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宁县2013—2017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及气候优势,加快柑桔产业发展速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据市场前景,结合柑桔产业现状,特制定我县2013—2017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一、华宁县柑桔产业现状及基本经验
(一)现状
华宁县柑桔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青龙、通红甸、盘溪、华溪等四个乡镇,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有37个村居委会,245个村民小组,10021户农户种植柑桔,全县1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有187个,其中:100亩以上的有36个,1000亩以上的有3个。目前,主栽品种以鲜食为主,有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早熟蜜柑“兴津”,优质“冰糖橙”。截止2012年底,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6.7979万亩、产量13.2万吨、产值4.2亿元。
(二)基本经验
1、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将柑桔列为三棵树之一的重点农业产业来抓,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给予大力支持。
2、产业发展,科技先行。我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新品种、技术试验示范,依托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以牛山柑桔实验场为平台,建立玉溪地区柑桔科学研究所。全方位开展新品种试验,无病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大型示范园建设等科学技术2
研究,并取得了53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三十余年的柑桔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如:品种准确定位是依据引进150多个柑桔新品种,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全国柑桔产地及市场调查,筛选出早熟、特早熟蜜柑“兴津”、“大浦”、“宫本”,优质“冰糖橙”等4个品种,列为我县柑桔主栽品种。
3、加强培养科技人才是做优做强柑桔产业的关键。三十余年以来,我县以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场为平台,采取送出去学,请专家进来教,县乡柑桔办组织进村入户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柑桔技术人才。全县拥有高、中、初级柑桔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懂技术会管理的桔农已有上万人。他们在柑桔生产中成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力量。
4、树样板、搞示范,是引领农民发展产业的有效途径。在柑桔产业发展中,把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场、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作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三个基地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果园建设等作出了示范,带动了全县6.8万亩柑桔产业的发展。
5、加强经营服务体系建议是做好柑桔产业的有力保障
一是县、乡(镇)两级成立了柑桔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柑桔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适宜区农民发展柑桔、编制柑桔产业发展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承担柑桔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组织柑桔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二是1987年建立的玉溪市柑桔研究所,承担柑桔品种,栽培技术、植保及无病3
苗木繁育等方面的科技试验研究,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与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能承担部分科技试验与示范项目。三是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柑桔经营企业有8户,柑桔分选厂有42家,他们在柑桔生产与产品流通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带头示范和服务作用。四是经工商注册的柑桔商会、专业合作社有7户,虽然目前大多数运作不够规范,但都在朝着把分散的桔农组织起来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三统一”的目标迈进。
6、做项目、促营销,不断提升华宁柑桔知名度。
1986年华宁县被云南省认定为柑桔基地县,2004年中国农业部批准华宁为南亚热带名优柑桔基地。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华宁优质早熟柑桔列为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12月农业部批准国家极早熟柑桔试验站建在华宁,1992年兴津早熟蜜柑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唯一金奖;1994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哈姆林甜橙获金奖,无核锦橙、汤姆逊脐橙、奉园脐橙获银奖,椪柑新生系3号、冰糖橙等9个品种获农业部,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2012年我县早熟蜜柑已销往全国二十四个省市,特别是主产柑桔的浙江省,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华宁早熟蜜柑销售,近几年通过省外客商,有部分鲜果出口加拿大、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华宁早熟柑桔享誉全国,逐步走出国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柑桔病虫害控制难度较大
华宁柑桔种植区得天独厚的“温室”气候成就了柑桔早熟、优质、4
丰产三大特点,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冬季气候温暖,无冻害,病虫害很容易越冬,病虫害生存、繁殖的生物链连年循环不断,造成病虫害控制难度加大,这是华宁柑桔生产环节中致命的问题。
(二)投入不足
一是部分适宜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水、电、路不配套,特别是部分山地果园缺乏灌溉条件,靠天下雨种柑桔现象突出。二是柑桔产业发展经费不足。在产业标准化建设、科技试验与推广、柑桔无病苗木繁育、柑桔病虫害统防统治,培植龙头企业及经济合作组织、市场营销信息网络和品牌建设等主要服务工作中,缺乏相应的资金作支撑。
三、2013—2017三年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提升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创品牌,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力搞好规划,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种植规模,推进标准化进程,健全产业经营服务体系,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华宁柑桔产业整体实力与水平,努力把华宁打造成全国早熟蜜柑名县。
(二)发展目标任务
全县2013—2017五年时间计划新发展柑桔32021亩,加上已种植的67979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到2017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实现6.5亿元;到2020年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实现9亿元。5
具体新植柑桔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如下表:
华宁县2013-2017年新植柑桔目标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乡(镇)
名称 年度新植柑桔计划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合 计
盘溪镇 2000 2000 2000 3000 3000 12000
华溪镇 400 400 400 400 400 2000
青龙镇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0
通红甸乡 1600 1600 1600 1600 1621 8021
合 计 6000 6000 6000 7000 7021 32021
(三)品种定位与品种布局
1、品种定位。华宁的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促成柑桔生产成本高于全国其他柑桔主产区。因此,只适宜发展价值较高具有特色的早熟、晚优的鲜食品种,不适宜发展价格低廉的加工品种。根据近三十年的品种选优结合市场前景。主推品种确定为,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早熟蜜柑“兴津”、优质“冰糖橙”4个品种。
2、品种布局。全县柑桔种植区域控制在海拔1500米以下。海拔1100米—1500米新发展特早熟蜜柑“大浦”、“宫本”12000亩;海拔1100米—1300米新发展早熟蜜柑“兴津”15021亩;海拔1200米以下新发展冰糖橙5000亩。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完善柑桔产业服务体系 6
柑桔产业服务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柑桔无病毒苗木的供应;(2)柑桔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培训推广,包括重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3)市场营销平台与信息网络建设;(4)项目资金支持。要将以上四项内容服务到位,乡(镇)、村(柑桔专业村)两级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配备较扎实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特别是柑桔大镇、柑桔专业村,每个镇需配置6—10名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服务于柑桔产业,每个柑桔专业村有3—5名农民技术员指导农民搞好柑桔栽培管理。玉溪市柑桔科学研究所、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在科技试验示范,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推广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二)加快柑桔产业经营组织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发展壮大柑桔龙头企业。柑桔经营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是靠企业自身努力;其次是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县级要制定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制,把做得好,有发展前景的柑桔企业,首先认定为县级龙头企业,并加以不断扶持培植壮大,使之成为市级、省级龙头企业。通过培植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搞活产品市场流通,带动桔农发展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大力培植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专业合作社是桔农联系公司,联系市场的桥梁,通过合作社将松散型的桔农组织起来,实现技术标准,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三统一”,并与经营企业对接,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由政府推动,组建一个层次较高的柑桔专业合作社。把县级柑桔骨干企业,百亩以上柑桔7
基地率先组织起来,组建“云南华宁泉乡早熟柑桔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平台,注册打造“华宁柑桔”品牌,建立华宁柑桔标准体系,搞好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认证与管理,组织实施柑桔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苗培育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价位统一。通过本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带动乡(镇)村柑桔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千家万户桔农组织起来,逐步实现柑桔产业的“六个”统一。
(三)加强科技试验与研究。促进技术不断创新
我县在近三十年的柑桔产业发展中,取得了53项柑桔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柑桔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柑桔产区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科技成果还不足以满足发展10万亩柑桔的技术需求。还需要按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重点在新品种、无害化栽培技术、控制重点病虫害、提早成熟等领域下功夫,进一步开展试验与研究,为大规模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可靠的技术支撑。
(四)长期抓好科技入户推广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桔农生产技术水平
巩固和保持我县柑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首要问题是将柑桔栽培技术成果传播到每家每户。要挖掘全县柑桔技术力量,组织做好对桔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重点加强柑桔技术薄弱的乡(镇)、村、组和新开发区到园到户的指导。要通过柑桔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在栽培技术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民指导农民。8
再通过5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搞好柑桔技术培训,促进柑桔产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积极推进柑桔标准化进程
我县柑桔产业标准化,经过制订发布地方标准,开展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标准化已形成了浓厚的氛围。今后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柑桔标准落实到千家万户,落实到每一棵柑桔树。下一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1、不断修订和完善“华宁柑桔”地方标准,并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手册等措施,将华宁柑桔标准推广到柑桔种植农户。
2、抓好柑桔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村建设。建设好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三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盘溪九甸、华溪甫甸两个标准化示范村和1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标准华基地和标准化村的示范,推动全县柑桔产业全面实现标准化。
(六)抓好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与推广,确保供应
华宁县牛山柑桔实验场、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两个有育苗资质的单位,要充分发挥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县政府指定供苗单位的优势,严格按照无病毒优质苗木繁育规程搞好柑桔苗木繁育,为全县柑桔种植提供无病毒品种纯正的优质壮苗。根据全县规划柑桔发展总面积10万亩,2013—2017年扩大发展3.2万亩,需苗总量600万株,平均每年需苗量120万株。因此,牛山、新村每个单位