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管理 也谈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陈华松李乐芝 摘要i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 众化教育的转化,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 展时期。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着重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定位、管理理念 以及品牌建设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培育高职院校 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策略 一、引言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 迅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于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核心竞争 力是高职院校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提供优质教育 产品或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核 心, 对资源、能力和知识等要素进行整合的基础 卜,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而使学校内在的一股竞争 力提丁f而形成的对学校发展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 心能力。 二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构成应该是一个 复杂和多元的有机整体,其五个要素为:人是形 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 键、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发挥整体竞争优势的核心、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 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是以 就、 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Lt标是培养适应 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 人才。它的关键应该是专业建设和实训体系建设。 通过专业建设和实训体系建设可以形成学校的竞争 特色,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从 而形成竞争对手 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的竞争 力,同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教学工作必 须以实践教学实际应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 宗旨,高职院校通过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育 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在 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 高职教育区别千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志之一,因此实 践体系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荚键冈素。 三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元化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应该确立多元化的办学理念。而且 办学不应仅局限j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涉及 教育的更多层面和非教青领域。高职院校可以提供 诸如培训、咨询、设计、科研、承接教育外包等服 务,为在职人群和有职业变换需求的人群提供服 务;为企业培训高级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提供 服务;为受过教育的培训者提供多次服务、系列服 208 务、复合服务和终身服务。有实力的学校也可以 吸引若干企业来参与办学,从而实现利用优质社 会资源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办学的综合实办, 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有效的资源共享 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核心 竞争力注入新的血液。高职院校在交流合作过程 当中,能融合他人的优势,努力吸取他人的优秀 文化成果。同时,还能看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从而更好反省,重新定位自身。因而,在高职院 校的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之间可以为了 各自的战略目的,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组 成战略联盟。这样,可以使不同学校实现资源共 享,合作刨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转 移,从而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还可以 与其他同类学校或大学、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 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集团化运作模式, “集约发展,充分共享,共同提高”,实现多 赢,共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相互取长补短, 还能激发潜能,产生新的竞争力,从而再次提升 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的管理体系 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 度过程中都应务必注重创新。学校需要创新性发 展,通过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 制,构建创新的管理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环境。任何一所知名度高的学 校,必然有几个学科、专业独具特色,作为其支 撑的亮点。创新具体体现为管理体制、运行机 制、学科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创 新。组织创新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的完 善。 “组织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效 率,降低成本,增强大学能力,创造大学的效益 竞争优势”。现代企业从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等级 管理体制向注重内部创新与工作中学习的新型组 织的转变,给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创新以 深刻启示。这就要求集体决策性组织,对高职院 校管理组织创新进行积极的探索。集体决策性组 织,是“学校领导集体、教师、学生充分参与到 学校组织的管理之中,在组织管理中集中集体决 策,在协调中反馈信息,形成上下贯通的血液循 环管道,为心脏——核心竞争力,源源不断地输 入新鲜血液”。 (四)、合理的利用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注意强化社会实践环 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把握社会 的发展和时代精神。校园政冶文化对主流政治文 化正由感情卜的认同向认知上的认同一致转变; 校园艺术文化任继续保持多层次、多形式的同 时,崇尚并吸纳任社会文化艺术中高雅的部分, 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科技文化以服 务社会、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为目的,注重与学生 的专业学 l、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成 长和成才服务,通过校园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和 艺术文化三者的合力,对积极、健康、向上的校 园文化建设,将起列较强的促进作用。从校园文 化的内部层面看,庙积极建设物质文化、理念文 化、制度文化、操作文化四个层面,并形成合 力。在物质层面, 方面积极运用必要的手段, 有效地激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另一方面注意 校园硬件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建设好校园广播电 视系统和网络系统。在观念层面上,要进一步倡 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教风、校风。在制 度层面上,将优良的校园文化要求用制度和纪律 加以规定,渗透到学生的招生就业、平时教育管 理和服务工作之中。在操作层面,要开展好各类 社团活动,培植火学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结束语 当前,高职院校要从创新等角度人手,从 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作交流和校 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将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于 培养核心竞争力上。在重}见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 因素时,不能忽略对高职院校竞争力其它因素的 重视,否则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容易使高职院校处 于不利地位;不能将办学理念.人力资源、校园 文化等各要素进行简单的综合,务必注意对其进 行有机整合。总之,高职院校只有掌握了提高自 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才能干竞争中脱颖而 出,高职院校有了核心竞争力,就一定有优质的 毕业生.就一定有高的就、 率。反过来,优质的 毕业生、高的就业率,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反 映,由它们可以检验高职院校是否有核心竞争 力。循着这条路走下去,渐进改革,边际演化, 积小胜为大 ,锲而不含,相信最终能达到顶 点,从而成为高职院校之中的“航空母舰”到达 一流高职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 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A】2004.2 [2】杨素琴 教育工作者谈职业教育核心目的fN】. 中华读书报.2004.10.27. 【3]邹吉忠.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建设 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前提性思考【J】.中央民族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王前新.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o3(27) 【5】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 力[J1.教育与职业.2006(5) [6】彭新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建途径探析 【J】.职业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