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育苗技术

红薯育苗技术/甘薯育苗技术 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 (一)育苗前的准备和育苗方式?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 由于我国黄淮流域以北薯区、早春气温低,各地薯农创造出许多适于本 地的育苗方法和苗床形式。在不长的时期内,用较少的薯种,培育出大 量薯苗,供生产应用。时育苗,能不误时机地栽插到田。育足壮苗,就 能避免“春薯夏栽”,“夏薯秋栽”,达到高产的目的。长江以南各薯 区,因气候条件优越,育苗手段和技术应用要简单得多。 ?

育苗工作虽在春季进行,但准备工作必须提早做好。 ? 首先要落实种植春、夏薯面积。每亩用种量因育苗方法、育苗时间 不同而有差别。采用加温育苗法的,每亩用种量一般不少于 75千克。不 种春薯栽夏、秋薯的应先栽好采苗圃, 1亩采苗圃可供10亩以上夏薯用 苗。从节省种薯和苗床面积以及培育壮苗等方面考虑,每个标准床 (长5 米,? 宽1.7米)排种150千克左右。即每平方米约排种薯17-18千克。露地苗 床可排稀些。根据种植面积落实用种薯数量、苗床数或育苗用地和建床 所需要的物资,如塑料薄膜、草苫、燃料、酿热物其他用具等。 ?

其次是选择苗床用地。条件是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 水源,管理方便。露地育苗或采苗圃选土质肥沃,没有盐碱,至少两年 内没种过甘薯和做过苗床的地方,如苗床是永久牲的,用前要严格消毒 灭菌,床土更新,避免病害传播。 ?

我国甘薯产区遍及南北,自然条件不同,育苗方式,苗床式样多种 多样。基本可分为四类。?

1. ?露地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与管理。常用的 有地畦(阳畦)、小高垄等。??

2. 加温式?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建一定规格的加温用苗床,用 柴草或煤炭为燃料加温,提高苗床温度,如回龙火炕、三道沟、顿水顿 火炕、一火多炕等。也有用电热加温的。加温式苗床普遍用于早春气温 低的北方地区。??

3. 酿热式?利用植物秸秆、牲畜鲜粪、 落叶等在堆积发酵过程所产生 的热,提高床温育苗,这种方法适应性广,只要有条件和需要,各地都 较适用。? 4. 薄膜覆盖?如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都能达到加快薯苗生长, 节约能源的目的。此外还有利用地热、温泉、太阳能等育苗的,都是实 用有效的好方法。甘薯塑料薄膜育苗的优点是: ?

(1) 提高苗床温度?薄膜里的小气候比露地气温高 15摄氏度以上。在 阳光照射下,能把苗床温度提高到 50摄氏度以上。5-10厘米床土温度 比露地平均高5-7摄氏度。可以节省大量酿热材料或燃料。薄膜里空间 温度过高,对薯苗生长不利,应采取通风、遮萌和浇水等进行调节。增 加床土水分,能有效地保持湿度,提高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能力,从而 提高土壤温度。?

(2) 保持水分?薄膜具有不透水性和疏水性,土壤里的水分通过高温 和日光照晒不断蒸发,使水分凝集在薄膜上,产生水分回流而滴落床面。 据测定,每平方米面积在 1天里回流的水分可达1.5升,对保持床土水 分,减少蒸发有明显作用。覆盖 35天后观测,床面下2-5厘米土层里的 水分有所增加,而5-10厘米和10-15厘米各层土壤湿度分别降低 2.6-3%。 不盖薄膜的相同土层分别降低 13.2-23.5%和14.6-35.5%。薄膜上凝集的 露珠和床内空间的雾气会影响透光度。当床里温度低时,可用勤拍打薄 膜的办法,把水珠震落,增加透光性,提高床温。如果温度过高时,膜 上的露珠能减弱阳光照射强度;可保护薯苗不被灼伤。 ?

(3) 发芽快,出苗量多?薄膜覆盖提高了床温,保持了湿度,极利于 薯块的发芽和幼苗生长。露地育苗,盖膜的比不盖的提早出苗 12-16天, 苗量增 加24-35%,可提前采苗13-23天。? 选种和排种? 选种和排种凡使用薯块育苗的地区,建好苗床以后,就着手进行一 系列的育苗活动。包括种薯的选择,排种时间,排放密度、数量和方法 等,都和育苗的成败有直接关系。 ?

“好种出好苗”,这是农民多年采实践经验的总结,首先要选定适 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为防止品种混杂和病虫害蔓延,必须进行育 苗前的选种工作。?

1. 种薯的标准?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皮色鲜亮光 滑,薯块较整齐均匀,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 (受冷害的薯块头尾 干枯,薯皮破伤处凹陷,薯肉灰暗,有水湿现象,肉有黑点。薯肉鲜亮 有白浆的表示正常)。种薯必须做到三选,即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 上床排 种时选,尽量剔除病、伤和不合标准的薯块。 ? 2. 计算好育苗时间?育成薯苗的时间要与大田栽插时间相衔接, 过早 过晚都不好。排种过早,因天气寒冷,保温困难,育苗期拖长,徒耗人 力,浪费燃料,而且薯苗育成后,因气温低不能栽到田间,形成“苗等 地”现象,不仅延长苗龄,还会降低薯苗素质。由于已育成的苗不能及 时采,必然影响下茬苗的生长。如果排种过晚,出苗迟,育成的苗赶不 上适时栽插的需要,会造成“地等苗”的局面,最终是晚栽减产。用火 炕或温床育苗的地方,一般掌握在当地栽插适期前 25-30天排种。例如, 山东省栽春薯的时间多从 4月底开始,排种苗期则在 3月底或4月初为 适宜。育苗经验多的还可以适当推迟几天,缩短育苗时间,节省投资。 北方的夏薯以6月中下旬为栽插时期,利用采苗圃繁殖夏薯用苗,则以 火炕或温床育成的第一、三茬苗裁进苗圃;长江流域春季较温暖,温床 育苗在3月上旬排种,露地育苗期一般在 4月初开始。南方夏’秋薯区 和秋冬薯区,用薯块育苗的排种期在 2月中旬。?

3. 排种方法和密度?薯块的萌芽数,以顶部最多,中部次之尾部最少。 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经过冬季贮藏的薯块,有的品种头 尾形状不容易识别清楚,但用肉眼观察其他性状,基本能分清头尾。即 一般顶(头)部皮色较深,浆汁多,细根少。尾部皮色浅,细根多,细根 基部伸展的方向朝下。?

薯块大小差别较大,排种时最好大小分开;为了保证出苗整齐,应 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大块的入土深些,小块的浅些,使薯块 上面都处在一个水平上,这样出苗整齐。 ? 排放种薯有斜排、平放、直排 3种。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为节约苗 床面积,大都采用斜排方式,斜排以头压尾,后排薯顶部压前一排种薯 的1 / 3,不太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如果压得过 多,会加大排种数量,出苗数虽然增加,却使薯苗拥挤,生长细弱不良, 降低成活率。平放种薯一般多用在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左 右留些空隙,能使薯苗生长茁壮,出苗也均匀一致。直排种薯虽能经济 利用苗床,但种薯排放 过密,薯苗纤细,栽后成活率不高,不应提倡。 所谓苗足,是指剔除病弱苗以后,符合壮苗标准的苗量要在短期内 满足全部大田栽插所需要的数量。有的地方用少量种薯育苗,每隔几天 出一些苗,在一块地上断断续续栽插,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节省了苗床 面积,减少了用种量,却耽误了农时,推迟了栽插时间,结果是明显减 产。要达到适时用一、二茬苗栽完大田,至少每亩用种量不少于 75千 克。??

用第一、二茬苗栽完的好处是早茬苗病害少或没有病害, 薯苗健壮, 成活率高。晚茬苗病害重,素质差。加强晚茬苗的管理,用作饲料发展 家庭饲养业,经济效益更好些。排种密度不能过大,从培育壮苗出发, 每平方米排种量以20-25千克为好。种薯的大小以150-200克比较合适。 种薯过大,苗质虽好但出苗数少,增加用种量和苗床面积。 ?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 合”。?

1•保持不同时期的适宜温度?火炕和温床育苗的管理,应以控制温度 为重点。育苗期的控温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 后期低温炼苗。??

(1) 前期高温催芽?从排种到薯芽出土,以催为主。要求适当提高床 温,有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促使种薯萌芽。种薯排放前,床温应提高到 30摄氏度左右。?

排种后使床温上升到 35摄氏度,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摄氏 度范周内,最低不要低于 28摄氏度,起到催芽防病作用。没有加温设备 的苗床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床内温度。 ??

(2) 中期平温长苗,从薯苗出齐到采苗前 3-4天,温度适当降低,仍 然主攻苗数和生长速度,但不要让苗生长过快。注意适当控温,避免温 度过高。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 30摄氏度,以后逐渐降低到 25摄氏度左 右。掌握有催有炼,两相结合的原则。 ? (3) 后期低温炼苗?接近大田栽苗前3-4天,把床温降低到接近大气 温度,温床停止加温,昼夜揭开薄膜和其他防寒保温设施,任薯苗在自 然气温条件下提高其适应自然的能力 ,使薯苗老健。使用露地育苗和采苗 圃的地方,只要搞好肥、水管理,不使生长过旺就能育成壮苗。 ?

2. 正确测量温度?既然育苗的不同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 -要求,准确 测量温度则十分重要。市售的温度计误差较大,购后应到当地气象部门 或农技站校正后再用。测温点应分别设在苗床的当中、两边和两头,其 中火炕的高温点是回烟口 (主火道的出火口)。为了测准温度,应在整个 床面多测几个点。从床头到床尾,沿两边和中间,每隔1米左右测一点, 找出全床的高温点和低温点。如发现温差过大,不要忙于排种,对苗床 降检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补救。温度计要插在床土中间。已经排种的 应插在种薯下面的床土中,经过 2-3分钟稳定后进行观测。测温时间为 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各 1次。火炕苗床烧火前和停火后,都应测量温 度。特别是盖薄膜的苗床,包括露地育苗盖膜的在内,在晴天的上午 10 点至下午2点之间,要注意测量膜内空间温度变化。因为这个时期是膜 内高温期,可能伤苗。测温后,根据全床温度变化,采取相应增温、保 温或降温措施。?

3. 浇水?根据薯苗生长的需要和床土干湿情况浇水。 排种后盖土以前 要浇透水,然后盖土,出苗以前看情况可不浇或少浇。出苗以后随着薯 苗不断长大和通风晒苗,耗水量增加,适当增加浇水量,等齐苗以后再 浇1次透水。采过一茬苗后立即浇水。但在炼苗期、采苗前两三天一般 以晾晒为主,不需要浇水。掌握高温期水不缺,低温炼苗时水不多,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