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潘佳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治疗尿路感染的几种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范围、禁忌证、慎用情况、不良反应、使用方法

2. 掌握治疗尿路感染的三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用法用量

3. 熟悉抗生素类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4. 了解尿路感染的分类

内容介绍

1. 尿路感染的定义

2. 尿路感染的的分类

3. 尿路感染的治疗药物(抗生素、中成药)

T_e

一、定义

B_e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我的笔记】

二、分类

B_e

1.根据感染部位

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2.根据有无基础疾病

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我的笔记】

三、治疗药物

B_e

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抗生素,第二类是中成药。

(一)抗生素类

1.治疗原则

(1)急性膀胱炎

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或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对于致病菌对磺胺甲基异噁唑耐药率高达10%~20%的地区,可采用呋喃妥因治疗。

(2)急性肾盂肾炎

轻症病例: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重症病例或不能口服药物者:静脉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广谱的头孢类抗生素治疗。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氨曲南治疗;如果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使用氨苄西林和舒巴坦钠,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来治疗。

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首先,应及时有效控制糖尿病、尿路梗塞等基础疾病;静脉使用广谱。

【我的笔记】

2. 复方磺胺甲噁唑

(1)临床应用 ①用于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儿童急性中耳炎。

②可以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菌属、普通变形杆菌以及敏感菌株所致的细菌性尿路感染。

从药效学上来讲,复方磺胺甲噁唑属于一种全身应用的中效磺胺药,属于广谱抑菌剂。

(2)禁忌证

①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任一成分过敏者。

②孕妇、哺乳妇女。

③2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

④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

⑤对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⑥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3)以下患者慎用

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

②轻、中度肝肾功能损害者。

③血卟啉病患者。

④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病。

⑤失水患者、艾滋病患者、休克患者。

(4)不良反应

①过敏反应:药疹常见最为,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可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

②血液系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易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正铁血红蛋白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中枢神经系统:本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可发生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犹豫感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

④肾脏系统:发生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引起少尿、尿痛、肾衰竭。

⑤胃肠道: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胃肠道症状多比较轻微,不影响继续使用药物。

⑥肝脏:对于肝功能的损害比较明显,可能会导致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发生急性重症肝炎。

(5)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易产生耐药,对磺胺耐药的菌株所致感染使用本药时有较好疗效,但不易清除细菌。

②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疗程为 10~14日;尿路感染者疗程为7~10日。

③长疗程、大剂量使用本药时应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

④用药超过1周的患者应补充B族维生素,同时增加维生素K 。

⑤用药过量的处理:当短期过量用药时,将会出现食欲缺乏、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热、血尿、血液疾病、黄疸,甚至骨髓抑制等情况。一般来说,治疗方法为治疗停药,进行洗胃、催吐或大量饮水。如果患者尿量少且肾功能正常时,给予输液治疗。如果有较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或黄疸,应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引起叶酸缺乏时,可以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引起骨髓抑制时,先停药,给予叶酸3~6mg肌注,一日1次,连用3日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引起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细胞贫血时:应给予高剂量叶酸(每日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治疗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6)制剂与规格

①复方磺胺甲噁唑片:0.5g/片,其中含SMZ 400mg、TMP 80mg。

②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0.5g/片:其中含SMZ 400mg、TMP 80mg。

③复方磺胺甲噁唑注射液:5ml:每1ml含SMZ 400mg、TMP 80mg;2ml:每1ml含SMZ 400mg、TMP 80mg。

以上剂型均要求密封、避光保存。

(7)口服给药

①治疗细菌感染:一次1g,每12小时一次。

②预防用药:初次1g,一日2次。相同剂量一日1次或一周3次。

(8)静脉滴注

每5ml本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75~125ml中,滴注时间在60~90分钟以上。

治疗细菌感染:一次用药含TMP 2~2.5mg/kg、SMZ 10~12.5mg/kg,每6小时给药一次。一次用药含TMP 2.7~3.3mg/kg、SMZ 13.3~16.7mg/kg,每8小时给药一次。一次用药含TMP 4~5mg/kg、SMZ20~25mg/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

【我的笔记】

3.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的抗生素,临床上的商品制剂种类非常繁多,临床医师要依据剂量以及使用时的剂量来谨慎选择。

(1)临床应用

①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肠道等中重度感染。

②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

③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宫腔感染、盆腔炎等。

(2)药效学

本药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药在体内组织分布广泛,主要以原形药由尿中排泄,口服给药后48小时内,尿中原形药排出量约占给药量的87%。肾功能减退者清除率下降,消除半衰期延长。

(3)禁忌证

①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

②有癫痫病史者。

③孕妇、哺乳妇女、18岁以下患者。

④低钾血症或心肌病患者;⑤皮肤有药物过敏史者。

(4)慎用

肝、肾功能受损者,及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应慎用。

(5)不良反应

①心血管系统:可以见到心悸、心电图异常、尖端扭转室速。

②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可出现血糖增高或降低,常发生于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③肌肉骨骼系统:可以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跟腱炎、跟腱断裂。

④泌尿生殖系统:个别患者可以引起血尿素氮升高、急性肾功能不全。

⑤精神神经系统: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头痛、震颤、麻木感、视觉异常、耳鸣、幻觉、嗜睡、精神紊乱。

⑥消化系统:有时可以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腹泻、味觉异常、假膜性肠炎;偶有病人会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

⑦血液系统:个别患者可能会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⑧有可能会引起皮肤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红斑。

⑨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

(6)特殊说明

①配伍禁忌: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滴,不宜与其他药物使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进行静滴。

②注射液每100ml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③用药期间出现血糖增高或降低应严密监测血糖,若发现低血糖反应需立即停用本药并予以相应纠正低血糖的治疗。

④药物过量的表现:除常规用药的不良反应外,还有胃痛、胃灼热、口渴、口腔炎、全身倦怠、发冷,锥体外系症状、兴奋、抽搐、谵妄、小脑共济失调、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淤血性乳头症状)、代谢性酸中毒、碱性磷酸酶升高、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尿、软骨、

⑤药物过量的处理:共包括6步:洗胃、使用吸附药、使用泻药、输液、利尿、对症处理。

(7)制剂与规格

①左氧氟沙星片:100mg、200mg、500mg。

②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胶囊:100mg。

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g、200mg、500mg。

应避光、密封保存。

(8)使用方法

①口服给药:一日300~400m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敏感性较差者剂量可增至一日600mg,分3次服用。

急性单纯下尿路感染:一次100mg,一日2次,疗程为5~7日。

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200mg,一日2次;或一次100mg,一日3次,疗程为10~14日。

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200mg,一日2次,疗程为6周。

②静脉滴注:一次100~200mg,一日2次,重度感染患者或感染病原敏感性较差者剂量可增至一日600mg,分2次滴注。

【我的笔记】

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1)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军尿路感染、软下疳、产后感染。

(2)药效学

本药为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制成的复方制剂。阿莫西林的特点是广谱,不耐青霉素酶;克拉维酸的抗菌作用很弱,但有强效广谱抑菌作用。阿莫西林主要干扰细胞壁合成,克拉维酸为与β-内酰胺酶结合,竞争性抑制作用。本药口服吸收良好。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低。

(3)禁忌证

①对本药或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

②使用本药或其他青霉素类药曾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或肝功能损害者。

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

(4)慎用

①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

②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者

③严重肝功能障碍者

④中、重度肾功能障碍患者

⑤假膜性肠炎患者

(5)不良反应

①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②偶见肝功能、胆红素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