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
2010.18
期从英语国际化成因看汉语国际化发展之路
郑香义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摘 要】 英语国际化进程体现了语言发展和传播规律
,为汉语国际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当前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汉语国际
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是汉语国际化最有利的因素。从军事上看
,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军事方针
,呈现出很强的活力
,是汉语推广
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儒家思想在世界的深远影响
,为汉语推广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英语
;国际化
;汉语推广
自
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创办到
2009年
,“孔子学院”
已发展到
256所
,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热潮前所未有
,汉语受欢迎的程
度从“孔子学院”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汉语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
,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通过建“孔
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和语言的成功做法
,为其他国家所纷纷效仿。西
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
,韩国的“世宗学院”
,印度的“甘地学院”
,都是
在满足其他国家对其语言需求的同时
,使更多的人对该国的文化有更
深的了解
;同时
,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引起了英美语言学家的高度关
注。他们预感到汉语的飞速发展对英语国际化语言地位将构成威胁。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
DavidGraddol。他预言
:“在英语全球
化后时代
,汉语的发展将对未来英语国际语言地位的变化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1]
2007年笔者在菲律宾雅典耀大学参加了
Graddol关于世
界语言发展形势的报告会
,他对英语所面临的来自汉语的挑战表示了
强烈担忧。
在我国
,外语是学校必修课程之一
,其中英语是供学生选择的最普
遍的语种。英语成绩的好坏对高中学生能否考取高校深造至关重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把外语学习的重点由俄语转为英语
,学习英语必
要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汉语热”为我们最终摆脱英语学习
,更
好地学习和推广本民族语言
,从而在未来取代英语的国际化地位带来
了一线曙光。本文通过对造就英语全球化语言地位的主要因素的分
析
,比照当前汉语发展所具备的条件
,对汉语的国际化前景进行展望。
一、军事方面
英语作为基本的国际交流语言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确切地讲
,英
语全球化地位的确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
Crystal对语言
全球化的研究
,军事强大是任何一门语言广泛传播的首要条件。希腊
语、拉丁语、阿拉伯语以及俄语在不同时期兴盛
,都与讲该语言的国家
军事强大有关。[2]
以美、英为首的同盟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
,以
及诸多军事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建立
,进一步加强了英语在国际交流中
的重要性
,并一举确立了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地位。美、英的军事
强大是英语国际化重要的原因。随着前苏联的解体
,美国成为当今世
界无人能与其抗衡的军事超级大国
,英语国际化的程度空前稳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步强
大起来。普遍认为
,中国是目前除美、俄以外世界上第三大军事强国。
在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
,“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的
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中国的军事强大
,是防御性的
,这与英
语国际化的军事因素有本质的区别
,这个成因是汉语国际化过程中不
能复制的。但中国强大军事的存在
,仍然是汉语被广泛接受并形成全
球范围内“汉语热”不可或缺的一个潜在因素。它影响着国外教育机构
以及学习者对汉语重要性的认同与选择。
2006年
,美国斥资数亿美元
在三所军事院校加强所谓的“战略要地语言”的学习
,其中就包括汉
语[3]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
,军事强大可以促使人们对一种语言的“被
迫选择”。
二、经济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
,“经济全球化”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
相关。在国际贸易中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国际语言进行交流。为什么
是英语而不是其他语言充当了这个重要的媒介呢
?Crystal一语道破天机
:“美元背后的语言是英语”。[4]
如果说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和贸易
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只是为英语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20世纪美国的超强
经济实力才是确立英语在国际交流中不可动摇地位的要素。与军事强
大背景下“被迫选择”不同
,在经济强大的背景下
,人们学习外语更多地
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语言的“主动选择”。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
者
,2007年
,中国的
GDP较上年增长
11.4%,经济总量连超英、法
,排
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
,跃居世界第四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以
平均年
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汉语热”恰恰反映了世界各
国对中国经济发展普遍看好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而采取
的语言学习策略。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汉语热”也必将持续升温
,但我们必须
承认
,中国的经济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未来的数十年内还
很难达到并超越美国的经济水平。如果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汉语
国际化的前景“初露端倪”
,那么只有中国经济赶上甚至超越美国的时
候
,汉语国际化才能真正有可能得以实现。
三、文化方面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文化的传播
,是英语国际化一个重
要因素。自
16世纪英国早期的殖民化以来
,英国文化随着英国殖民地
的全球扩张而广泛传播。英语国际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突出体现。
英国文化氛围在殖民地的形成
,促使人们学习英语以便交流并融合在
这一“先进”文化氛围当中。英语地位在殖民地的胜利表面上来看是英
语对殖民地本地语言的胜利
,但在实质上
,是英国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
文化的胜利。
二战后美国的强大将“文化帝国主义”发展到无可复加的地步。科
技的发展为英美文化的跨国界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美国文化
背景为主的广播、报纸、杂志、电影、广告、流行音乐、体育、电视节目在
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为英语国际化提供了充分的文化土壤。随着信息
化时代的到来
,英语更是以汽车文化、手机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
诸多新形式被人们所接受。
Arnold认为全球化的结果或不可避免
,但
“
e”这个东西
,使全球化实质上变成了一场“
e”形式的“电子殖民化”
,也
是一次以“
e”形式出现的“电子文化帝国主义”。通过这种“
e”形式的新
殖民化形式
,全球化对非英语社会(文化)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5]
汉语正肩负着挑战英语国际化地位
,传播中国古老文明和灿烂文
化的历史重任。汉字由于其特殊的构成体系
,本身就构成中国文化的
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加上中国儒家思想在世界的深远影响
,可以说汉语
国际化的文化条件是多元的
,是不缺乏的。目前
,汉语文化因素的任务
是如何扩大其影响
,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最终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对于
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傅华认为“在当下的文化竞争格局中
,在话语权
为西方媒体垄断的今天
,中国文化的传播路径和手段尚待进一步拓展
和丰富。同时
,由于对先进文化的缺乏科学认识
,中国文化的‘文化产
业化’即文化的商品化程度还不高
,造成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常常滞
销”。[6]
借鉴西方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
,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是
汉语走向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总之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汉语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是汉语国际化最有利的因素。从军事上看
,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
(下转第
245页)
—
052—他山之石从英语国际化成因看汉语国际化发展之路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新西部》
2010.18
期激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以保持心理平衡。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压力较
大。面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和发掘我国古代
养生观念。发掘和探索古代养生的心理学思想
,不仅有利于现代人的
养生实践
,而且对发展我国现代健康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及运动心理学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论
我国传统导引养生是现代健身体操和医疗体育的运动处方之祖
源。是以中华古代养生文化为底蕴
,在不断的体育锻炼和医疗实践中
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人类以自我优化生命机能为目的而创造的运动方
法
,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及发展演进。其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运动锻炼方法
,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们要充分研究发掘我国古代运动养生疗法的真谛
,使其在现代医疗保健事业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凌月红
.体育健康教育与运动处方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2005.
[2] 体育史编写组
.体育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作者简介】
蔡继云(
1978.11-)女
,汉族
,讲师
,学士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
学
.
尹 辉(
1965.10-)女
,汉族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与
运动保健
.
(上接第
246页)
[2] 王 岗
.对山西中型城市不同年龄群体体育锻炼状况研究
[J].体育科学
,2001.
[3] 常乃军
.山西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J].体育科学
,2001.
[4] 冯守东
,王朋
.我国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
[J].中
国体育科技
,2003.
[5] 苏 静
,王崇喜
,寇建民
.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
析
.[J]体育学刊
,2003.
[6] 葛 宁
.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7] 张本俊
.关于安徽省高校教师健康与体育运动的调查
[J].安
徽体育科技
,2002.
[8] 柴建设
.河南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J].中
国体育科技
,2002.
【作者简介】
赵 振(
1976-)男
,陕西泾阳人
,讲师
,研究方向
:人文社会体育学
与运动训练学
.
(上接第
248页)
【参考文献】
[1] 田文林
.王伟琦等
.武术运动员踝关节损伤与预防
[J].山西
师范大学体育学报
,2003.
[2] 刘大庆等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
[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
张峰枫(
1985-)女
,汉族
,山东潍坊人
,助教
,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
体育
.
周婷婷(
1982-)女
,汉族
,山东淄博人
,助教
,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
体育
.
(上接第
249页)
力量练习之后
,这样安排能够发展肌肉的抗疲劳工作能力
,提高比赛实
战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四版)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50-154.
[2] 刘 丹
.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
[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32-38.
[3]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
[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91
-192.
[4] 王 芬
.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
[M].北京
: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
,2009.
[5] 程冬梅
.刘丹
.郭永波
.篮球实战理念的探讨
[J].中国体育科
技
,2007(
3)
:67-70.
(上接第
250页)
定的军事方针
,呈现出很强的活力
,是汉语推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随着人们对文化传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有理由相信
,我们会用更科学
的方法
,从多方面探寻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从而为汉语国际化
提供必要的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
Graddol,David.2006.EnglishNext.BritishCouncil2006.
[2]
Crystal,David.1985.Howmanymillions?Thestatisticsof
Englishtoday.EnglishToday1:7-9.
[3]
Bowman,Tom2006.Militaryaimstobolsterlanguageskills,
BaltimoreSunJanuary2,2006.
[4]
Crystal,David.1997.Englishasagloballanguage.Cam2
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5]
Arnold,Josie.2006.ElectronicMagazineofMulticultural
Education.
[6] 傅华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杂志社
.2006.02.
【作者简介】
郑香义(
1966-)男
,吉林大安人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
研部
,副教授
,硕士
.
—
542—我国传统运动疗法的演进及对当代运动处方的启示运动与健康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