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栽培技术
5.华南秋冬薯区 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 云南和台湾的南部。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 气温18~25℃,年日照时数1830~2160小时,年降 水量1510~2060毫升,无霜期325~365天,热季达 8~10个月。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收获,生长期120~150天。秋 薯也可以越冬栽培,延迟到第二年春收获,成为冬 薯。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次年4~5月收获,生 长期170~200天。 海南地处热带,雨水充沛,光热充足,四季无霜,终 年可种植甘薯,加上甘薯抗逆性强,适宜各种条件 下生长,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且用途广泛、开发 前景广阔,有良好的增值潜力和市场前景。
2. 夏甘薯 麦收后抢时栽插的甘薯称夏甘薯.华北地区栽植 期通常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夏甘薯高产田 栽后30d左右结薯,结薯后到9月底为块根膨 大高峰,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膨大速度逐渐减 慢。夏甘薯块根是随茎、叶生长而膨大,茎 叶衰退而转慢,只有一个膨大高峰期。
四、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关系
茎叶(T) (鲜重) 块茎(R)
以下表明前期茎叶生长不足,难以高产。 生长中、后期T/R 值适当下降,块根增长速度加快,9月上旬T/R比值为1时比 较适宜(即甘薯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增重曲线的交叉点,也称做 平衡点)。
高产田块(T/R)比值
(T/R)
4 3 2 1
(时间)
7月上旬
9月上旬
四、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关系
1.茎叶生长不良 块根产量低 主要原因是土层薄、土壤贫瘠、肥水不足。在生长前期 茎叶生长缓慢,结薯晚,一般不出现第一次块根膨大高峰;中期最高叶 面积指数多在3以下,光合产物少,块根膨大慢;后期茎叶早衰,收获 时产量低。春薯T/R比值多在0.4以下,夏薯T/R比值多在0.6以下。 2.茎叶生长过旺 块根产量也不高 主要原因是土壤肥水充足、土壤透气性差、施氮肥 过多,前期茎叶猛发,结薯晚;中期茎叶徒长,叶色浓绿,叶片肥大, 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5以上,下层叶片受光差,出现叶片上生下死,叶 片生死交替频繁,要消耗大量养料;后期茎叶不落黄,同化养料多分配 于茎叶,块根产量很低,收获时T/R比值多在1以上。
四、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关系
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茎叶鲜重与块根鲜重的
比值(T/R比值)来表示。T/R比值越大,表明甘薯同化产 物分配于茎叶越多,反之,T/R比值越小,则同化产物分配 于块根越多。
一般的田块,生长前、中期T/R比值大,生长后期T/R比值小。
甘薯高产地块调查,7月上旬封垄时T/R比值应在2~2.5,2
◆制造酒精和淀粉的主要原料 薯可制造淀粉15~20公斤。
100公斤鲜
与玉米和木薯比较, 生产1吨乙醇需 要: 10吨鲜薯(淀粉含量20%),合计 2400元; 2.8一2.9吨木薯干(淀粉含量 70%),合计2800元; 3吨玉米(淀粉含量66%),合计 4500元。
(四)重要的饲料作物
●甘薯茎叶含蛋白质1.62%,脂肪0.46%,碳 水化合物7.33%,灰分1.65%,纤维2.04%, 其营养价值与一般豆科牧草相当,是良好的 鲜饲料和青贮饲料。
光照充足、土壤含钾量高,幼根容易形成块根;薯苗弱、不
定根原基形成的晚或细,土壤含水量过高、通透性不好(缺 氧)、氮素过多,光照不足,幼根容易形成纤维根;土壤干
旱、板结,中柱鞘细胞木质化程度高,幼根容易形成梗根。
中柱鞘细胞的木质化程度 小 强 初生 形成 层的 活动 能力 弱 块根 梗根 壮苗、根原基粗 多钾、光照充足 温度适宜 水分适宜 幼根 弱苗、根原基细、 纤维根 多氮、潮湿、缺氧 大
(李育明)
(李育明)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甘薯三种根 的形态 1.块根 2.梗根 3.纤维根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1.纤维根 纤维根又称吸收根、须根,呈纤维状,细而长, 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纤维根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内,入土深度 可达1m以上,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保证甘薯具 有抗旱的特性。若氮素过多,土壤通透性差,湿度 过大,纤维根数增多。
块根 纤 维 根
柴根
纤维根
(二)茎
(三)叶
(四) (花、 果实、 种子)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一)甘薯的生育阶段 从栽插到收获的天数为生育期。春薯150~190 天,夏薯110~120天。分三个阶段。 1、前期:从栽插到封垄阶段,又叫发根分枝 结薯期。我国北方春薯此期约50~70天,夏 薯此期约40~50天。 2、中期: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期,又 叫薯蔓并长期。春薯历时45天,夏薯约30天。 3、后期:从茎叶生长高峰到收获阶段,也叫 薯块盛长期。春薯需60天左右,夏薯约50天。
2.柴根 柴根又称梗根或牛蒡根,形状细长,粗细 均匀,粗约0.2~1cm,长约30cm。甘薯根 的生长是先伸长后加粗,当开始加粗时,如 遇土壤干硬坚实,或者水分过多、土壤透气 性差等条件,即阻碍根系加粗,加快幼根木 质化进程而形成柴根。柴根无经济价值,徒 耗养分和水分,栽培上忌生柴根。柴根形成 的多,表明栽培条件不良,不能满足块根形 成和膨大的需要。
3.块根 块根是甘薯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生产上的 主要收获产品。块根多生长在5~25cm的土层内。 块根形状因品种而异,同一品种因栽培条件不同形 状也有差别,一般有圆形、圆筒形、纺锤形、球形 和不规则形。块根上有纵沟和根眼(或称根痕)。 块根皮色因品种而异。有紫、粉红、黄、黄白、白 等。同一品种因不同土壤条件和栽培季节(春薯和 夏薯)及不同生长阶段,皮色亦不尽相同。块根肉 色有白、黄白、橘黄、橘红、紫(个别品种带紫晕) 等。块根的皮色和肉色是鉴别品种的主要特征。
影 响 甘 薯 块 根 形 成 的 因 素
薯苗的壮弱
不定根原基形成的早晚 粗细 生长环境条件 品种
(三)影响甘薯块根形成的因素
甘薯的块根、梗根或纤维根都是由幼根发育而成的。影响幼根
分化的因素有薯苗的壮弱、不定根原基形成的早晚和粗细、 生长环境条件和品种等。这些因素都关系到初生形成层活动 能力和中柱鞘细胞木质化程度。薯苗壮、不定根原基形成的 早且粗壮、温度适宜(22~24℃)、水分适宜、通气良好、
图9-8 影响甘薯块根形成的因素
(四)甘薯块根膨大动态 1. 春甘薯 5月上旬栽植的春甘薯,于6月中旬即栽后
35~45d开始结薯。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即栽后40~70d, 茎叶生长迅速。高产田平均每天每公 顷块根增重可达 450~525kg,出现第一次块根膨大高峰。7月中旬到8 月底即栽后70~110d,进入高温多雨季节,茎叶旺盛 生长,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转较少,块根膨大变慢。进入 9月,即栽后110~140d,此时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加 大,环境条件极利于块根膨大,同时茎、叶生长达到最 大量,高产田平均每天每公顷块根增重750~00kg。出 现第二次块根膨大高峰。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下降, 茎叶衰退,块根膨大逐渐转慢。
甘薯 栽培技术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甘薯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第四节 甘薯育苗技术 第五节 大田栽培技术 第六节 甘薯贮藏 第七节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意义
(一)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 位。 ●高产作物 能够大面积获得亩产春薯3500公斤,夏 薯2500公斤(折粮5∶1)以上的高产。经济系数高达 70%~85%。 ■稳产作物 抗旱、抗风、抗雹、耐瘠薄,在旱薄地, 也能获得亩产500 ~1 000公斤的鲜产量。
三、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一)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 甘薯栽秧后10~25d为初生形成层活动时 期(即块根形成期)。 初生形成层活动力强 弱和中柱鞘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大小决定甘 薯幼根发展的方向。幼根的初生形成层活动 力强、中柱鞘细胞木质化程度低,才能形成 块根;初生形成层活动力弱、中柱鞘细胞木 质化程度高,只能形成纤维根;初生形成层 活动力虽强、但中柱鞘细胞本质化程度高。 不能产生大量薄壁细胞,便形成梗根。
2.黄淮海流域春夏薯区 黄淮海流域春夏薯区 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 种春夏薯均较适宜,本区栽培面积占全国的 40%左右,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为 主产地。该区气候温和,年无霜期平均为 210d。夏薯在麦类、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 收获后栽插,以二年三熟为主。春薯于4月下 旬至5月中旬栽植,10月上旬至下询收获, 生长期150~180d,夏薯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种植,生长期110~120d。近年来,夏薯面 积增加,春薯面积减少。
(二)次生形成层活动时期 甘薯栽后20d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之后为次 生形成层活动时期(即块根膨大期)。首先, 在原生本质部导管的周围出现次生形成层; 其次,在后生木质部导管和次生木质部导管 的周围出现次生形成层。次生形成层的分布、 排列无一定的位置,且活动范围大,所以产 生的薄壁细胞量大,有利于块根的膨大。 次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弱和分布范围大小是决 定块根膨大的动力。
根据营养学家黎黍匀分析,甘薯平均生命力指 数为20.225,防病指数为20.18,属于高值范 围(根据《肠胃决定健康》统计)。 红薯忌与柿子、西红柿西红柿、白酒、螃蟹、 香蕉同食。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 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 五个小时以上。如果同时食用,红薯中的糖 分在胃内发酵,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 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聚,产生硬 块,量多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
●利用甘薯作为原料的工业已遍及食品、化工、 医疗、造纸等十余个工业门类,利用甘薯制 成的产品达400多种。 ▲可制造人造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农药以 及柠檬酸,丁酸、丙酮、葡萄糖、味精、饴 糖等多种产品。将酒精按10%~15%的比
例加汽油中作为燃料,称为乙醇汽油。 已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