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代料栽培技术何建舟陈少林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香菇又称香蕈、香信,香菌,在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斗菇属)。
一、形态特征(一)菌丝体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成,菌丝纤细,白色,绒毛状,初生菌丝单核,次生菌丝双核。
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于菌丝体多具有横隔及分枝的菌丝集结而成。
双核菌丝是香菇发育中最明显的特征。
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生长。
其主要功能是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摄取养分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二)子实体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密集的双核菌丝分化发育而成的。
它能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是香菇的繁殖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果实。
成熟的子实体状如撑开的雨伞。
子实体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组成。
1、菌盖:位于子实体顶部,半肉质,直径5-20厘米,扁半球形,后开展,边缘微卷,菌肉白色,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2、菌褶:着生在菌盖下面,形如刀片,呈放射状稠密排列,白色,长3-5厘米,宽0.3-0.8厘米,菌褶的两侧着生担子和担孢子。
3、菌柄:菌柄生于菌盖下面的中央或稍偏的地方,圆柱形,是支撑菌盖和输送养料、水分的器官。
(三)担孢子担孢子具有传播和传代的功能,是繁殖细胞。
担孢子着生在担子上,担子为棍棒形,顶生有四个担孢子,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在显微镜下无色,椭圆形或圆形。
二、生活史香菇成熟的孢子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后,在适合的条件下萌发成菌丝,菌丝在一定条件下生长发育分化成子实体,子实体的菌褶上再着生无数的孢子,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
在自然条件下,完成香菇整个生活史所需要的时间因栽培方法和品种而异。
人工代料栽培约3-4个月,而在自然条件下则约需1年左右。
成熟的香菇的孢子在一定的温湿度下萌发为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因细胞中只含一个细胞核,也称单核菌丝。
单核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亲和单核菌丝体产生突起并相互接合发育,完成原生质的融合过程,(即锁状联合过程)完成锁状联合的菌丝细胞内有2个细胞核,又称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生活力较旺盛,在发育生理成熟、具有结菇能力菌丝体,又称为结实性双核菌丝。
成熟的双核菌丝在适合的条件下相互扭结,形成原基、菇蕾,最后发育成子实体,成熟香菇又再产生孢子,如此周而复始。
三、生活条件香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主要包括营养、温度、湿度、空气、香菇菌丝生长发育需要维生素等。
(一) 温度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最活跃的因素。
温度对香菇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原基的分化、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香菇商品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香菇孢子萌发的温度是16-30℃,最适萌发温度是22-26℃,孢子对高温抵抗力弱,在45℃条件下放置1小时其萌发率仅5%,香菇菌丝生长的温度是5-32℃,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4-27℃。
当温度低于10℃和高于30℃时生长缓慢。
在35℃停止生长,菌丝体在45℃的温度下经40分钟就会死亡,香菇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
较耐低温,菌丝体在零下20℃条件下保藏10年后,经分离培养仍然成活。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低温和变温刺激有利于子实体的发生。
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是5-25℃,最适发育温度为8-16℃。
但是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
为适应栽培的需要,根据香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种类型。
高温型:出菇适温10-25℃;中温型:出菇适温10-20℃;低温型:出菇适温5-15℃;温度对香菇质量的影响较大。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较低,生长较慢、菌盖肥厚、菌柄粗短、质地致密、质量好。
在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菌盖易开裂成龟状花纹称“花菇”,这种菇质地最好;而气温较高时,香菇生长迅速,开伞快,菌盖薄,质量差。
(二)水分水分是香菇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香菇的一切生理活动,包括营养吸收、运输等都必须在一定的水份条件下输导运行。
孢子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能萌发。
慨括香菇发育过程,对水分的要求是先干后湿,温度是先高后低。
高即香菇菌丝体营养生长阶段,要求温度22-28℃为适宜。
(三)光照香菇孢子不能被阳光直照射。
将孢子置于直射阳光下10分钟,萌发率降低为50%;阳光直射5小时后,萌发率降仅为5-6%,甚至完全不萌发。
强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明亮的室内与适温条件下,菌筒外层菌丝体易形成褐色菌膜。
香菇的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
光线对子实体色泽也有较大影响,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的子实体色浅,菌柄增长,且多畸形。
(四)空气香菇是好氧的菌类。
在缺氧状态下香菇的呼吸过程受阻碍。
当栽培场所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时,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受明显的影响。
因此,栽培香菇的菇场须选择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室内栽培时要注意通风透光和空气新鲜。
(五)酸碱度(PH值)香菇的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3.0-6.5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PH4.0-5.0内为最适。
适宜香菇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酸碱度范围为PH3.5-5.0。
荫棚袋栽香菇一、品种选育菌种是香菇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出菇温度范围分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
高温型是指出菇温度是20℃左右,中温型出菇温度是15℃左右,低温型出菇温度是10-15℃。
栽培香菇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当地资源生长的香菇菌种。
在汉中现阶段适宜代料栽培的菌种有9608、37、9525这三个品种。
二、栽培季节香菇栽培季节安排的具体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对香菇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确定香菇销售的种类和季节。
第二步,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制出当地历年平均气温曲线图。
第三步,从平均气温曲线图中找出适合不同香菇类型出菇的时间,并进一步确定适合当地栽培的香菇品种。
具体到汉中栽培季节,建议平川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制栽培菌筒,菌筒培养约50-60天,11月上旬至第二年5月上旬为出菇生产期;山区则应安排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制栽培菌筒,10月上旬至第二年6月上旬为出菇期。
三、配料木屑及稻麦草混合配方①杂木屑40%、稻、麦草粉37%、麸皮20%、石膏2%、糖1%。
②杂木屑50%、玉米杆粉27%、麸皮20%、石膏2%、糖1%。
③杂木屑40%、麦草粉37%、麸皮20%、石膏2%、糖1%。
④杂木屑40%、野草粉20%、黄豆杆粉22%、麸皮15%、石膏2%、糖1%。
四、菌筒的制备与培养(一)塑料筒的加工代料栽培是以塑料筒作栽培容器。
可供制菌筒的塑料薄膜有聚丙烯和聚乙烯。
聚丙烯可耐130—150℃的高温,如用高压灭菌的应选用聚丙烯薄膜筒;聚乙烯又分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强度较好,每公斤可制长55-60厘米的塑料筒140个左右。
常压炉灭菌的宜选用低压聚乙烯。
塑料筒的规格以筒周长30厘米(即宽15厘米)、长60厘米为宜。
太长灭菌易折断,过短则场地、人工的成本要增加。
薄膜厚度以4.5-5.5丝米为宜,太薄易破。
用上述规格的塑料薄膜筒可装干料0.8公斤左右。
菌筒二端用线扎好后长约42厘米左右。
塑料筒封口的方法可用双层扎封法,即将塑料筒的一末端均匀皱折后用棉线紧扎数圈,然后将塑料筒末端弯回再扎上数圈并锁紧,或扎一次后,用灯火烧熔末端,接着迅速放入水中冷却可封口。
塑料筒的质量好坏是筒栽香菇成败的关键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塑料筒的质量。
造成污染的原因常常是封口不严或塑料筒被刺破,因此在加工塑料筒的过程中要防止塑料筒出现裂缝和破洞,在装料、装炉、灭菌消毒、接种等搬运过程中,都要轻拿轻放。
总之,要处处留心防止薄膜被刺破。
(二)培养斜酌配制1、拌料各种培养料保持一定的均匀度,才可发挥培养料的更大效用。
所以拌料要特别注意把各种培养料及辅料充分拌匀,培养料和水之间也要充分拌匀。
拌料有机拌和手工拌两种。
手工操作的做法是严格按培养料配方秤取所需的量。
除糖等可溶于水的少量辅料外,先把干料干拌均匀,同时把糖等可溶性辅料溶于水中,按比例稀释后用喷壶均匀地喷洒于培养料上,边喷边拌,直至含水量适合为止。
一般总加水量为干料的1.2倍左右。
通常凭经验来检查,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落地散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捏住培养料可见水迹即为合适。
用机械搅拌的,先按配方把各种培养料称好。
搅拌时先将主料(菌草或木屑等)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投人搅拌机内,再将已溶于水的辅料加入搅拌机筒内,量要视不同培养料来决定。
以木屑为主料的可多装些,以草料为主的少装些,盖上盖搅拌3-5分钟后倒出,用卸料小车将拌好的料拉到装料处进行装料。
2、装料由于塑料筒较长,且口径只有9.5厘米,用手工装料劳动强度大,因此,装料应用专用装料机。
装料要特别注意装紧,若装不紧,不仅因筒所装的培养料的量少造成材料成本高,而且培养料容易被杂菌污染。
料装好后即进行扎口。
扎口时将菌筒口朝上,顺势旋转菌筒,用棉线或塑料带在紧贴培养料处扎紧,反折后再扎1次。
为了保证成品率,装炉灭菌时先用菌筒浸水法检查。
方法是菌筒装料后,浸入水中7-8秒钟,如有破洞,水渗入后培养料颜色较深。
破洞口用干净的布擦去水后立即贴上胶布。
(三)灭菌较大规模生产的要建专用灭菌灶,供制原种、栽培种、筒栽的培养基灭菌用。
一般分高压和常压灭菌两种:用高压锅压灭菌的须在压力1.5公斤/厘米保持2小时;用常压灭菌的,要在培养料的料温达100℃时保持10小时.现将常用的开放式常压灭菌灶介绍如下:开放式常压灭菌灶的建造开放式灭菌灶有六个优点:一是节能,每灶只用木柴300-400公斤;二是升温快,4小时左右温度就可达到100℃;三是投资少,建一个灶只需投资1250元(砖2500匹、水泥10包、铁锅3口);四是操作方便,易装灶和出灶;五是水位力口足后,一般不需再扣水;六是灭菌彻底。
用料有:(1)大棚膜:400×300厘米(双层)(2)麻袋:8条;(3)枕木:长175×12厘米5根;(4)板条:宽10厘米、长280—285厘米、厚3厘米共16块;(5)压方:共4根2根短220厘米、2根长的320厘米;(6)沙袋:灶沿用周长1000厘米、每条沙袋长80厘米、宽20厘米;(7)钢筋:10根每根长40厘米,用于灶体外四周,起扎固压力用。
五、接种接种量少时,可在无菌箱内接种;大量的代料筒接种的宜在无菌室中进行。
1、菌种预处理接种前要注意把菌种处理好。
由于菌种经过二个多月的培养,菌种瓶表面的棉花塞都附着许多杂菌,瓶内菌种表面也可能染有杂菌。
为此,接种前先把菌种在专用种箱内处理好。
办法是用棉花沾取酒精擦洗菌种瓶进行消毒,擦洗时先瓶内后瓶外,再把表面老化的菌种挖出,然后用12×12厘米的、经75%酒精浸泡过的塑料薄膜罩上,并用橡皮筋扎紧或把棉塞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烧片刻后再塞上。
菌种处理后应马上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杂菌污染。
2、无菌室的消毒把菌筒、接种工具,经处理过的菌种搬到无菌室后把门窗密闭,用甲醛、来苏儿溶液喷雾,然后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甲醛13-17毫升进行熏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