣不下(RFM),在奶牛群中的发生率不应超过8%。
胎衣不下一般与孪生、流产、大犊、产乳热和难产有关。
不过,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产犊前一星期内的应激。
具体感染包括钩端螺旋体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也会造成胎衣不下。
由于娩出胎膜需要有力的肌肉收缩,所以影响肌肉收缩的任何因素都会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上升。
产褥热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与应激有关的额外肾上腺素也会造成肌肉收缩力下降。
虽然常常难以确定具体原因,但预防是降低胎衣不下发生率的最好办法。
为帮助预防胎衣不下,目标是:
• 避免应激,特别是由于群养因素(如从群体隔离或过度拥挤)引起的应激。
• 在奶牛产犊前进行干奶,并且避免干奶期过长。
• 避免围产期日粮能量过量,因为这会导致犊牛体格较大和增加难产的风险。
• 保持产犊区域清洁。
• 在辅助生产时确保良好的卫生措施。
• 确保足够的硒和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水平,以提高肌肉收缩力。
• 干奶期内保证饲料中的正确钙磷平衡。
子宫炎
任何子宫感染都有可能增加卵巢活动开始时间延迟的风险以及更大的卵巢退化风险,其最明显表现是卵巢囊肿。
子宫炎在牛群中的目标发生率是
10~15%,但在英国牛群中常常超过50%。
成年奶牛和小母牛非常容易因为产犊时的免疫系统抑制而受到感染。
在感染消除之前,奶牛不会表现出正常的完全发情能力,也不会以理想方式受胎。
由于目标是避免感染,所以在产犊前后应保持高卫生标准。
产房可能成为感染源。
给奶牛提供具有充足清洁秸草的草场并避免过度拥挤。
密切观察新产奶牛并考虑建立特殊新产奶牛群。
奶牛在进入主群前应一直保留在该群中。
每天进行体温检查是监测新产奶牛健康的良好措施,越早发现感染,不良后果越少。
通常,直肠温度超过39.4˚C就表明奶牛受到其免疫系统无法抵抗的感染,因而需要帮助。
另外这还表明存在胎衣不下。
生殖道感染是奶牛产犊后生病的最常见原因。
生殖系统感染(如子宫炎)通常会使体温超过39.4˚C,且常常与产道分泌物(通常具有稀薄似水的浓度)的增加相关。
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分泌物会变得更加稀薄、散发气味并且为暗褐色。
治疗需要迅速并持续将体温降至阈值以下,因为生殖道越快恢复良好生理状况,奶牛就会越可能更快再次受胎。
在此阶段,应对奶牛进行人工产道检查并去除任何胎衣不下,插入产道药栓或进行注射可能在事实上延迟恢复,因为所有这些措施都会进一步抑制奶牛的免疫系统和影响将来的受胎力。
治疗通常涉及使用抗生素,但可能包括复合维生素和食欲刺激剂。
但是,通过保持良好卫生状况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奶牛繁殖力系列文章的第四篇中,我们将探讨乳房健康对繁殖能力的影响。
虽然所有奶牛养殖场主都知道临床和亚临床乳房炎对产奶量的影响,但却不太清楚乳房感染对繁殖力的影响。
临床和亚临床乳房炎对受胎率以及胎儿损失和流产都有负面影响。
乳房炎对受胎力的影响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奶牛需要与感染斗争的简单事实。
这会使奶牛的免疫系统处在应激状态下,同时导致能量流失,因为有部分
能量被用于抵抗感染。
但还有其他具体原因会影响具有临床乳房炎表现或体细胞数升高的奶牛的受胎力。
受胎率下降
研究表明,体细胞数量只要超过每毫升200,000个,无论增加幅度有多轻微,都会影响卵子在卵巢中的发育以及这些卵子在受精时的受胎情况。
在细胞数超过每毫升200,000时配种的奶牛的受胎率比未感染奶牛低8~20%。
从Genus ABS 繁殖系统管理管理的牛群的7000次配种所收集的数据表明,临近配种前检测的体细胞数具有最显著的影响。
增加流产发生率
患有临床乳房炎的奶牛出现流产的可能性是正常奶牛的两倍。
来自临床感染的细菌或者由于炎症而产生的毒素会通过血流传播并感染和破坏具有维持受胎作用的黄体。
当临床状况出现于产犊和第一次配种之间时发生的影响最显著(参见下图)。
和亚临床乳房炎对产奶量的影响,但却不太清楚乳房感染对繁殖力的影响。
临床和亚临床乳房炎对受胎率以及胎儿损失和流产都有负面影响。
乳房炎对受胎力的影响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奶牛需要与感染斗争的简单事实。
这会使奶牛的免疫系统处在应激状态下,同时导致能量流失,因为有部分能量被用于抵抗感染。
但还有其他具体原因会影响具有临床乳房炎表现或体细胞数升高的奶牛的受胎力。
受胎率下降
研究表明,体细胞数量只要超过每毫升200,000个,无论增加幅度有多轻微,都会影响卵子在卵巢中的发育以及这些卵子在受精时的受胎情况。
在细胞
数超过每毫升200,000时配种的奶牛的受胎率比未感染奶牛低8~20%。
从Genus ABS 繁殖系统管理管理的牛群的7000次配种所收集的数据表明,临近配种前检测的体细胞数具有最显著的影响。
增加流产发生率
患有临床乳房炎的奶牛出现流产的可能性是正常奶牛的两倍。
来自临床感染的细菌或者由于炎症而产生的毒素会通过血流传播并感染和破坏具有维持受胎作用的黄体。
当临床状况出现于产犊和第一次配种之间时发生的影响最显著(参见下图)。
所以必须防止哺乳早期奶牛出现体细胞数上升和临床乳房炎。
乳房炎的传播途径:
• 存在未感染的乳区。
• 感染原传播。
减少乳房炎发生率的出发点是典型控制措施和实行全面的乳房炎控制计划,但常常被忽视并且与乳房炎对受胎力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干奶期和产犊前后的生理状况。
关注干奶期
哺乳晚期奶牛的乳房变得更容易受细菌感染,而且这些感染会被携带到下一个哺乳期。
这种情况会在奶牛干奶期短时加剧,这是因为用来治疗已有感染的时间会缩短。
也有可能出现干奶奶牛免于感染或者体细胞数低于200,000却在干奶期被感染的情况。
通过对奶牛正确干奶,并在随后特别注意干奶奶牛的环境可以降低干奶期感染的风险,注意事项包括:
• 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 确保良好的通风状况。
• 定期去除脏垫草和确保垫草的新鲜和清洁。
• 防止干奶奶牛牛舍的高湿度。
另外还要注意分析新产奶牛的体细胞数。
有多少奶牛在干奶时细胞数低于200,000 而在产犊后细胞数上升,以及有多少奶牛在干奶时体细胞数高于200,000而在产犊后维持不变?这会向牧场管理者提供关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很好线索。
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不患乳房炎能够改善繁殖力和增加牛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